高二数学教案优秀教案优秀4篇

发布时间:

作为一名无私奉献的老师,时常需要用到教案,教案是教学活动的总的组织纲领和行动方案。那么问题来了,教案应该怎么写?为大家精心整理了高二数学教案优秀教案优秀4篇,希望大家可以喜欢并分享出去。

高二数学优秀教案5 篇1

高中数学命题教案

命题及其关系

1.1.1命题及其关系

一、课前小练:阅读下列语句,你能判断它们的真假吗?

(1)矩形的对角线相等;

(2)3 ;

(3)3 吗?

(4)8是24的约数;

(5)两条直线相交,有且只有一个交点;

(6)他是个高个子。

二、新课内容:

1、命题的概念:

①命题:可以判断真假的陈述句叫做命题(proposition)。

上述6个语句中,哪些是命题。

②真命题:判断为真的语句叫做真命题(true proposition);

假命题:判断为假的语句叫做假命题(false proposition)。

上述5个命题中,哪些为真命题?哪些为假命题?

③例1:判断下列语句中哪些是命题?是真命题还是假命题?

(1)空集是任何集合的子集;

(2)若整数 是素数,则 是奇数;

(3)2小于或等于2;

(4)对数函数是增函数吗?

(5) ;

(6)平面内不相交的两条直线一定平行;

(7)明天下雨。

(学生自练 个别回答 教师点评)

④探究:学生自我举出一些命题,并判断它们的真假。

2、 将一个命题改写成“若 ,则 ”的形式:

三、练习:教材 P4 1、2、3

四、作业:

1、教材P8第1题

2、作业本1-10

五、课后反思

数学高二教案 篇2

教学内容

教科书125页,练习三十.

一、素质教育目标

(一)知识教学点

1.通过整理和复习,进一步掌握方程的有关知识。

2.通过整理和复习,进一步掌握用方程解应用题。

(二)能力训练点

1.通过整理和复习,加强知识间的联系,形成知识网络。

2.通过整理和复习,培养学生计算的敏捷性和灵活性。

(三)德育渗透点

通过知识化间的联系,使学生受到辩证唯物主义的启蒙教育。

(四)美育渗透点

通过整理和复习,使学生感受到数学知识内在联系的逻辑之美,从而感悟到数学知识的魅力。

二、学法指导

1.引导学生回忆所学过知识,使知识系统化。

2.指导学生利用已有经验,进行体验,巩固所学知识。

三、教学重点

通过知识间的联系,掌握方程的概念和解方程的能力。

四、教学难点

知识间的内在联系。

五、教具学具准备

投影仪、投影片等。

六、教学步骤

(一)导入(略)

(二)复习

1.这单元学习了什么内容

2.回忆并概括,板书

(1)用字母表示数

(2)解简易方程

(3)列方程解应用题。

(先启发学生回忆学过的知识,为整理和复习做准备)。

(三)整理

1.用字母表示数

用字母表示数每天跑步的米数用X表示。

用字母表示数量关系一星期跑的米数7X。

用含有字母的式子表示数量现在每天跑步的米数x+2凹

(2)出示1(2),引导学生解答。

(把用字母表示数,按整理和复习的类型进行梳理,形成知识结构。)

2.解简易方程

(1)方程的意义,引导学生回忆。

解方程的意义

出示练习三十二1题,进行反馈练习。

(2)整理和复习3题

①口述解题步骤

②使学生明确:根据加、减、乘、除运算关系进解答,这在以前解含有未知数尤的等式中已经掌握。

③出示练习三十三3、4题,部分题分组进行解答,订正,并说一说是怎样想的

(边整理边反馈练习,使学生已有的经验得到充分体验和发展,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

④引导学生总结,解方程应注意的问题。

3.列方程解应用题

列方程解应用题,用方程的方法解决实际问题。

(1)列方程解应用题的特点是

①用字母表示未知数

②分析题中的等量关系

③列出含有未知数x的等式方程

④解答,检验与答答话。

(2)整理和复习4题

分组进行交流,订正时说一说是怎样想的

(3)练习三十三4题,用方程解,独立计算。

(4)整理和复习5题

①先分组用不同方法解答

②引导学生进行比较

使学生明确:

用方程解应用题:用算术方法解应用题

1.未知数用字母表示,勃口列式。

1.未知数不参加列式。

2。根据题意找出数量间的相等

2.根据题里已知数和未知数间关系,引出含有未知数x的关系,引出含有末知数x的等式。的关系,确定解答步骤,再列式计算。

注意:用方程解应用题,得数不注明单位名称;而用算术方法解应用题,得数要注明单位名称。

今后题目中除指定解题方法以外,自己选择解题方法。

(5)练习三十三6题

订正时,引导学生分析、比较。

七、布置作业

练习三十三3、4题部分题,7、8题。

八、板书设计(略)

高二数学优秀教案5 篇3

高中数学菱形教案

一、教学目标

1、把握菱形的判定。

2、通过运用菱形知识解决具体问题,提高分析能力和观察能力。

3、通过教具的演示培养学生的学习爱好。

4、根据平行四边形与矩形、菱形的从属关系,通过画图向学生渗透集合思想。

二、教法设计

观察分析讨论相结合的方法

三、重点·难点·疑点及解决办法

1、教学重点:菱形的判定方法。

2、教学难点:菱形判定方法的综合应用。

四、课时安排

1课时

五、教具学具预备

教具(做一个短边可以运动的平行四边形)、投影仪和胶片,常用画图工具

六、师生互动活动设计

教师演示教具、创设情境,引入新课,学生观察讨论;学生分析论证方法,教师适时点拨

七、教学步骤

复习提问

1、叙述菱形的定义与性质。

2、菱形两邻角的比为1:2,较长对角线为 ,则对角线交点到一边距离为________.

引入新课

师问:要判定一个四边形是不是菱形最基本的判定方法是什么方法?

生答:定义法。

此外还有别的两种判定方法,下面就来学习这两种方法。

讲解新课

菱形判定定理1:四边都相等的四边形是菱形。

菱形判定定理2:对角钱互相垂直的'平行四边形是菱形。图1

分析判定1:首先证它是平行四边形,再证一组邻边相等,依定义即知为菱形。

分析判定2:

师问:本定理有几个条件?

生答:两个。

师问:哪两个?

生答:(1)是平行四边形(2)两条对角线互相垂直。

师问:再需要什么条件可证该平行四边形是菱形?

生答:再证两邻边相等。

(由学生口述证实)

证实时让学生注重线段垂直平分线在这里的应用,

师问:对角线互相垂直的四边形是菱形吗?为什么?

可画出图,显然对角线 ,但都不是菱形。

菱形常用的判定方法归纳为(学生讨论归纳后,由教师板书):

注重:(2)与(4)的题设也是从四边形出发,和矩形一样它们的题没条件都包含有平行四边形的判定条件。

例4 已知: 的对角钱 的垂直平分线与边 、 分别交于 、 ,如图。

求证:四边形 是菱形(按教材讲解)。

总结、扩展

1、小结:

(1)归纳判定菱形的四种常用方法。

(2)说明矩形、菱形之间的区别与联系。

2、思考题:已知:如图4△ 中, , 平分 , , , 交 于 。

求证:四边形 为菱形。

八、布置作业

教材P159中9、10、11、13(2)

九、板书设计

十、随堂练习

教材P153中1、2、3

高二数学教案 篇4

一、教材分析

推理是高考的重要的内容,推理包括合情推理与演绎推理,由于解答高考题的过程就是推理的过程,因此本部分内容的考察将会渗透到每一个高考题中,考察推理的基本思想和方法,既可能在选择题中和填空题中出现,也可能在解答题中出现。

二、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了解演绎推理的含义及特点,会将推理写成三段论的形式

(2)过程与方法:了解合情推理和演绎推理的区别与联系

(3)情感态度价值观:了解演绎推理在数学证明中的重要地位和日常生活中的作用,养成言之有理论证有据的习惯。

三、教学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演绎推理的含义与三段论推理及合情推理和演绎推理的区别与联系

教学难点:演绎推理的应用

四、教学方法:探究法

五、课时安排:1课时

六、教学过程

1、 填一填:

① 所有的金属都能够导电,铜是金属,所以 ;

② 太阳系的大行星都以椭圆形轨道绕太阳运行,冥王星是太阳系的大行星,因此 ;

③ 奇数都不能被2整除,20xx是奇数,所以 。

2、讨论:上述例子的推理形式与我们学过的合情推理一样吗?

3、小结:

① 概念:从一般性的原理出发,推出某个特殊情况下的结论,我们把这种推理称为____________.

要点:由_____到_____的推理。

② 讨论:演绎推理与合情推理有什么区别?

③ 思考:所有的金属都能够导电,铜是金属,所以铜能导电,它由几部分组成,各部分有什么特点?

小结:三段论是演绎推理的一般模式:

第一段: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第二段: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第三段: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④ 举例:举出一些用三段论推理的例子。

例1:证明函数 在 上是增函数。

例2:在锐角三角形ABC中, ,D,E是垂足。 求证:AB的中点M到D,E的距离相等。

当堂检测:

讨论:因为指数函数 是增函数, 是指数函数,则结论是什么?

讨论:演绎推理怎样才能使得结论正确?

比较:合情推理与演绎推理的区别与联系?

课堂小结

课后练习与提高

1、演绎推理是以下列哪个为前提,推出某个特殊情况下的结论的推理方法( )

A.一般的原理原则; B.特定的命题;

C.一般的命题; D.定理、公式。

2、因为对数函数 是增函数(大前提),而 是对数函数(小前提),所以 是增函数(结论)。上面的推理的错误是( )

A.大前提错导致结论错; B.小前提错导致结论错;

C.推理形式错导致结论错; D.大前提和小前提都错导致结论错。

3、下面几种推理过程是演绎推理的是( )

A.两条直线平行,同旁内角互补,如果A和B是两条平行直线的同旁内角,则B =180B.由平面三角形的性质,推测空间四面体的性质;。

4、补充下列推理的三段论:

(1)因为互为相反数的两个数的和为0,又因为 与 互为相反数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所以 =8.

(2)因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又因为 是无限不循环小数,所以 是无理数。

七、板书设计

八、教学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