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中考语文复习计划推荐30篇
2024中考语文复习计划(通用30篇)
2024中考语文复习计划 篇1
一、指导思想
以《初中语文教学大纲》和《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7——9年级“语文课程目标”以及我市制订的《语文考试说明》为指针,立足教材,结合学生实际,研究复习方法,面向全体学生,全面系统地提高学生的语文技能和综合素养。
二、复习目标
通过复习,使学生对初中阶段的语文基本知识有一个明确的、系统的了解,强化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提高学生运用语文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三、方法与措施
1、明确目标,立足教材。教师应认真研究《语文考试标准》,明确考试的范围与目标,对出题动向和题目类型作出科学的分析和预测,以便在复习的过程中能做到有的放矢。语文复习应以课本为主,按大纲要求进行知识点的归纳、并不断地由课内向课外延伸。复习中,要精选有代表性的.训练题和模拟题进行训练,培养学生独立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2、全体参与,分层达标。复习课的主体是学生,教师应充分调动全体学生的积极性,特别是在当前高中扩招的形势下,教师更不能把目光只盯在少数“尖子生”身上,而应该更多地关注那些基础不扎实、学习有困难的学生。对不同层次的学生应提出不同的要求,优等生可适当“放”,中等生宜“引”,后进生需“扶”。
3、强化基础,突出重点。针对中考试题基础性强的特点,对于教学大纲和新课程标准中要求掌握的语文知识和基本篇目,教师应进行适当的梳理,只有理清了头绪,学生才能思路清晰,复习才有更佳的效果。阅读理解与作文是语文复习的“重头戏”,教师应加强指导。在进行阅读训练时,应根据不同文体的特点,教给学生一些思考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方法,真正做到“授之以渔”,并结合有针对性的训练,举一反三,从而提高学生独立阅读的能力。作文复习应重点放在“快速作文”的指导上,从立意、选材、构思、语言等方面进行训练,提倡创新意识。
4、点面结合,讲练同步。整个复习过程分为四个阶段:
第一轮 古诗文复习
日期 课题 课时分配 重难点
3.25-3.30 七年级上册 6 积累常用文言实虚词和重点文言语句,掌握课文内容知识点,培养文言阅读能力
3.31-4.1
4.7- 4.10 七年级下册 6
4.11-4.20 八年级上册 10
4.21-4.30 八年级下册 10
5.4-5.8 九年级上册 6
5.9-5.14 九年级下册 6
第二轮 基础知识复习
日期 课题 课时分配 重难点
5.15-5.16 字音 字形 字义 2 掌握常见多音字形近字。能辨析病句病因,并能正确修改
5.17-5.18 病句修改 2
第三轮 现代文阅读
日期 课题 课时分配 重难点
5.19-5.22 说明文阅读 4 掌握各类短文的相关常识,指导阅读理解的方法
5.23-5.26 议论文阅读 4
5.27-5.30
记叙文阅读 4
第四轮 作文训练
日期 课题 课时分配 重难点
6.1-6.4 记叙文训练 4 正确审题,确定中心,积累素材,掌握一定的写作技巧
6.5-6.8 议论文训练 4
综合训练 6.9-6.20
全面复习基本篇目和语文知识;查漏补缺针对第一阶段的复习进行小结,巩固训练;重点突破对学生在复习中有困难的知识点进行重点突破,加强课外阅读的指导;总结检测全面总结复习情况,检查复习效果,模拟测试,考前指导。
机动时间 6.21-6.25
团结协作,共同提高。本着互相学习、取长补短的原则,加强同科教师之间的经验交流与资料共享,发扬团队精神,争取共同进步。
2024中考语文复习计划 篇2
一年一度的中考即将来临,中考是九年义务教育的终端显示与成果展示,更是一次选拔性考试,其竞争较为激烈。为了更有效地帮助学生梳理学过的知识,提高复习质量和效率,在中考中取得理想的成绩,全组教师团结协作,研究新课标精神,研究近年来中考的趋势及试题,明确中考的范围,积极准备应对策略,现将复习计划拟定如下:
一、指导思想
以《初中语文科考试说明》和《语文课程标准》7—9年级“语文课程目标”为指针,,立足教材,结合学生实际,研究复习方法,面向全体学生,全面系统地提高学生的语文能力和综合素质。
二、 复习目标
充分体现素质教育的精神和新课改的理念,通过复习,力争使学生对初中阶段的语文基本知识有一个明确的、系统的了解,强化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提高学生运用语文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使每位学生获得长足进步,力争在今年的中考中,合格率、均分都有大的进步。
三、复习原则
通过对20xx年各地中考语文试题的.分析,我们在20xx年中考语文备考过程中,值得注意以下方面:
1、进一步认真学习课程标准和中考命题说明,做到备考有的放矢。
中考命题是遵纲守本的,必须认真分析,明晰、准确地把握中考语文考试的范围和内容,减少盲目性。中考试卷的总体布局是基本稳定的,各个试题的测试目标、立意、设问角度以及答案、评分标准等等,都值得我们认真地加以研究。
2、学会分类整理,形成科学的知识网络。
语文学科不同其他学科,我们所学的知识都散见于每一篇课文中和每一堂语文课上,复习时应加强语文学科知识积累和能力培养,要注重对中学语文的基础知识、读写基本技能进行全面地归纳整理。
3、团结协作,共同提高。
本着互相学习、取长补短的原则,加强同科教师之间的经验交流与资料共享,发扬团队精神,争取共同进步,努力朝着统一进度、统一步骤、统一练习、统一课件。
四、时间安排
(一)整个复习过程分为4个阶段:
第一轮复习阶段:回归课本,系统归纳。(3月中旬——4月上旬)
第二轮复习阶段:专题复习,重抓基础。(4月中旬——5月下旬)
第三轮复习阶段:查漏补缺阶段——进行知识点的查漏补缺与综合测试(校模、区模)的形
式进行检测。(6月上旬月到6月中旬)
第四轮复习阶段:自主复习——以学生自主巩固知识,查缺补漏为主。(6月下旬))
(二)复习内容、课时安排、复习顺序
▲课前8分钟进行1——9册古诗词默写,文言字词,现代文字词检测。
第一轮:3月至四月下旬,五十篇古诗文,篇篇过关,人人过关。
第二轮:5月,练习检测,以专题试卷和各复习资料中默写训练题为主。
第三轮:6月初至中考,划出重点句子,学生突出重点内容再次巩固。
▲文言文复习(16课时)
1、全面复习7-9年级6本书中的基本文言文篇目。(14课时)
每篇过一遍,圈出关键实词和虚词,学生加以掌握。课外习题以《课内文言文阅读》为主。 1
2、文言知识点复习(课件):4大块实词(2课时);7个虚词(1课时);4种句式(1课时);节奏划分(2课时) 练习2课时;古诗词赏析:4课时。练习以《终结性练习》为主。
▲积累与运用:(10课时、课件)
1、字形、字音、词语、成语:6课时 2、病句的辨析与修改:2课时
3、标点符号:1课时 4、关联词:1课时
5、名著导读:1课时 6、仿句与对联:1课时
7、标语、广告、台词、短信、开场白:1课时 8、新闻标题、口语交际:1课时
9、图表转换:1课时 10、综合性学习:2课时
▲现代阅读
(一)、记叙文、散文(10课时)
1、文意把握:2课时 2、要点概括:2课时
3、内容探究:3课时 4、作品感受:3课时
(二)、说明文阅读(6课时)
1、判断说明对象及特征:2课时
2、掌握说明顺序及方法和作用:2课时
3、正确划分文章的 结构, 理解说明语言的准确性、严谨性:2课时
(三)、议论文(5课时)
1、论点的 辨析、提取、归纳:1课时 2、论据的认识、分析、添加:1课时
3、论证方法的辨析及作用:1课时 4、论证的 结构的 理清和划分:1课时
5、论证方式的 把握、议论文语言的 准确和严谨:1课时
▲作文(20课时)(作文指导课用课件)
专题一:卷面整洁 专题二:审题准确
专题三:构思精巧 专题四:立意高远
专题五:选材典型 专题六:文脉清晰
专题七:表达文采 专题八:格式创新
专题九:凤头开篇 专题十:豹尾收篇
每两周当堂训练一篇作文,时间为一节课,作文指导课一节。作文题目来源在《终结性练习》。 以上内容的完成时间为五月底六月初。
第三、四轮复习:试卷,来源区三套试卷,《终结性练习》三套,适应考试卷一套,各地信息卷挑选几套用。 以上内容的完成时间为六月下旬。
五、三“补”措施
中考考的是学生的基础知识、基本技能以及创新运用与表达,同时也是考学生的心理状态、生活阅历与认识、答题技巧及其思维能力,三“补”就是针对这些非智力方面的考查而用的。一补是充实生活素材,在复习中指导学生勤于进行语文素材的积累、课外知识的补充、现实生活的热点、焦点事件的思考、学生个人思想火花的记录,可以拓展学生的思想空间,知识的应用与写作做准备。二补是提供中考信息:即教师注意搜集并呈现给学生新的出题方向、题型设计、学习资料、方法技巧等可用考试信息,让学生把握考试动态和方向。三补是提高应考能力:包括应考心理准备、临场发挥能力的培养及创新实践能力的养成等。三补可以通过个别辅导、谈心等形式进行。
总之,中考语文复习是一项系统工程,复习套路也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厚积而薄发”是语文学习的一个重要特征,相信在复习中若三者都能兼顾,中考一定能取得较优异的成绩。
2024中考语文复习计划 篇3
1、背景
(1)新课程实施将近两年,语文课改的方向已经十分明朗,语文课程的性质与地位,语文课程的基本理念以及语文教学的目的,方式等也已经为我们理解和接受。但新课程理念要真正落实到教学实践中去,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2)黄冈市语文中考的命题思路及语文试卷的格局、题型等已经基本定型,从去年开始,试卷的命题思想和意图已经与新课程基本接轨,且保持连续相对稳定。
(3)我们现在使用的教材属于新大纲向新课标转轨的最后一套过渡教材,它基本上是以新大纲为依据编写的,但也体现了新课程的一些基本思想,在编排体系和教材内容上与新教材相比也许略显不足,因此,我们如何用新课程的理念来观照和使用它,是新学期初三语文教学必须研究的课题。
(4)初三教学时间短,各门功课都将进入总复习阶段,学生用于理科学习的时间明显会超过文科,尤其是语文学科往往会被学生轻视。
(5)家长和社会对教育的期望值不断提高,也给我们的教学带来不小的压力。尤其是语文学习,需要一个逐渐积累的过程,学生语文能力的提高,不是一蹴而就的事,怎样在较短时间内让每一位学生的语文学习成绩取得较大突破,有待我们作出努力。
2、现状
从教师方面看:
实施新课程一年多来,通过一个阶段的理论培训和教学实践,可以说每一位教师基本上都认同或接受了新课程的理论,在教学中也能尽可能体现新课程的特点。但是,由于传统观念的根深蒂固,加上操作层面上存在的一些误区,在实际的教学中,还存在着许多与新课程理念不相符合的教学行为,具体表现为
(1)教师的主导意识太强,仍然不肯放弃自己在课堂教学中的霸主地位,牢牢掌握着课堂教学的话语权,给学生自主学习、思考和活动的空间很小,学生基本上还是忠实的听众。
(2)教师放弃对学生的指导点拨权利,任由学生自由发挥,对学生的所有发言,不辨优劣,不作分析,都给以肯定回答,课堂看似热闹,其实没有任何思维含量。
(3)课内阵地丢失,忽视对文本的深入解读,课文阅读走马观花,课外无效资料和信息充塞,做大量练习,搞大运动量训练,看似重视了实践,其实是舍本逐末,搭花架子,对学生的发展没有实质性的帮助。
(4)把多媒体课件当作语文教学的灵丹妙药,不管有无必要,逢课必用,把大量精力放在课件制作上,而对课文却不作深入的研究,结果是上课教师围着鼠标转,学生看得眼花缭乱,课本却没有很好地看一看。
从学生方面看:
(1)语文积累贫乏,语文视野狭窄,语文基本知识零碎或一知半解。
(2)思想肤浅,思维单一,缺少灵活性和深刻性。
(3)阅读理解能力、文字组织和表达能力、写作能力不强。
(4)语文习惯较差,读书缺乏耐心,做题不够细心,书写缺少规范。
(5)语文学习态度不正确,认为凭自己现有的知识水平即可应付。
(二)措施和设想
总的指导思想是:宏观上要活,微观上要实。
宏观上要活,是指要以新课标来统率和指导语文教学,始终把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作为宗旨,把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作为着眼点,强调语文的工具性、人文性和实践性。首先要明确阅读教学涉及到的几个重要问题:
1、阅读和阅读教学的本质是什么?
新课标认为阅读是搜集处理信息、认识世界、发展思维、获得审美体验的重要途径。而阅读教学则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
2、阅读教学要注意什么问题?
阅读教学要注意:
(1)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
(2)阅读教学的重点是培养学生具有感受、理解、欣赏和评价的能力。同时还要培养他们探究性阅读和创造性阅读的能力,以拓展他们的思维空间。
(3)阅读教学要重视朗读和默读,让学生学会精读、略读和浏览。
(4)语法和修辞等语文知识不作系统、集中的教学,而是采用随文学习的方法。
(5)阅读教学要培养学生广泛和浓厚的阅读兴趣,做到“多读书,好读书,读好书,读整本的书”。
3、怎样处理好教师、学生和文本三者的关系?
在教学中,要保证学生生的主体地位,要重视文本的特殊作用,要发挥教师的资源优势。
微观上要实,是指在具体的每一堂语文课上,要努力创造条件让学生认真安心读书,积极创设情景让学生深入研究问题,精选各类练习让学生进行扎实有效的训练。
具体做法设想是: (三读三提升)
1、重精读,抓略读,促泛读。
重精读,就是要把每一篇课文上好。教师要深入钻研教材,明确重点难点,找好教材的切入点,创设好教学情景,以引发学生读书、思考和训练。不要为了赶进度而早早结束新课,然后让学生大量做复习卷,这种题海战术劳命伤财,只会引起学生的厌倦,从而导致学生学习兴趣的提早丧失,考试兴奋点的提前消失,实在是得不偿失。
要把课文上好,就要对第六册教材有一个总体了解。本册教材共有六个单元,所选篇目都有很强的文学性,教学时要注意文学欣赏的感悟性、审美性和创造性等特点,通过本册教材的学习,使学生的文化品位和审美情趣得到进一步发展。
第一单元学习当代诗歌和外国诗歌。重点是要引导学生体会诗歌表达的思想感情,感受诗歌的节奏和韵律,品味诗歌的语言,还要展开想象和联想,进入诗歌的艺术境界,与诗人展开心灵的对话。教学时要从朗读入手,品味和赏析诗歌的思想、语言、节奏、韵律以及技法等,提高学生的朗读和鉴赏能力。
第二单元学习中外散文。重点是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欣赏文中人物、事件、景物的描写,品味精妙的语言。
第三单元学习古今中外的小说名篇。重点是欣赏小说的细节描写、环境描写、语言描写。教学时要引导学生抓住小说中的主要人物,深入探讨和研究课文是如何运用这些描写手法的,从中展示了人物怎样的精神面貌和性格特征。
第四单元学习中外戏剧文学剧本和电影文学剧本。重点是分析人物形象。教学时要从戏剧冲突入手,通过人物对白来分析人物的内心世界,同时引导学生展开联想和想象来还原文字所传达的画面和意境。
第五单元学习古代诗文。重点是在前面五册的基础上进一步延伸拓展和强化提高学生学习文言文的习惯、方法和能力。教学时要从朗读入手,培养学生的文言语感,同时要继续加强对字词句的认读和记忆,积累文言词语,把握内容,另外要让学生注意文言文的语体风格和语言风格,让他们作一点个性化的评点和赏析。
抓略读,就是选用好一本课外配套读本,要求学生每天至少看一篇精美的短文,然后做好读书笔记,笔记内容为:
(1)生字生词或好词佳句。
(2)文章主要内容概括。
(3)评点赏析
(4)质疑问难。教师可以采取抽查的方式检查,或利用课堂时间,或利用课外复习时间,集体就某些有价值的共性问题展开讨论,达成共识。
促泛读,就是要求学生每天都能抽出一些时间读书看报,至少浏览一份晚报,把自己感兴趣或有价值的材料进行摘抄或剪贴,有条件的话,利用早自习时间进行适当交流。
2、提升思想,提升语言,提升技巧。
提升思想,有四个目标:
(1)面对生活或语言材料会展开思考。就是说要让学生习惯于思考,不人云亦云,不全盘接收。
(2)面对生活或语言材料会正确思考。就是说要让学生有思考的方法,不偏激,讲辨证。
(3)面对生活或语言材料会多向思考。就是让学生拓宽思想广度,力求不钻牛角尖,既会逆向思维,又会发散思维。
(4)面对生活或语言材料敢于深刻思考。就是要让学生能抓住事物的本质,见人之所未见,思人之所未思,感人之所未感。
要提升学生的思想,主要有三条途径:
(1)读好书。是指读好课文,读好书报。课文和课外的精美读物,都是前人思想的结晶,是人类文化的精髓,读好这些文章,能让学生接受这些前人思想的熏陶,同时也能启发学生去进行新的思考。
(2)勤体验。启发学生从体验中激发思想。可以体验直接生活,也可以体验间接生活(如文本生活和媒体传达的生活)。
(3)多碰撞。创造各种条件,引导学生参与讨论、辩论,善于倾听和反思,从中迸发思想的火花。
提升语言。有了思想,必须凭借语言去表达。提升学生的语言,就是要在语文学习中引导学生赏读佳作的巧说之妙,让他们明确语言表达的最终目的就是追求最佳效果,不能追求过得去,而要追求说得巧,说得妙。我们要努力培养学生的三个意识:
(1)求优意识。不只求过得去,还讲过得硬。(“春风有过江南岸”是过得去,“春风又绿江南岸”就是过得硬。)
(2)求精意识。就是以一言胜多言,讲究“经济效益”。(文言文教学,如“环滁皆山也”)
(3)求美意识。不管写什么文章,都力求语言精彩,富有文采,让精美的比喻,恰当的夸张,生动的拟人,整齐的对偶,以及富有气势的排比,引人深思的对比等等都时时能流淌在文章中。
提升技巧。语文学习没有什么捷径,但是读书、思考、解题还是有一定技巧和方法的,掌握好一些必要的技巧和方法,能使学生的语文学习事半而功倍。
如(1)读书技巧(精读、略读、泛读;朗读、默读;理解性阅读,欣赏性阅读,创造性阅读等);
(2)思维技巧(顺向思维、逆向思维、发散思维、多向思维等);
(3)复习技巧(整体设计技巧、由此及彼技巧、融会贯通技巧等);
(4)解题技巧
审题:三读三思――读题干,思考命题意图;读要求,明确解题方向;读材料,思考蕴含的解题信息。
解题:三联三比――联系知识积累,比较中发现异同;联系题目要求,比较中求得最佳;联系解题思路,比较中分出条理。
作答:三细三清――细心作答,不偏题意,做到思路清;细心推敲,不漏要点,做到表述清;细心组织,不漏标点,不写错字,不乱图乱改,做到书写清。
复查:三定三戒――面对难题情绪稳定,戒心慌意乱;遇到模棱两可的问题时,思想坚定,戒犹豫徘徊把对的改错;发现答题错误时,迅速改定,戒粗心疏忽错失良机。)
以上所谈,只是自己的一点思考和设想,近供各位老师参考,要把这些设想付诸教学实践,还需进一步细化,还要和组内其他老师共同商量,拿出一个更全面、更完整、更有针对性的教学计划来。
2024中考语文复习计划 篇4
一、基础知识专题(5个小题,占中考分值22分:四道选择题,12分+一道填空题,10分)
1、字音字形(选择题,3分)
2、选词填空(选择题,3分)
3、病句识别(选择题,3分)
4、标点识误(选择题,3分)
5、古诗文积累(填空题,10分)
复习资料:《新视野》《新资源》+复习卷
二、现代文阅读专题(7个小题,占中考分值27分:三道选择题,9分+四道简答题,18分)
1、现代文(一)实体文阅读——信息的筛选、归纳
2、现代文(二)文学作品阅读——读懂文意
3、现代文(二)文学作品阅读——读懂题意
4、现代文(二)文学作品阅读——准确答题
5、现代文(二)文学作品阅读——答题有据
复习资料:《新视野》《新资源》+复习卷(10篇经典阅读解析)
三、文言文阅读专题(4个小题,占中考分值分:三道选择题,9分+一道翻译题,4分))
1、课内复习——文言实词
2、课内复习——一词多义
3、课内复习——古今异义
4、课内复习——词类活用
5、课内复习——通假、破读和固定短语
6、方法解读——特殊句式
7、方法解读——准确翻译
8、方法解读——准确断句
9、方法解读——准确理解
复习资料:《新视野》《新资源》+复习卷(5篇经典阅读解析)
四、语言运用专题(2个小题,占中考分值8分:一道简答题,4分+一道表达题,4分)
1、综合性学习
2、口语交际表达
复习资料:《新视野》《新资源》+复习卷
五、写作表达专题(1个小题,占中考分值50分)
1、审题立意
2、构思行文——记叙文
3、构思行文——议论文
4、素材积累与运用
5、学会拟题、点题
复习资料:训练题5道
2024中考语文复习计划 篇5
一、复习时间:
11月5日星期一至11月14日星期三,共计10天,合计15课时。
二、复习内容:
七年级上册1-3单元。
三、复习计划:
专题一:积累(20分)2课时
1、字音字形(选择题2分)去年考字形,四字短语辨析错别字。
2、句子中同义词近义词比较选择(选择题2分)课外文句选择。
3、成语选择(选择题2分)课内学过成语的正确使用。
4、病句(选择题2分)辨析病句,选择正确的句子。
5、标点或句子衔接(选择题2分)理解句意,选择衔接紧密的句子。
6、作家作品(名著阅读去年没考),名言名句(填空题共10分)涵盖全面,题型丰富。
复习方法:
1)指导学生系统整理知识要点。
2)结合同步配套巩固练习。
3)精心设计相关题目针对训练。
专题二:运用(8分)1课时
7、仿写:(简答题3分)与课内所学内容有关,仿例造句。
8、语言运用(综合性学习)(简答题5分)课外文段主要内容概括。
复习方法:
1)结合同步配套巩固练习
2)精心设计相关题目针对训练。
专题三:诗歌阅读(5分)2课时(去年考试无此题)
9、理解(2分)
10、初步鉴赏(3分)
复习方法:
1)学生系统识记课内外诗歌
2)设计相关题目针对训练
专题四:文言文阅读(10分)3课时(《世说新语》《论语》片段阅读)
11、实词(4分)(主观题)重点实词识记考查
12、虚词(3分)(选择题)(去年考试无此题)
13、翻译(4分)(主观题)重点语句译文考查
14、文意理解(2分)(选择题)辨析错误句意的理解。
复习方法:
1)指导学生系统整理知识要点。
2)结合同步配套巩固练习。
3)精心设计相关题目。
针对训练
专题五:叙述类(记叙类小说、散文、传记等)文本阅读(17分)
课外记叙类小说阅读理解,选自《读者》。2课时
19、理解(3分)从原文中找出相关内容。
20、分析综合(4分)
21、分析综合(4分)从全文中分析归类。
22、鉴赏评价(6分)谈谈自己的理解。
复习方法:
1)结合同步配套巩固练习
2)设计相关题目针对训练
专题六:写作(40分)3课时
23、(40分)(初一记叙文)《温暖》为话题
复习方法:
1)结合单元要求预设文题
2)精选范文分析点评提升
专题七:卷面书写(4分)
【单列分数,不设试题,是对整张试卷答卷书写的赋分】
专题八:模拟测试。2课时
复习方法:精心按试题结构出一套模拟题,进行考前仿真模拟训练
四、复习重点:
1、熟练掌握各课出现的生字生词的音、形、义,复_时积累的词语;学会运用;理解重点词语在具体语境中的含义;了解一些著名的作家作品。
2、课内外阅读文章,掌握正确的阅读方法,提高阅读能力;理解文章内容和写作特色,领悟作者的思想感情。
3、课内外古诗歌及文言文,背诵默写。掌握积累一些文言词语,理解文章大意,学会翻译文言文,赏析诗歌。
4、学会审题,并结合学习生活实际,选取典型的材料进行记叙文写作,学会运用学过的词语及写作技巧。
五、复习难点:
1、关键词语的揣摩。
2、理解一些重要语句的深刻含义。
3、理解诗歌的意境。
4、作文的选材立意。
六、复习教案
第一课时
复习内容
1、复习学过的生字生词,掌握音、形、义。
2、熟练运用学过的生字词。复习过程
一、复习学过的生字生词,掌握音、形、义。
1、教师指导学生掌握关键词语,让学生读、抄一遍,掌握正确的读音和拼写规则,特别注意平常容易读错的字音和多音多义字的读音。
2、注意汉字的字型特点,特别注意形似字的写法,学会改正常见错别字。
⑴要辨识同音字,不写别字。如“克”“刻”
⑵要辨别形声字,不写错别字。如“躁”“澡”“燥”
⑶要辨别形似字,不加减笔画。如“拆”“析”“折”
⑷要辨别字义辨字形。如“必须”“必需”。
3、要掌握生字词的词义。学会解释词语。
⑴用定义法,就是用下定义的方法解释词语。如:琥珀,就是古代松树脂的化石;
⑵描述法,就是把词的含义作一番描写、叙述。如:流逝,就是像流水一般迅速消失;
⑶字义分析法,就是从分析字义着手,把各个字义总括起来,说明某个词的意义。如:哀鸣,悲哀地呼叫;
⑷同义互注法,就是当我们解释某个词语时,运用与它意义相同或相近的词语来注释。如:寥落,稀少或冷落。
4、熟练运用学过的生字词
要在理解生字词词义的基础上,掌握它们的用法。要懂得词语搭配的习惯用法,要通过大量阅读,形成语感。要学会品味词语。
⑴用替换法,即假设用另外的词语替换课文中的词语,通过替换前后比较,品味用词的精细。如“仔细看时,才知道那是每一朵紫花中的最浅淡的部分,在和阳光互相挑逗”(《紫藤萝瀑布》)如果换成“映衬”好不好?显然,用“挑逗”既富有动感,又富有情趣。
⑵用删除法,即假设删除句子中某些关键词语,通过删除前后的比较,品味用词的精当。如“可是,这能全怪我吗?”(《羚羊木雕》)如果删去“全”字,句子的意思就变成“我”对这件事的没有丝毫的责任。
⑶用对照法,即通过对不同语言环境中使用的同一词语比较,品味用词的精工。如“站在这双线道的马路边,这无疑是一种堕落”(《行道树》)堕落在一般语境中的作法是指“思想、行为往坏里变”。而此处的“堕落”则是指行道树的生活环境和自身形象往坏里变,更表现了行道树的无私奉献精神。
⑷用归纳法,即通过对一系列动词使用情况的归纳,从某些角度去发现规律性的知识,品味用词的精妙。如褒义词,一般都用在好的方面,用于对人、事、物的赞美;如贬义词,一般都用在坏的方面,用于对人、事、物的批评。
二、进行逐单元进行听写训练。(一般分开在课前进行)
三、完成试卷练习。(课后巩固为主)
第二课时
复习内容
1、复习古诗、名句的默写。
2、学会初步赏析一些古诗或《论语》中的名句。
复习过程
一、学生复习要求背诵古诗和名篇。
1、学生诵读本册要求背诵的古诗。
2、教师指导学生熟记一些名句,会默写。
3、掌握重点,理解诗歌的主题思想,体会含义深刻的句子。
二、默写练习。(主要针对后进生,以激励为主)
如:
A、商女不知亡国恨,_______________________。《泊秦淮》,浅草才能没马蹄。《钱塘湖春行》
B、《观沧海》中展现海岛生机勃勃的诗句是:,。,。
《次北固山下》一诗中道出新旧更替的生活哲理的名句是:,。
三、课后试卷练习巩固。
第三课时
复习内容
1、仿写句子。
2、复习比喻、拟人等修辞方法的辨别和运用。
复习过程
一、明白仿写的意义及方法。
1、仿句是按照题目已经给出的语句的形式,再另外写出与之相仿的新句,仿句只是句式仿用,文字内容不能完全一样。只要被模仿的是句子的形式,不管是单句或复句,都列入仿句。
2、仿句考查的知识点:
(1)考查同学们对语法、修辞等知识的综合运用,要求同学们根据不同的语境和要求,写出与例句内容和形式相同或相近、意义上有密切关联的句子。例如:生活就是一块五彩斑斓的调色板。希望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这道题目从句式上看是陈述句。在修辞上运用了比喻,同学们要注意比喻运用的得体,比喻的艺术贵在创新,要寻找新鲜、活泼的喻体,保持上下文的协调性。如:希望就是一颗永不陨落的恒星。希望就是一盏永不熄灭的明灯。
(2)考查同学们的语言表达能力,联想、想象能力,创新思维能力。例如:什么样的年龄最理想?什么样的心灵最明亮?什么样的人生最美好?什么样的青春最辉煌?鲜花说,我开放的年龄多妩媚;月亮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海燕说,_______________。太阳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该题是问答式的仿写,在回答上运用拟人的修辞,要求天下们针对性进行回答,有一定的开放度,但是在解题时,要注意结合回答对象的特点。如:我纯洁的心灵多明亮;我奋斗的人生极美好;我燃烧的青春极辉煌。
(3)是对同学们思想认识水平的检测,包括道德素质,审美意识、审美情趣,乃至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等。
例如:人生的意义在于奉献而不在于索取。如果你是一棵大树,就撒下一片阴凉;如果你是一泓清泉,就滋润一方土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这道题既是续写又是仿写,要求同学们对句子进行仔细分析品味,揣摩出句中所阐明的意义。除了要把握仿句的句式(如果就)及修辞(比喻、排比)外,尤其要注意句中所蕴含的思想内容(奉献精神)。这就要借助自己的感悟,写出富有生活哲理、启迪人们树立正确人生观的句子。
二、答好仿写句子至少需要三方面的能力:
1、遣词造句的能力;
2、汉语语法修辞运用能力;
3、较强的联想能力。还必须遵循两条规则:
1、形式上的束缚性,即一定要符合题目的要求,不可另起炉灶;
2、内容上的创造性,内容上不能再去重复原来的内容,要尽量开拓境界。在这诸多项要求中,至关重要的是敏捷而丰富的联想能力。只有联想丰富,思维发散面广,答题方能得心应手;否则思路阻塞,笔下干枯,甚至无从下手。可以这样说:仿写句子“形式为仿,关键在想”。
(一)从形似角度联想。
2024中考语文复习计划 篇6
一、学生基本情况
本学期教九(1)、(2)两个班语文。其中九(1)班大部分学生基础相对较好,勤奋学习,遵纪守法,总体情况良好;但九(2)班有相当部分学生由于基础较差,无心学习,贪玩好动;特别是有少部分学生仍沉迷网游,语文成绩很差。这方面仍需严格管理,加强教育,端正学习态度,高学生学习的自觉性,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夯实语文基础,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综合素养,提高学生应对中考的各方面的能力。
二、教材总体分析
九年级下册有6个单元,每个单元有4课,外加一课“写作、口语交际、作文练习”。第一单元为诗歌,所选课文的内容都以“土地情思”为主题,其内涵是爱国思乡。学习本单元可以陶冶情操,净化心灵,加深学生对祖国和家乡的感情,对提高学生的审美意识和语文素养能起到促进作用。第二单元由小说构成,所选的四篇小说在人物刻画方面各具特色。本单元为阅读教学,要求在了解小说内容的基础上体会小说的主题,学习欣赏人物形象,把握人物性格,进一步了解小说多样化的表现手法和艺术风格,进而培养学生阅读和欣赏小说的能力。第三单元为抒情散文和议论散文。所选的四篇散文描写了大自然和人类的生命现象,探究了生命的规律和本质。这些课文语言优美,含有哲理,内涵丰富,很适合诵读和培养学生阅读散文诗的能力。可引导学生了解和初步学会运用象征、借物抒情、以小见大等常见的散文表现手法,引导学生感受写景状物来抒情写意的特点。第四单元为戏剧和剧本。学习本单元主要引导学生欣赏戏剧和影视剧本,了解戏剧文学和影视文学的特点,更好地欣赏戏剧和影视,进一步培养文学鉴赏能力。第五和第六单元是古代诗文,内容丰富,形式多样,都是我国古代文学的优秀篇章。在教学中,除了注重诵读背诵之外,还要有意识地引导学生在积累、感悟和运用中提高欣赏品味,培养审美情趣。这两个单元要求注重文言词语的积累,能借助注释和工具书读懂课文,会辨析同义词、多义词和古今异义词。
三、教学目标。
1、积累字词,加强语言的积累、感悟和运用。提高默读的质量和速度,培养默读技能,养成对语言文字进行品味的能力和习惯;引导学生逐步学会理解关键词句,把握文意,概括要点,进而把握课文的主要内容。
2、培养学生运用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培养学生多角度理解的能力和探究性阅读能力。
3、学习和掌握叙事性作品中人物和事件的描述手法和语言的艺术特色;了解和掌握叙述、描写等表达方式,揣摩记叙文语言的特点,进一步提高写作能力,
4、积累文言词语,掌握实词,学生能借助注释和工具书读懂古诗文大意,借助注释和工具书,整体感知内容大意。在反复诵读中,了解借景抒情的写法,体会作品的语言特色。
5、引导学生敬畏生命,热爱自然,培养学生热爱祖国热爱家乡的情怀,激发学生对和谐、对人生、对美好生活的追求。
6、复习初中三年的知识,帮助学生迎接中考。
7、分版块系统复习语文基础知识、古诗文、现代文阅读、作文,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应试能力。
四、教学措施
1、根据语文学科的特点以及社会发展对语文的新要求,加强语文思想教育,使学生在学习课文过程中受到潜移默化的影响,提高思想认识,陶冶道德情操,培养审美情趣,做到既教书又育人。
2.在语文教学中,要加强综合学习与训练,注重知识之间,能力之间以及知识、能力、情意之间的联系,重视积累、感悟、熏陶和培养语感,致力于语文素养的整体提高。
3.重视学生思维能力的发展。在语文教学的过程中,指导学生运用比较、分析、归纳等方法,发展他们的观察、记忆、思考、联想和想象的能力,尤其要重视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4.教学过程应突出学生的'实践活动,指导学生主动地获取知识,科学地训练技能,全面提高语文能力。每堂课教师根据学生实际精心备课,尤其要备好学生,改变繁琐的教学方式,突出重点和难点。使用灵活多样的教学方式,尤其是启发式和讨论式,鼓励运用探究性的学习方式,避免过细的分析和盲目的练习。
5.重视创设语文学习的环境,沟通课本内外、课堂内外、学校内外的联系,拓宽学习渠道,增加学生语文实践的机会。
6.作文教学,贴近生活实际,富有生活气息,灵活命题,形式多样,多写随笔,读书笔记,尝试互批共批,以改促写,有效提高作文水平。
7.实行分层目标教学,根据教学内容对不同层次的学生进行分层教学。利用课外实行培优辅差,力争整体提高。
8.引导鼓励学生成立课外学习小组,培养合作精神,开展互助互帮,实行一帮一学习语文,帮助中下生提高学习兴趣和成绩。
9.优化作业管理,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自我管理,加强课代表,小组长的模范带头作用和监督作用,力争做到每课过关,单元过关。
五、教学进度安排
第二单元 7课时 1—2周
第三单元 5课时 2—3周
第四单元 6课时 4—5周
第六单元 7课时 5—6周
六、复习计划
第一轮 整册复习(3月下旬――4月下旬)
重点知识梳理与,强调——学生练习巩固——教师例题分析与重点讲解
第二轮 专题分类(4月下旬――5月中旬)
进行体裁知识、语段阅读、答题方法与技巧等方面的整体复习训练
第三轮 综合训练(5月中旬——5月下旬)
阅读能力的训练和模拟考试
第四轮 自由复习(5月下旬——6月中旬)
侧重点拨指导,并进行知识归类、考试方法与技巧的辅导。
2024中考语文复习计划 篇7
一年一度的中考即将来临,中考是九年义务教育的终端显示与成果展示,更是一次选拔性考试,其竞争较为激烈。为了更有效地帮助学生梳理学过的知识,提高复习质量和效率,在中考中取得理想的成绩,全组教师团结协作,研究新课标精神,研究近年来中考的趋势及试题,明确中考的范围,积极准备应对策略,现将复习计划拟定如下:
一、指导思想
以语文课程标准和中考考试说明为指针,立足教材,结合学生实际,研究复习方法,面向全体学生,全面系统地提高学生的语文能力和综合素质。
二、复习目标
充分体现素质教育的精神和新课改的理念,通过复习,力争使学生对初中阶段的语文基本知识有一个明确的、系统的了解,强化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提高学生运用语文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使每位学生获得长足进步,力争在今年的中考中,合格率、均分和优分率都有大的进步。
三、复习原则
通过对2020__年年年年各地中考语文试题的分析,我们在20__年中考语文备考过程中,值得注意以下方面:
1、进一步认真学习课程标准和中考命题说明,做到备考有的放矢。中考命题是遵纲守本的,必须认真分析,明晰、准确地把握中考语文考试的范围和内容,减少盲目性。中考试卷的总体布局是基本稳定的,各个试题的测试目标、立意、设问角度以及答案、评分标准等等,都值得我们认真地加以研究。
2、学会分类整理,形成科学的知识网络。语文学科不同其他学科,我们所学的知识都散见于每一篇课文中和每一堂语文课上,复习时应加强语文学科知识积累和能力培养,要注重对中学语文的基础知识、读写基本技能进行全面地归纳整理。
3、团结协作,共同提高。本着互相学习、取长补短的原则,加强同科教师之间的经验交流与资料共享,发扬团队精神,争取共同进步,努力朝着统一进度、统一步骤、统一练习、统一课件。
四、时间安排
(一)整个复习过程分为3个阶段
第一轮复习阶段:回归课本,系统归纳,专题复习,重抓基础。(__月—__月下旬)
第二轮查漏补缺阶段(__上旬月到__月上旬):进行知识点的查漏补缺与综合测试(校模、区模、市模、省模)的形式进行检测。
第三轮自主复习阶段:以学生自主巩固知识,查缺补漏为主。
(二)复习内容、课时安排、复习顺序
1、早自习进行1—9册古诗词默写,文言字词,现代文字词检测。
第一轮:__月至__四月下旬,五十篇古诗文,篇篇过关,人人过关。
第二轮:__月,练习检测,以专题试卷和各复习资料中默写训练题为主。
第三轮:__月初至中考,划出重点句子,学生突出重点内容再次巩固。
2、文言文复习(16课时)。
(1)全面复习7-9年级6本书中的基本文言文篇目。(7课时)每篇过一遍,圈出关键实词和虚词,学生加以掌握。课外习题以《课外文言文阅读》为主。
(2)文言知识点复习(课件):4大块实词(2课时);7个虚词(1课时);4种句式(1课时);节奏划分(2课时)练习2课时;古诗词赏析:4课时。练习以《赢在中考》为主。
(三)语言运用
1、字形、字音、词语、成语:1课时。
2、病句的辨析与修改:2课时。
3、语序排列:1课时。
4、句式变换:1课时。
5、仿句与对联:1课时。
6、标语、广告、台词、短信、开场白:1课时。
7、新闻标题、口语交际:1课时。
8、图表转换:1课时。
9、名著导读:1课时。
10、合性学习:1课时。
(四)现代阅读
1、记叙文(16课时)
(1)文意把握:4课时。
(2)要点概括:4课时。
(3)内容探究:4课时。
(4)作品感受:4课时。
2、议论文(5课时)
(1)论点的辨析、提取、归纳:1课时。
(2)论据的认识、分析、添加:1课时。
(3)论证方法的辨析及作用:1课时。
(4)论证的结构的理清和划分:1课时。
(5)论证方式的把握、议论文语言的准确和严谨:1课时。
2024中考语文复习计划 篇8
一、基本情况分析
我班有学生31人,在上期末的考试(参考人数32人)中,平均分103.75分;优生3人,优生率9.4%;及格30人,及格率93.8%。学生最高分125分,最低分83分。综上分析,我班学生语文成绩整体较差。
在学生总成绩的前15名中,吕君海、张泽宇、吴至川、陈浩、蔡露等人的语文成绩差,离升学标准有较大差距,代鹏、何博、侯良霞、王强、蒋永玲、邓世芳、周敏、李冯鑫、漆东方、蔡晴等同学的语文成绩还要有较大的上升空间,通过努力争取超过升学的标准。
上期试卷分析:
第一题,语言积累与运用(48分),人平34.5分,主要失分点为课文及其有关文学常识、古诗文默写、病句的辨析与修改、与实际生活的联系与思考题等;第二题,文言文阅读(15分),人平10.25分,主要失分点是文言句子的翻译、课文内容的理解、知识的迁移比较;第三题,现代文阅读(32分),人平14.5分,主要失分在文章内容的理解、句意的理解、文意或中心的把握、写作特色的归纳等;第四题,表达交流(55分),人平44.5分,主要失分在书写、字数和语言的表达。
根据学生考试试卷、平时的作业情况和上课的情况分析,学生在语文能力方面存在的主要问题:书写不规范、工整;基础薄弱,积累少,掌握不牢;分析理解能力弱,分析不全面,理解误差大,甚至偏离方向;表达不流畅、不简明、不全面,遣词造句的能力弱(用词用句不准确),中心不明确。
学生在解题方面存在的主要问题:欠缺解题方法,表现在解题的思路不清晰(不知道从哪些知识角度入手分析、理解、回答;在什么地方寻找到答案),视野不开阔,答题不全面;对题意的理解不深入、不透彻,匆匆做题;答题格式欠规范,要点(重点)不清晰;时间的分配不合理;阅读的速度慢等。
二、本期拟采取的措施
1、认真学习考试说明(包括近几年),分析历年中考试题,找到规律,有针对性的进行复习。积极收集中考的信息,认真参加教研室组织的复习工作会,为复习找到方向。
2、安排利用好有限的课堂时间,先分类复习(1-10周),再综合复习(11-15周)。重视基础知识的积累和运用。
3、重点解决学生存在的主要知识问题,精讲多练,及时查漏补缺。
4、复习讲解重在知识的巩固和解题方法的指导。使学生的语文知识系统性,解题做到有思路、有方法。
5、做好“两诊、两摸”的测评、分析工作,根据学生的情况,适时调整复习的重点和复习的方法。
6、继续坚持每节课前学生背诵1-2首诗词的做法。
7、抽出部分课堂时间读一些优美的文章,开阔学生的视野。加强对学生写作的指导、练习、点评,提高学生写作的能力。
8、加强与同组教师的合作,多向他们学习、交流复习的方法、体会。
9、利用课外的休息时间给学生补课。特别关注有升学潜力的学生的语文学习状况,对他们多进行单独的辅导。
10、积极配合班主任做好学生的思想工作。让学生的思想、精力集中到学习中。
三、奋斗目标
通过努力,争取在升学考试中,我班语文成绩平均分再提高几分,不拖其他学科的后退,多培养几个优生,向高级学校多输送几个人才。与同年级同科的其他老师一道共同努力,再次争取学科先进奖。
2024中考语文复习计划 篇9
中考语文复习计划为三个阶段七个环节。
三个阶段为:
第一轮复习(4月1日----4月30日)以“标”为标,以"明"为明,以“本”为本,夯实基础,过好教材,梳理课本,进行拉网式复习,地毯式轰炸。
第二轮复习(5月1日---5月31日)归类整理,作好专题,查漏补缺,切实提升学习复习效率,打好阵地战,歼灭战。
第三轮复习(6月1日----6月23日)模拟训练,掌握答题技巧,熟悉考试技术,作好一切应考准备,清理战场,刀枪入库,马放南山。
七个环节为:
最后一个环节:6月23日,考场“实战”环节。
倒数第二环节:6月22日------6月19日,考前休整环节。
倒数第三环节:6月18日-------6月14日,总结提升考前模拟环节。这一环节,主要是对“考前模拟环节”中学生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进行纠正和补充。
倒数第四环节:6月13日----6月1日,考前模拟环节。这一环,主要是在“专题复习”和“过教材复习”两个环节之后进行的考前“实战”模拟“演练”,从形式到内容进行“仿真”训练。
倒数第五环节:5月31日------5月1日,专题复习环节。以“倍速”专题为主辅以各个老师自己的专题和学生实际需要的专题。分门别类,逐专题进行复习,还可配以针对性的小测试或一两次大测试。
倒数第六环节:4月30日-----4月1日,梳理课本环节。
这一环节是20__年中考语文复习的起始环节,关键环节,分四大版块:
1、积累运用,过好写字、识字、识词、语音、词汇、语法、修辞、标点符号关。
2、综合性学习,过好学科融合、生活实际运用语文、综合运用语文关。
3、阅读,课内:六本书,三十六个单元,按照四大文学样式分类逐项进行复习。人教版7----9年级语文课本,戏剧占约三十六分之一;小说占约六分之一;散文约占三分之二,这里的散文是大散文,包括三大文章体裁(记叙文、说明文、议论文),数量约103篇,背诵25篇(段),外国散文约15篇,是复习的重头戏,背诵任务,特别是古代散文的背诵可与诗歌的背诵分庭抗礼;诗歌的复习任务仅次于散文,但默写却位居四大文学样式之首。诗歌分五类:一类,背诵并默写约15首;二类,只背诵约21首;三类,课内学习,不要求背诵的约22首;四类,课外背诵每册十首,六册,共60首;五类,课文后附录,综合性学习里的共约33项。此外,还有少量的童话、神话、寓言、新闻类的复习任务。每册书后都有附录,在积累运用、综合性学习考查里都会辐射附录里的相关内容,也应做为复习的一个单位,还有课文后附录的知识框也应进行拉网式复习。
4、写作,作文已占高考中考语文的半壁江山,复习应基础、能力、应考并重,应注重培养学生良好的书写习惯,卷面整洁习惯,认真审题习惯,快速拟题习惯,快速构思习惯,下笔成文一气呵成的快速作文等习惯。
这一环节,还可加一个前奏环节,复习动员环节,明确目标任务,提出复习要求和注意事项。
2024中考语文复习计划 篇10
今年继续担任初三语文教师,作为老师的我该如何组织学生进行复习呢?该怎样才能做到充分彻底地复习初中语文呢?我想,在订出计划之前,有必要了解一下我省中考改革总体趋向和特点。中考试题以知识立意,强调覆盖面;以能力立意,强调能力点;以素养立意,强调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因此,在中考语文复习课中,我们要帮助学生巩固初中阶段所学的知识,并重新组合知识系统,着重提高学生应用、迁移知识以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下面谈谈我校今年的中考的语文复习计划。
一、巩固基础知识、基本技能,注重知识积累。
中考试题的第一板块是积累与运用。积累方面主要考查初中阶段所学过的诗词和文言文课文。我们先让学生明确考查的范围是教学大纲推荐的篇目,要求背诵的文言文课文和诗词有50首。这么大的知识容量,学生不是短时间就能全面掌握的,所以在复习的时候必须有一个长期的计划,将任务分散开来,明确每阶段要背诵理解内容,并加强默写(重点是一些有生命力的句子和诗词名句)。其次让学生掌握考试的题型,中考的文言文诗词默写有两种命题方式:一是填空式默写,即给出上(下)句,要求默写下(上)句,默写的句数用横线给以提示。二是理解性默写,即在题干中提出要求默写的句子所表达的内容,根据这一提示内容,默出有关句子。要把握理解性默写必须注意以下两点:一是在理解的基础上地进行背诵;二是正确理解提示语。知识运用方面的复习,要让学生掌握学过的语文知识,检查学生对常用汉字的掌握情况,教给学生修改病句的符号和方法,训练学生实际交际中的语言表达能力等等。
二、掌握方法,加强训练课内文言文,以提高迁移知识的能力。
中考文言文的分值占有16分,对考生而言,此乃“兵家必争之地”。中考文言文分为课内和课外两部分,考查内容既有释词、译句,也有对文章基本内容的理解:概括文章的中心、把握文章中人物的思想感情或性格特点、感悟文章的启示意义等。如此众多的考查内容,要有一定的复习时间加以保证,因此,我们在时间的安排上有所提前,一开学,我们就对初中阶段的文言文进行复习,文言文复习并非靠突击、凭强记就能“大功告成”的。它应有一个日积月累的过程,所以我们强调学生平时要勤阅读,重视默写,多让学生译句子,使之娴熟于心。关于课外文言文复习,只要让学生平时认真学好课内文言文,课外文言文也就迎刃而解了,因为课外的文言文考查大多选取与初三学生认知水平接近的文章,且考查的词句在课内文言文中很多是出现过的,考查的目的是检验学生的知识迁移能力,举一反三的能力。当然在复习中,我们也要求学生做一定数量的课外文言短文,以便更好地提高学生的迁移能力。
三、增加阅读量,教会基本的阅读方法,提高学生对文章整体感知、理解、领悟能力。
语文学科是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人文性在阅读材料中最能得到体现。现在中考的阅读材料或贴近学生生活实际,或关注社会热点问题,或顺应时代发展要求,或蕴含人生教育意义,学生阅读这类文章的同时,情感态度得到熏陶,思想观念受到教育,社会认识得以提高。因此,在中考的复习中,我们教师有必要引导学生广泛阅读,从学生的认知水平看,初三是读课外书的最佳时机,因为学生已有一定的生活积累、知识积累和思辨能力,读书效果会更好。我们会推荐学生读一些科普文章、有文化含量的散文、名著等。复习中,我们教给学生基本的阅读方法,从中考现代文选文来看,材料全源于课外,说明文、议论文、散文各一篇,从考点来看,淡化文体阅读,强调整体感知和理解领悟。虽然考点发生了变化,但我认为教给学生散文、说明文、议论文的基本阅读方法还是必要的。因为这些方法往往在学生做阅读题的时候有着指导的作用,使学生在做题的时候有一个方向,不致于瞎摸。复习中,我们教师也着重培养学生整体感知文章能力。在平时的阅读训练中,我首先让学生探讨文章写什么,怎么写、为什么这样写,弄清这三个问题,对内容就有了整体把握。在整体感知的基础上,让学生抓住文章的精要句段用心去品读、去感受、去理解、去领悟作者感情、态度、观点等,变整体阅读为择优选读。复习中,我们让学生精练阅读。从往年中考来看,阅读材料全源于课外,课外阅读的文章练习很多,不能让学生奋战在题海中,我结合教材,选取了一些难度与课内文章相当的课外阅读给学生练习。我的原则是做阅读不在于多,而在于精就可以了。
四、指导作文写法,引导学生认识生活、理解生活,加强积累。
写作一是指大作文,二是指放在阅读题中的对某事或某材料发表议论性的看法。大作文平时要加强积累,也就是知识、情感和资料的积累。这些积累就是素材的积累。学生的生活圈子毕竟是局限的,主要在学校和家庭,在作文中学生就只能就地选材,怎样使学生在作文选材中有新意呢?我的做法是让学生写这些平常生活,但要出自己的独特体验。能否写好作文除了与个人的生活阅历有关外,还和语言的功底有关,因此,我鼓励学生在作文中多使用一些雅语,当然,语言用得好不好,与学生的`文化积累是有很大的关系的,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中考中,由于题量大,有些学生出现写不完作文的现象。在复习中,我们要训练学生作文速度。我让学生在50分钟内完成一篇作文,这50分钟如何分配呢?我要求学生用10分钟时间审题、选材、构思;用40分钟去写。当然,这样的训练要反复去做,才能让学生成为习惯。
五、时间安排:
第一阶段:时间8月——8月13日。内容:完成六册课本内生字词的识记并进行检测。
第二阶段:时间8月14日——9月20日。内容:1、全六册古诗文。2、全六册文言文。3、古诗文综合测试题。
第三阶段:时间9月21日——11月15日。内容:复习现代文阅读,这其间主要按文体分类复习,针对本届初三的特点,系统地作好知识点、能力点、考点的穿线归类工作。认真研究20__年各地中考试题的规律性、闪光点。认真研究语文学科和其它学科的联系;认真研究语文学科和生活的联系。注重学生语文能力的训练,注重学生思维能力的训练,注重学生联想和想象能力的训练。做到课内课外结合,有针对性的做好课外语段的阅读训练。切忌题海战术,决不搞单一的试题训练。
第四阶段:时间11月16日——12月16日。内容:复习作文。
第五阶段:时间12月到放假。内容:综合测试
2024中考语文复习计划 篇11
中考不仅是九年义务教育的终极成果展示,更是一次竞争较为激烈的选拔性考试。为了学生能在中考中取得佳绩,全组教师团结协作,研究新课标精神,研究考纲,分析近年来中考的趋势及试题,积极准备应对策略,能更系统有效地展开第一轮复习,现将复习计划拟定如下:
一、指导思想
服从上级统一领导,树立全局观念,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客观分析学情,扎实有序有序规划第一轮复习,以语文课程标准和江西省中考考纲为指针,立足教材,注重“双基”,全面梳理语文基础知识,精讲多练,重在落实,切实做到复习的有效性,并结合学生实际,研究复习方法,面向全体学生,全面系统地提高学生的语文能力和综合素质。
二、学情分析
我们这届初三年级目前约有910人,介于生源问题,尽管数量大,但学生整体水平参差不齐,基础较差的学生相对较多,普通班和重点班差距较大,基础一般的学生缺乏学习的主动性和自主学习的能力。针对本届学生的特点教学上打算在全面抓好“双基”的同时,拔出一部分尖子起领头作用,对有学习积极性而基础一般和较差的人给予大力的帮助,提高他们的学习成绩,采用分层辅导等方法培养他们的学习兴趣,从而提高他们的学习成绩。因此在第一轮复习时,我们要做到面向全体初三学生,以课程标准为依据,以教材为基本素材,突出重点,夯实基础。在工作中注意以改进教法,狠抓“双基”的落实,努力提高课堂教学的质量和效率,以及课后语文知识的积累,并注重学生的创新意识的培养,提高学生灵活运用知识的能力。
三、新课结束和开始复习时间
三月中旬结束新课开始复习。
四、复习原则
通过对20xx—20xx年各地中考语文试题的分析,我们认为在20xx年中考语文备考过程中,值得注意以下方面:
1、进一步认真学习课程标准和中考命题说明,做到备考有的放矢。几年来中考出题布局基本稳定,我们应明晰、准确地把握中考语文考试的范围和内容,各个试题的测试目标、立意、设问角度以及答案、评分标准,从而减少复习的盲目性。
2、学会分类整理,形成科学的知识网络。语文学科不同其他学科,我们所学的知识都散见于每一篇课文中和每一堂语文课上,复习时应加强语文学科知识积累和能力培养,要注重对中学语文的基础知识、读写基本技能进行全面地归纳整理。
3、团结协作,共同提高。本着互相学习、取长补短的原则,加强同科教师之间的经验交流与资料共享,发扬团队精神,争取共同进步。
五、时间安排
整个复习过程拟分为三个阶段:
1、全面复习阶段(3月中旬到4月中旬):全面复习7—9年级6本书中的基本文言文篇目、古诗词篇目和所要考到的基础知识、现代文阅读、作文。完成第一轮复习。具体为:
(1)七到九年级重点文言文篇目基础知识及课文内容理解。
(2)七到九年级所有制定的古诗词文背诵内容。
(3)七到九年级重点生字生词的注音和书写。
(4)初中阶段制定的名著阅读。
(5)综合性学习。以每单元综合性学习要求为基础,过好学科融合生活、实际运用语文、综合运用语文关。
(6)现代文阅读训练。六本书,三十六个单元,可按照文体进行归类复习,明确每单元总体要求,点面结合,确保学生头脑里形成完整的文体知识和语法概念,并进一步形成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7)作文训练。(审题、构思、立意、选材、组材、创新、语言亮点等方面)
2、重点突破阶段(4月中旬到5月中旬):进行各个考点的专题系统复习点拨与检测,各区一模试卷的针对性训练,让学生得到进一步的巩固和提高。完成第二轮复习。
具体计划:
(1)文言文阅读专题复习
以复习试卷为主。内容包括课内文言文通假字、古今异义、词类活用、一词多义、虚词用法、特殊句式、文章重点句翻译、课外浅易文言文阅读训练,归纳书上的重点文言知识,并整理各地中考试卷上较为经典的文言文阅读试题,提高学生的解题能力。
(2)古诗词专题
继续加强默写,反复强化训练,注意提醒学生搜集常错的错别字。分散时间进行随时检测,纠错。加强诗词的赏析训练,归纳常见题型和解题方法,提高诗歌鉴赏能力。
(3)现代文阅读专题(可运用《书》的现代文阅读训练部分)
记叙类文章阅读,重点复习记叙文阅读方法、常见考点。常见考题归纳、典型例题分析、模拟自测巩固强化,配套专题复习试卷检测。
科技作品阅读重点复习说明文阅读方法、常见考点,归纳常见考题,分析典型例题,模拟自测巩固强化,配套专题复习试卷检测。
议论文阅读重点复习议论文阅读方法、常见考点、常见考题归纳、典型例题分析、模拟自测巩固强化,配套专题复习试卷检测。
(4)积累与运用专题复习
借鉴指导用书和各地中考试卷中的各种开放性题型,归纳整理,进行仿写、图表、等题型的专项复习。也由本组的四个人分工进行资料讲义的整理编辑。由全组讨论确定,力争发挥各位教师的优势,群策群力,资源共享,提高教学案质量,共同提高。专项复习的讲学稿力争4月中旬完成。
3、查漏补缺阶段(5月中旬到6月中旬):5月中旬至中考前以综合试卷和古文背诵默写的巩固为主的第三轮复习,力争精练精讲,针对前两轮复习的薄弱环节,查漏补缺。同时提高学生的答题的速度和规范性。重点采用各地城区的试卷或各地质量较好的中考模拟试卷,并进行知识点的查漏补缺与综合测试(校模),最后阶段以各区中考模拟题的形式进行检测。完成第三轮复习。
六、其他
1、语言运用方面,抓七到九年级重点易错的字词不放松,力求注音书写准确,着重进行语言的实际运用训练,主要包括图文转述、仿写、信息提取等内容,其中难点是名著,基本措施是坚持“两条腿走路”的方针,即一是引导学生阅读名著原本,二是老师编写名著导读资料,结合练习题加以巩固。
2、写作方面,采用多元化的系统训练法,发挥集备优势,编写集备教案,尽可能给学生提供宽松的写作环境和广阔的写作舞台,通过专题大作文训练和小作文板块训练相交叉的形式进行,明确要求,把握重点,突破难点。
3、针对本校学生多,合格率偏低的现状,本组决定整理本省各地市中考试卷,形成多套由语基和古诗文阅读为主的试卷,利用一定的时间组织每个班此类学生进行练习,认真批改和反馈。
七、课堂复习策略
1、基本复习模式:
出示复习内容→学生齐读文章内容→教师指导重点知识点及方法→学生课堂背诵复习→试卷测评→教师批改→学生订正巩固→早读课前抽查巩固。
八、复习目标
1、90%以上的同学能熟练掌握指定的诗词文背诵内容,做到能背能写能理解、尤其是对名句的掌握要烂熟于心、(重点班全部过关)
2、90%以上的同学对重点文言文的重点知识点比较熟悉。尤其是对节奏划分、重点实词、通假字、重要虚词的分类意义、重要句子的翻译以及课文内容、写作手法、作者表达的感情要掌握。(重点班全部过关)
3、至少要做到对中考6部名著熟悉基本情节和主要人物形象。
4、语言运用类型做到能掌握一定的切入方法。
5、作文训练在审题上下功夫,至少做到不离题,不偏题。在书写、立意、选材和创亮点上有所突破。(重点班要在形式创新、内容创新和语句文采方面要突破)
总之,立足考纲,基于素质教育的精神,通过复习,让学生对初中的语文知识有全面、系统地认识,强化阅读理解和语言表达能力,充分认识到语文作文语言交际工具的本质,提高实际运用语文知识的能力,力争在20xx年中考中,及格率、优秀率、均分和高分上都有历史性的突破。
2024中考语文复习计划 篇12
期中考试将近,为了同学能系统、全面的复习,以下将语、数、外学科的复习内容及方法公布于下,请家长根据自己孩子的特点适时给予检查和督促,祝同学们考出好成绩。
语文复习内容
一、现代文
1、复习范围:《女孩独立》、《走一步,再走一步》、《社戏》、《滹沱河和我》、《故乡在远方》
2、复习内容:⑴词语表中词语、课下词语及解释
⑵文学常识
⑶课文主旨
⑷注意某些字的读音和字形
3、复习方法:⑴在家听写词语并且写出解释
⑵复习课堂笔记,理清课文内容和主旨
⑶复习并熟悉课文,了解文学常识
⑷复习现代文练习卷及测验卷,错题重做
二、古诗文
1、复习范围:《伤仲永》、《登岳阳楼》、《登高》、《石壕吏》、《卖炭翁》
2、复习内容:
⑴课下实词及解释
⑵古诗文作者、朝代及出处
⑶诗文主旨
3、复习方法:
⑴家默四篇古诗文
⑵默写实词解释
⑶复习笔记,理清主旨和写作背景
⑷复习古文练习卷及测验卷,错题整理
英文:
1、第一单元~第一单元,所有课文再背诵,争取两天复习一遍。必要的地方要动手写一写。
2、第一至第五单元的所有笔记要背。
3、第一至第五单元的词汇卷、语法练气卷全面复习的前提下还要侧重复习一下错题。
4、作文本要看、复习,考试时要灵活套用。
5、《课课练》要全面复习,要整理错题。
6、除以上知识的复习之外,还要注意做题方法和解题思路的复习。
数学复习计划
1、把概念公式整理在一张纸上并背熟。
2、认真复习笔记中的例题。
3、整理测验卷、练习册、一课一练的错题。
4、多做练习。
2024中考语文复习计划 篇13
1、梳理字词法。同学们可在老师的引导下将所学过的生字词进行筛选。着重对九年级下册到七年级上册教材中的生字词与常用词进行归类,用作文本抄写并听写。做到“正确、规范、美观”。词语理解,要放在一定的语言环境中去进行,形成在具体语言环境中灵活运用的能力。
2、诗文默写检查法。每册教材复习时古诗文默写都是重点,要在理解的基础上记忆,防止死记硬背。应在背诵全文或全诗的基础上,对重点句作理解性的背诵,同时要勤于动笔以求准确,还要加强书写的规范和工整。抽时间进行小测验以加强巩固。
3、文言文阅读指导法。古诗文的重点篇目复习要做到“字字过关,句句过关,篇篇过关”,循环检测,逐一落实。课外文言阅读篇
目浩如烟海,实在难以把握,只有用课内已有知识解决课外问题,因此对于非基本篇目也要通读一遍,然后重点掌握常用实词和虚词,这样夯实基础,可以为课外文言文阅读找到解读的钥匙。
4、现代文阅读指导法。复习时采取划分文体归类的方法,以教材课文作载体,对其相应的知识能力点逐点复习。首先将课本中现代文有代表性的讲读课按文体大致归类,教师先教学生掌握这类文体相关的阅读常识,记叙文、议论文、说明文等,每篇文章确立一个阅读方法的切入点,精练内化,融会贯通。
第二阶段:专题突破,强化训练(4月21日—5月20日),明确中考语文130分的分值分配,按照我们语文中考试题的板块进行复习:
1、语言积累与运用:
①字音、字形及书写;
②词语(包括词语的理解、词语的运用);
③标点;
④修辞;
⑤句子(含语病的辨析与修改、仿写、补写、续写);
⑥文学常识、名著;
⑦古诗文积累;
⑧语言运用:信息提取、语意理解、品联写对、标语广告、图表漫画、口语交际;
⑨综合探究。对这一版块的复习采用以练促讲的方法。
2、对现代文阅读的复习,我们首先给学生明确考点,然后进行专项训练。散文复习、小说复习、议论文复习、说明文复习、文言文复习、古诗复习,抓住每种文体的性质,从特点、修辞、词语、句子分析等方面结合文章讲解复习。
3、作文复习:作为语文的半壁江山,作文训练应贯穿整个复习过程的始终。中考作文从形式上有:话题作文、材料作文、半命题作文和命题作文等等。作文要得高分,不仅需要解决表达技巧的问题,更重要的是积累。我们主要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1)多读美文,拓宽视野,厚积而薄发。我们要求学生每天抽出饭前饭后和睡前时间多次反复读一篇文质兼美、短小隽永的好文章,进行积累。
(2)让学生从读报中搜集新鲜的写作素材,激活思维,深刻思想,同时也保障考场作文有鲜活的时代气息。
(3)写结构提纲。为训练学生立意构思,每周我们保障一篇作文,要求只写文章开头、结尾,中间内容列提纲或概述。另外,还要注重时代的敏感性,把握时代脉搏,与时俱进,综合创新。
第三阶段:综合模拟,提升能力。(5月21日——6月13日)多做几套中考模拟题,多点评几种题型,多总结答题技巧,多见识中考范文,着力培养学生的中考得分意识。
再者,字迹工整、书写规范、卷面整洁的文章肯定会让评卷老师赏心悦目,会多给一点“印象分”。因此,考场作文的文面显得尤为重要,不可等闲视之。
2024中考语文复习计划 篇14
语文复习点多面广,因此在复习时要遵循三项原则:
1、吃透考纲一一准确把握命题方向,熟悉命题特点。
2、立足课本一一熟练掌握古诗文和现代文名句的积累背诵。
3、触类旁通一一让学生学会知识的灵活运用和拓展延伸能力。
现根据本届学生的特点及自己以往的教学实践,对中考前的语文复习作以下三点构想:
一、明确备考目标:
1、强化语言运用能力的培养。让学生有正确工整书写的能力;有语音辨识的能力;有利用语境辨析多义词、字词意义的的能力;有辨析修辞和修辞作用的能力;句子的仿写续写的能力;以及根据设置语境,简明、连贯、得体表达自己要说的话的能力等等。
2、强化语言积累训练。语言积累,不仅指古诗文和现代诗文的积累背诵,还包括词语的积累,名言警句的、俗语、谚语的积累。语言积累,是我国传统的语文教学经验,通过考试考查学生语言的积累,是一种促进学生学习、改善语文教学的极好的方式。
3、强化名著阅读的训练。平时教学中要重视名著导读的教学,复习时要重点复习《考试纲要》中列出的八部名著。
4、强化阅读训练。现代文阅读注意题型和答题技巧、语言的组织表达训练;文言文阅读注重字词的积累,作者思想情感的体悟。
5、强化写作指导。把握命题特点,注重作文材料的储备,了解考场作文的技巧,力求写出有独特见解,有创意,文采斐然的作文。
二、复习计划及备考策略:
(一)、系列复习的内容和时间安排
离中考只有两个月时间,时间紧任务重,应科学安排好复习的时间和内容。突出复习的条理性,阶段性和重点,使学生形成科学的知识网络。
1、专题分类复习(4月下旬――5月中旬):针对考试试题特点,按积累运用、记叙文、议论文、说明文、文言文、写作训练六大块,分类进行体裁知识、语段阅读、答题方法与技巧等方面的整体复习训练。
2、综合测试训练(5月下旬):在前面复习的基础上,重点是对学生进行模拟考试,通过测试,査遗补漏,使学生积累考试经验,找出自己的疏漏之处,提高综合运用知识准确答题的能力。
3、自由复习阶段(6月上旬):学生在老师的指导下,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查缺补漏,教师侧重点拨指导,并进行知识归类、考试方法与技巧的辅导。
2024中考语文复习计划 篇15
一、指导思想
复习阶段我们应该立足教材,立足课内,延伸课外,结合实际,面向全体,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研究复习方法和计划,力求达到全面系统地提高学生的语文技能和综合素养的教学与复习目标。
二、复习目标
通过复习,使学生对初中阶段的语文基本知识有一个明确的、系统的了解,掌握必备的语文基础知识,强化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提高学生运用语文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三、复习原则
1、明确目标,立足教材。教师分析命题依据,对出题动向和题目类型作出科学的分析和预测,以便在复习的过程中能做到有的放矢。复习中,要精选有代表性的训练题和模拟题进行训练,培养学生独立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2、强化夯实基础,突出重点。针对考试试题基础性强的特点,对新课程标准中要求掌握的语文知识和基本篇目,教师应进行适当的梳理,只有理清了头绪,学生才能思路清晰,复习才有更佳的效果。阅读理解与作文是语文复习的“重头戏”,教师应加强指导。
一、分册复习(2月中旬——3月中旬):全面复习课内苏教版、人教版共有篇目(包括现代文、文言文)和相关知识;
二、分专题(按20__年中考的三大模块进行复习(三月中——5月中);
三、模拟冲刺(5月中——6月);
四、梳理调整(考前一周)。
第一阶段
分册复习 (约5--6周)
1、梳理整个中学阶段7----9年级语文课本的知识,使知识系统化,使以前零散杂乱的知识有条有理,学生理解与记忆。
复习顺序是:一模前复习九年级上、下册;此后是八年级上、下册;七年级上、下册。
复习要点:
① 课文中的字、词、句,理解记忆。
② 了解记叙文、说明文、议论文的文体知识与区别。(落实到7—九年级课本中的(苏教版、人教版共有的重点篇目及相关知识。)
③ 古诗文(苏教版和人教版共有的相关知识与背记。
④ 综合性实践活动的了解与运用(7---9年级课本上所有综合实践活动)。
⑤ 课后附录的古诗词、名著和语法知识的熟悉与掌握。
⑥ 课文中的补白。
⑦ 掌握一些重要的文学常识。
第二阶段
专题复习 (大概用时5周---6周))
依据中学语文教材编排,(按20__年中考的三大模块进行专题复习包括以下内容:
(一)基础知识及运用专题。
(二)阅读专题。
1.现代文阅读专题(记叙文、说明文、议论文)
2.古诗文阅读专题(主要复习课内讲读文言文)
3.图文表述题专题(结合历年中考题型进行复习)
(三)作文指导与训练专题。
(四)名著导读(考纲要求篇目)
复习措施:
(一)基础知识及运用专题
这部分内容范围广,内容多、难度较大、分值较高,考点比较多。
1、借助汉语拼音认读汉字。
2、正确书写汉字。
3、根据语境准确,得体地使用常用词语。
4、正确运用句式,根据语境进行仿写、续写、扩写、缩写、对对联等,做到语言准确、简明、连贯、流畅。
5、辨识、修改常见的语病。
6、正确使用标点符号。
7、了解〈〈课程标准〉〉建议课外阅读的名著以及其他重要作家作品知识。
8、正确默写古诗文的精彩语句以及其他古诗词中脍炙人口的名句(考纲要求篇目)
9、根据情境,准确、得体地进行语言交际;根据活动情境,发现问题,探究问题,形成自己的假设或观点。
复习方法:知识梳理与强调—例题分析与讲解—巩固练习与检测—查漏补缺与反馈。
(二)阅读专题
1.现代文阅读
通过对近几年海南及各省市的中考题研究发现,现代文阅读选文特点:
1)注重文体规范(主题鲜明、结构完整、语言优美等);
2)折射时代气息。(如:人与人,人与自然和谐的;社会与人缺失的;时代呼唤的;表现现实危机与科技发展的;传承文化与文明的。)
3)贴近学生生活。(如:校园生活、家庭生活,起引领作用的赞美美好的人、事和物,有利于夯实人文底蕴,构筑精神家园的事件。)
复习原则:按文体复习。对现代文进行分类,即记叙文(包括散文、小说),说明文、议论文三类,精选课外材料,作为复习资料,对学生进行针对性的训练,发现薄弱环节及时进行讲练。
复习步骤:
1、回顾文体知识,明确阅读考点,掌握解题对策。
2、对不同文体的题型进行针对性的练习与讲解。(各地中考试题)
3、选不同文体的题型作模拟训练。(当代名文时文)
4、解题方法指导:整体阅读——了解内容——领会主题——仔细审题——明确考点——筛选信息——找准语句——组织语言——落笔答题——回顾检查。
2. 古诗文阅读
古诗文阅读考试要求与现代文阅读相似,但要重视字、词、句翻译的落实。
《课程标准》指出,文言文学习目标是:“阅读浅易文言文,能借助注释和工具书理解基本内容,背诵优秀诗文50篇。”在复习教学中题目的设计上“言”“文”并重,既考查学生文言基础知识——字、词、句的理解翻译,也考查学生对文意(思想内容)的理解和把握。近几年来,文言文阅读开始重视对思想内容的理解、分析、概括、评价及古诗词鉴赏能力的考查。因此,我们在复习教学时也应加强这方面的训练。
复习步骤:
1、将古文按篇制定进度计划表,将任务分给学生,让学生按照进度整理。(如常见的重点实词、虚词、通假字、一词多义、词类活用、古今异义及一般句式。)
2、进行专项检测与讲解。
3、注重由课内向课外的迁移运用,引导阅读程度相当的课外文言文。
复习方法:注重积累——寻找规律——掌握方法——背诵与理解并重——训练与考查同步。
(三)作文指导与训练专题
作文是整份试卷中分量最重的一道题(40分),也是语文学习中的重中之重,每年在写作教学上花的时间最长,投入的精力最多,可收效甚微。近年来中考作文命题的趋势,总的原则是稳中有变,变中出新。纵观几年中考作文命题变化的轨迹,我们不难发现,作文命题正朝着“命题生活化,引导学生关注自己,热爱读书,热爱生活,关注社会,理解他人”的角度发展,写作的内容在不断扩大,写作的题材从学校生活走向更广阔的社会生活,写作的形式由单一走向多元化。还注意突出地方特色。而学生作文当中存在的问题一是优劣悬殊,差距特大。
二是在中等程度的作文中雷同题材多,“老面孔多”;
三是审题不清,不符题目要求;
四是言之无物,内容空洞;
五是缺少真情实感,无病呻吟;
六是认识模糊,立足点不高,思考不深。另外还有少数学生还存在情趣低俗、格调低下的问题。
作文复习应该根据考试说明,明确考试目标和基本要求。根据学生的实际,进行有针对性的复习,尤其是要重视中下学生的作文指导。
我们将采用“四线并行”法:
1、储备素材——指导学生如何将阅读积累化为己用,如何活用材料,通过这样的方式,充实学生的材料,为考试蓄能。适当讲些各种文体的写作方法、形式技巧,注重学生材料的积累与交流,以及书写水平的提高。
2、专题辅导——就拟题,审题立意,构思选材,结构布局等方面,专题辅导。挑选一些优秀作文和近年中考优秀作文让学生研读,探究作者是如何审题、立意、组织材料、谋篇布局的;如何做到角度新颖,取材鲜活,笔法独到
3、集中训练——设计一些贴近学生生活,关注社会热点,突出地方特色,反映历史文化的“话题作文”、“材料作文”、“半命题作文”“看图作文”让学生训练,要求尽量在规定时间内当堂作文,并作定时的交流与讲评。
4、自我补充——学生要自觉主动多读书看报,开拓自己视野、了解时代信息、把握时代脉搏,充分利用课余时间涉猎名家作品或课文中指定推荐的中外名著,并学习语言和一定的章法技巧。
第三阶段
模拟冲刺(约三周)
此时离中考的时间已不多了,开始对学生进行强化训练,培养综合能力。通过让学生做模拟试卷,营造考试情境,检测所学,提高心理素质。
第四阶段
梳理调整:(考前一星期)
学生自主学习,整理消化,梳理知识,查漏补缺。
备课组教学进度表如下:
授课时间
授课范围
开学至第二周
4、6单元及综合性学习
第三周----第六周
第一阶段:分册复习
第七周----第十周
第二阶段:专题复习
第十一周--第十三周
第三阶段:模拟冲刺
第十四周--第二十周
第四阶段:梳理调整
备课的时间和地点安排
时 间: 每周三或周四晚修
地 点: 年级办公室
参加人员: 备课组全体成员
备课组活动内容:
活动主题
主讲人
4、6单元及综合性学习
郑蕊
第一阶段:分册复习
符爱妹
第二阶段:专题复习
陈梅叶、詹文孟
第三阶段:模拟冲刺
许丽英
第四阶段:梳理调整
黄奋、林奋
2024中考语文复习计划 篇16
一、复习总设想
(1)导向引路:以学校的中考备考指导思想为导向,要在深入研究新大纲、课程标准、考纲、教材、市中考语文命题的思路、原则、内容、题型以及学生实际的基础上,从内容到方法,体现正确的复习方向。并在复习的内容、学习的方法、解题的思路和方法上,对学生给予正确的指导。最终提高学生的中考成绩。
(2)整理归类:以“大纲”为依据,帮助学生对语文教材中所牵涉到的知识加以分类整理,以掌握知识的体系和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把知识系统化、条理化、简单化。
(3)训练能力:通过复习全面提高学生的识记能力、理解能力、写作能力和实际应试答题迁移能力。
二、复习总安排
第一阶段:从3月15日到4月15日,全面复习与系统归纳所要考到的知识点。
第二阶段:从4月16日到5月16日,进行各个考点的专题检测与点拨,让学生得到进一步的巩固和提高。
第三阶段:从5月17日到6月17日,进行综合测试与知识点的查漏补缺。以中考模拟题的形式进行检测。
三、主要措施与方法
1.狠抓语文基础知识的训练,在复习过程中让学生明确基础知识考点的范围,始终以考纲作为复习指南。
2.重点搞好现代文阅读理解的复习。要以课本为典型示例,教给学生阅读的要领和方法,以“整体阅读——部分阅读——整体阅读”的阅读思路,“读文——读题——答题”的解题思路贯穿整个阅读。
复习过程中,并且抓好课外文段的阅读训练,着力提高学生的举一反三的迁移能力和应试答题能力。
3.重视文言文的阅读训练,对初中六册语文教材的重要文言文篇目要求学生都要过关,重点要求学生能默写一些重要的名段、名句,懂得文言实、虚词的释义,翻译句子和能了解其主要内容及其写法。
4.对于作文的复习要以抓学生的思维训练为中心,要把作文的分解训练和综合训练结合起来,每周都要布置专题作文让学生训练,并要加强作文的指导和讲评工作,特别要做好“话题作文”、“半命题作文”等开放性作文的强化训练。
5.复习时要从学生实际出发,面向全体,注重实效,要理论联系实际,讲练结合,精讲多练,以练为主。复习时应讲知识要点、题型、思路、规律、方法和学生中的难点问题。要求学生练要有计划性、目的性、针对性。布置的练习要有典型性、指导性、灵活性。
6.要合理安排复习时间,每课时都要集中解决一个问题,并且要抓“突破口”,不盲目“开快车”。
7.在专题知识的测试阶段中,做好学生的成绩统计工作,及时了解学生的掌握情况并做好点拨。
8.在综合测试的阶段中,要做好知识点的查漏补缺工作。指导学生分析答卷中的主要失误及其原因,并从中找出规律来,以提高学生的应试能力。突出“测—评—练—讲”的模式。
9.在整个复习过程中要做好学生的思想教育工作以及循环复习工作,让学生及时做好笔记,对于一些常见的错误要做好归纳总结,力求要逐一解决。
10.做好每堂课的练习题的设计,以及专题测试题和模拟试题的收集、筛选与刻印工作。
2024中考语文复习计划 篇17
一、(1)3月31日前完成文言文分类(参考《精选》P166)
(如:战争类、对话类、游记类、传记类等)
(2)4月30日前完成文言文字词的整理
(通假字、一词多义、词类活用、古今异义)
二、(1)每周的周一、周三、周五复习文言文
(八上、八下、七上、七下、九上、九下)
(2)单周的周二复习基础知识
(字词、拼音、成语、错病句、语言运用、名著等)
单周的周四复习课外阅读练习
(说明文、议论文、记叙文)
(3)双周的周二复习基础知识
(字词、拼音、成语、错病句、语言运用、名著等)
双周的周四进行作文练习
三、每周的周二早读默写要求背诵的篇目(参考《精选》P118—P121)
每周的周五午读听写六册的字词(参考《精选》P1—P22)
四、每周周五完成《实战》的一套20xx年模拟题。
2024中考语文复习计划 篇18
一年一度的中考即将来临,中考是九年义务教育的终端显示与成果展示,更是一次选拔性考试,其竞争较为激烈。为了更有效地帮助学生梳理学过的知识,提高复习质量和效率,在中考中取得理想的成绩,全组语文教师团结协作,研究新课标精神,研究近年来中考的趋势及试题,明确中考的范围,积极准备应对策略,现将复习计划拟定如下:
一、新学期开始
2月25日开始,复习周数为17周
二、指导思想
以语文课程标准和河北省中考考试说明为指针,立足教材,结合学生实际,研究复习方法,面向全体学生,全面系统地提高学生的语文能力和综合素质。
三、复习目标
充分体现素质教育的精神和新课改的理念,通过复习,力争使学生对初中阶段的语文基本知识有一个明确的、系统的了解,强化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提高学生运用语文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使每位学生获得长足进步,力争在今年的中考中,平均分、及格率、优秀率都能保持住20__语文中考成绩的位置。今年争取优秀率100%,优秀率、及格率保持区位置前2名。
四、复习原则
通过对20__年各地中考语文试题的分析,《20__年初中毕业生升学文化课考试说明》的认真研读,我们在20__年中考语文备考过程中,值得注意以下方面:
1.进一步认真学习课程标准和中考命题说明,做到备考有的放矢,尤其研究课标和中考说明近三年的异同。
中考命题是遵守课标守本的,必须认真分析,明晰、准确地把握中考语文考试的范围和内容,减少盲目性。中考试卷的总体布局是基本稳定的,各个试题的测试目标、立意、设问角度以及答案、评分标准等等,都值得我们认真地加以研究。
2.学会分类整理,形成科学的知识网络。
语文学科不同其他学科,我们所学的知识都散见于每一篇课文中和每一堂语文课上,复习时应加强语文学科知识积累和能力培养,要注重对中学语文的基础知识、读写基本技能进行全面地归纳整理。
3、团结协作,共同提高。
本着互相学习、取长补短的原则,加强我们两个教师之间的经验交流与资料共享,发扬经安中学团队精神,争取共同进步。
五、时间安排
整个复习过程分为三个阶段:
全面复习阶段(2月25月到4月中旬---1至7周):全面复习7-9年级6本书中的基本文言文篇目、古诗词篇目和所要考到的考点、说明文阅读考点。完成基础板块复习。
重点突破阶段(4月中旬到5月中旬):进行各个考点的专题系统复习点拨与检测,重点在于议论文的记叙文和作文的专项复习,尤其是各区一模试卷的针对性训练,让学生得到进一步的巩固和提高。完成第二轮复习。
查漏补缺阶段(5月中旬到6月中旬):进行知识点的查漏补缺与综合测试(校模),最后阶段以各区中考模拟题的形式进行检测,作文定时、定型练习。完成第三轮复习。
2024中考语文复习计划 篇19
在深入研究了考纲之后,结合我校的实际情况,我们的复习大致分为三个阶段进行。
(一)第一个阶段:搞好基础,迎接会考(时间:三月中旬至四月初)
本阶段复习目的是以教材为本,帮助学生过好课本关,顺利地迎接会考。
1、重点字词复习
先带领学生一起梳理,重点在易错、易混的字。然后采用听写的方式训练,每册用一课时左右时间。
2、说明文复习
梳理说明文的相关知识,把握好课内重点说明文篇目。
3、议论文复习
梳理议论文的相关知识,把握好课内重点议论文篇目。
4、大作文训练
指引写作范围,指导写作方法,明确写作要求。
(二)第二个阶段:专题复习(时间:四月初至五月中旬)
本阶段主要是针对中考语文考试内容的复习。
1、古诗文默写
包括包括一至六册的课内课外古诗词
(1)先让学生背诵重要诗句
(2)强化记忆,反复默写
2、现代文阅读
现代文阅读是中考中的一个重点和难点,它包括记叙文、小说、散文等的复习。具体做法:
(1)帮助学生掌握各类文体的有关知识,让学生熟记于心。
(2)注重方法指导,在解答阅读题时,我们要求学生不要去关心问题的答案,而要总结有关规律性的知识和解题的思路方法。
(3)精心选取阅读材料,精心设计问题,着重培养学生探究性阅读和创造性阅读的能力
3、文言文阅读
文言文阅读是对文言文知识的综合考查,这种试题由于从字、词、句、篇、章等方面设计考题,所以试题关涉的内容比较丰富,题型变化也较多,难度也更大一些。因此,我们在指导复习时不但要求学生能篇篇背诵,字字落实,准确翻译,还要“会理解、能运用、善归纳、懂迁移”。
4、小作文训练
(1)指导学生收集素材。首先让学生多读书看报,了解时代信息,把握时代脉搏。再收集一些近几年中考中的好的范文,或者将平时得分较高的学生作文收集起来,在全班交流。
(2)写作知识专题辅导。就写作过程中的拟题、审题、立意、构思、选材、语言表达、结构布局等方面,一周一专题,一周一练
第三个阶段:综合复习(时间:五月中旬至中考前)
本阶段复习目的是:通过训练,提高学生综合运用知识、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1泸州市近三年的中考题必做。
2、精选全国各地几套中考试题,进行强化训练。
3、精选几套20__年中考模拟试题进行实战的强化训练,注意发现问题,及时指导。
4中考作文题型集中训练。就中考作文中的话题作文、命题作文、半命题作文、材料作文等各种形式的作文类型进行写作方法与技巧的指导与训练。
2024中考语文复习计划 篇20
一、指导思想
以语文课程标准和中考考试说明为指针,立足教材,结合学生实际,研究复习方法,面向全体学生,全面系统地提高学生的语文能力和综合素质。
二、复习目标
充分体现素质教育的精神和新课改的理念,通过复习,力争使学生对初中阶段的语文基本知识有一个明确的、系统的了解,强化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提高学生运用语文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使每位学生获得长足进步,力争在今年的中考中,合格率、均分和优分率都有大的进步。
三、复习原则
通过对20__年各地中考语文试题的分析,我们在20__年中考语文备考过程中,值得注意以下方面:
1、进一步认真学习课程标准和中考命题说明,做到备考有的放矢。
中考命题是遵纲守本的',必须认真分析,明晰、准确地把握中考语文考试的范围和内容,减少盲目性。中考试卷的总体布局是基本稳定的,各个试题的测试目标、立意、设问角度以及答案、评分标准等等,都值得我们认真地加以研究。
2、学会分类整理,形成科学的知识网络。
语文学科不同其他学科,我们所学的知识都散见于每一篇课文中和每一堂语文课上,复习时应加强语文学科知识积累和能力培养,要注重对中学语文的基础知识、读写基本技能进行全面地归纳整理。
3、团结协作,共同提高。
本着互相学习、取长补短的原则,加强同科教师之间的经验交流与资料共享,发扬团队精神,争取共同进步,努力朝着统一进度、统一步骤、统一练习、统一课件。
四、时间安排
(一)整个复习过程分为3个阶段:
第一轮复习阶段:回归课本,系统归纳,专题复习,重抓基础。(3月——4月下旬)
第二轮查漏补缺阶段(5上旬月到6月上旬):进行知识点的查漏补缺与综合测试(校模、区模、市模、省模)的形式进行检测。
第三轮自主复习阶段:以学生自主巩固知识,查缺补漏为主。
(二)复习内容、课时安排、复习顺序
一、早自习进行1——9册古诗词默写,文言字词,现代文字词检测。
第一轮:3月至四月下旬,五十篇古诗文,篇篇过关,人人过关。
第二轮:5月,练习检测,以专题试卷和各复习资料中默写训练题为主。
第三轮:6月初至中考,划出重点句子,学生突出重点内容再次巩固。
二、文言文复习(16课时)
1、全面复习7-9年级6本书中的基本文言文篇目。(7课时)
每篇过一遍,圈出关键实词和虚词,学生加以掌握。课外习题以《课外文言文阅读》为主。
2、文言知识点复习(课件):4大块实词(2课时);
7个虚词(1课时);
4种句式(1课时);
节奏划分(2课时)练习2课时;
古诗词赏析:4课时。练习以《赢在中考》为主。
三、语言运用:(10课时、课件)
1、字形、字音、词语、成语:1课时
2、病句的辨析与修改:2课时
3、语序排列:1课时
4、句式变换:1课时
5、仿句与对联:1课时
6、标语、广告、台词、短信、开场白:1课时
7、新闻标题、口语交际:1课时
8、图表转换:1课时
9、名著导读:1课时
10、合性学习:1课时
四、现代阅读
(一)、记叙文(16课时)
1、文意把握:4课时
2、要点概括:4课时
3、内容探究:4课时
4、作品感受:4课时
(二)、说明文阅读(4课时)
1、判断说明对象及特征:1课时
2、掌握说明顺序及方法和作用:2课时
3、正确划分文章的结构,理解说明语言的准确性、严谨性:1课时
(三)、议论文(5课时)
1、论点的辨析、提取、归纳:1课时
2、论据的认识、分析、添加:1课时
3、论证方法的辨析及作用:1课时
4、论证的结构的理清和划分:1课时
5、论证方式的把握、议论文语言的准确和严谨:1课时
五、作文(20课时)(作文指导课用课件)
专题一:卷面整洁:专题二:审题准确
专题三:构思精巧专题四:立意高远
专题五:选材典型专题刘:文脉清晰
专题七:表达文采专题八:格式创新
专题九:风头开篇专题10:豹尾收篇
每周当堂训练一篇作文,时间为一节课,作文指导课一节。作文题目来源在《赢在中考》。
以上内容的完成时间为四月底,五月初。
第二轮复习:试卷,来源区三套试卷,市模拟卷四套,省样卷八套,《赢在中考》三套,适应考试卷一套,各地信息卷挑选几套用。
以上内容的完成时间为五月底六月初。
2024中考语文复习计划 篇21
1、回归课本,明确复习目标
20__年初三语文中考复习计划从课本基础出发,以夯实基础为主要目的,延伸课外知识,通过对课本知识的系统梳理,确定明确的学习达成目标,提升学员的综合素质和语文专业技能。
2、夯实基础知识,多读著名刊物
语文常见的基础知识有字音、成语,在中考的语文考试中,有很多易读错字音、同音字、形近字等,平时要多注意这方面知识的积累,注重归纳梳理和总结,此外,还应多读著名刊物,对于一些优美的句子最好能做到记忆,提升自己的语言知识水平和写作水平。
3、重视诗歌和文言文,注重语言积累
诗歌和文言文是语文考试中比较难理解的一部分,诵读诗歌不仅能很好的理解诗歌所要表达的意境,更能增强个人的语言表达和写作能力,要明确诗歌鉴赏常见中考题型归纳及答题技巧总结,多读多背。文言文要区分实词和虚词,梳理重难点,培养自己对词类活用、文言句式翻译的能力。
4、找到属于自己的学习方法,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兴趣
在紧张的初三学习中,要做好合理的复习计划,能够科学的安排自己的时间,学生是学习的核心,要从根本上提升自己的学习兴趣,捷登通过一对一前后期精准管控,培养学生学习兴趣,能够帮助学员最大程度的利用好时间,从根本上解决学员提升障碍。
5、调整学员心态,科学应对中考
初三语文整体上的学习,在整个初中阶段无论是难度还是数量上都达到了顶峰,当学员面临家长期望和中考压力时,心态上易出现焦躁、烦闷等不良的现象。在此,提醒各位家长千万不要惊慌,可以自行或者请专业的学科心理老师,正确合理的疏导孩子的不良情绪,以排解孩子心中的压力。
2024中考语文复习计划 篇22
一、学情分析:
我所任教的一、二班,班级的整体情况是这样的,初一时大部分的学生语文基础较为薄弱,男生尤为突出。学生良莠不齐,差距比较悬殊,学得比较浮躁、不扎实,课前预习课后复习也不够充分。虽经过了两年的学习,基础逐步得以夯实,能力有所增强,成绩整体有所提高,但也不尽如人意。
二、针对这种情况,谈谈我对今后语文复习工作的几点
1、主要是课本上的文言文。文言文的复习,以学生自己看书为主,老师帮助梳理文章脉络,强调做笔记,例如如重点句子的分析,写作特色,中心思想、批注等都记在书上。复习中,对学生的要求是:字字落实,个个过关。每节课老师先拿出最多十分钟的时间然后学生根据老师强调的重点,自由复习。一般采用当堂复习当堂测试的方法,考查基础知识。对于测试不过关的同学,就得利用自习的时间重新复习,重新测试,直到全部掌握为止。对于一些需要背诵默写的文言文,更要下大功夫,个人自查,组长互查,老师检查。基本上要做到万无一失。课内复习后,要配以习题进行巩固。
2、现代文阅读的复习我打算采取以下方法:现代文阅读是语文中考的一大难点,现将我们的复习方法简述如下:
现代文阅读的复习,可分两个步骤。先进行单项复习,再进行文体的综合复习。单项复习,就是对阅读能力的基点进行一个一个地训练。比如:把握文段的中心,概括文段的大意,理解文段的结构,划分文段的层次,说明词、句段的表达作用,具体语境中品析词义、体会句义,辨识理解文章的表现手法,展开联想或表述感想,解说道理或自由赏析,发表见解提出疑义等等。先将这些基本的、基础的能力点复习透,然后再综合复习各种文体的文章阅读。从应考的意义上说,基本点复习到位了,考生就有足够的能力应对几乎所有材料的阅读了。这种分步骤的复习方法,能充实考生化解难点的能力,进而阅读能力会有大幅度的提高。
3、作文训练
首先组织学生上好阅读课,读佳作,学习别人的语言风格、章法技巧,为写作积累素材,补充新鲜血液。现在的中考很能体现时代性必须要求学生关注时事。广泛搜集新鲜的写作素材,使考场作文有鲜活的时代气息。
其次每周写一次作文,及时批改,及时点评。严禁学生抄袭背诵作文;二是严禁题材不明确写成四不象。对话题作文要强调一点,每个同学要学会写自己擅长的题材,鼓励同学表现自己的个性,如擅长写议论文的同学,考前这段时间要加大力度搜集论据。善于写记叙文的同学,要学会从大处着眼,小处入手,大题化小,以小见大,善于联想,张扬个性。使文章体现出真挚的感情,丰厚的文学积淀,做到文质兼美,富有生活气息。
总之,“厚积而薄发”是语文学习的一个重要特征。语文复习千头万绪,还希望和大家共同探讨。
2024中考语文复习计划 篇23
一、指导思想
以《新语文课程标准》和省考纲为依据,立足教材,立足课内,延伸课外,结合实际,面向全体,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研究复习方法和计划,力求达到全面系统地提高学生的语文技能和综合素养的教学与复习目标。
二、复习目标
通过复习,使学生对初中阶段的语文基本知识有一个明确的、系统的了解,强化学生对各册教材内容的了解,熟悉课本知识,实现知识到能力的迁移,全面系统地提高学生的语文技能和综合素养,争取在今年的中考中取得佳绩。
具体目标:
1、强化语言运用能力的培养。让学生有正确工整书写的能力;有语音辨识的能力;有利用语境辨析多义词、字词意义的的能力;有辨析修辞和修辞作用的能力;句子的仿写续写的能力;以及根据设置语境,简明、连贯、得体表达自己要说的话的能力等等。
2、强化语言积累训练。语言积累,不仅指古诗文和现代诗文的积累背诵,还包括词语的积累,名言警句的、俗语、谚语的积累。语言积累,是我国传统的语文教学经验,通过考试考查学生语言的积累,是一种促进学生学习、改善语文教学的极好的方式。
3、强化名著阅读的训练。平时教学中要重视名著导读的教学,复习时要重点复习《课标》中列出的名著。
4、强化阅读训练。现代文阅读注意题型和答题技巧、语言的组织表达训练;文言文阅读注重字词的积累,作者思想情感的体悟。
5、强化写作指导。把握命题特点,注重作文材料的储备,了解考场作文的技巧,力求写出有独特见解,有创意,文采斐然的作文。
三、复习宗旨:
夯实基础 提升能力 整体推进 力求突破
四、具体措施
1、全体参与,分层达标
复习课的主体是学生,教师应充分调动全体学生的积极性,所以复习时不能把目光只盯在少数“尖子生”身上,而应该更多地关注那些基础不扎实、学习有困难的学生。对不同层次的学生应提出不同的要求,优等生可适当“放”,中等生宜“引”,后进生需“扶”。尽量让班级中各个层次的学生能自领“军令状”,清楚意识到自己复习中的弱势环节,一步步进行训练完善,争取在教师的指导之下逐步得到改善与提高。
2、理清头绪,突出重点
针对中考试题基础性强的特点,对于新课程标准和考纲中要求掌握的语文知识和基本篇目,在复习时首先要对教材内容进行适当的梳理,只有理清了头绪,学生才能思路清晰,复习才会有更佳的效果。阅读理解特别是课外阅读理解文章与作文是语文复习的“重头戏”,在复习中应加强指导。比如在进行阅读理解训练时,应根据不同文体的特点,教给学生一些思考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方法,真正做到“授之以渔”,并结合有针对性的训练,举一反三,从而提高学生独立阅读的能力。作文训练要做到每周至少一篇,而且是利用课堂时间当堂完成,教师有目的有步骤地指导和训练。
3、讲练结合,夯实基础
复习时先讲后练侧重于练。讲,主要是这几个方面:一是重点字词,二是综合性学习里的相关知识点,三是文言文和古诗词,四是文学名著和常识。练,侧重让学生通过课堂回答和书面训练以达到熟练掌握。
具体做法是:
(1)重点字词,先带领学生一起梳理,然后采用听写的方式,让学生上台训练,每册用一课时左右时间。
(2)文言文复习先让学生明确哪些课文是重点篇目,然后做重点指导,指导完毕后侧重检查学生掌握情况,让他们背诵、默写,做个人人过关。课时以考纲所指定的篇目多少而定。
(3)古诗词,侧重于让学生背诵和默写,训练从三个方面入手,一是连续性默写,二是理解性默写,三是运用性默写。复习完一册就利用课堂和早读时间让学生背或默写,背,要尽量做倒背如流。
(4)综合性活动和口语交际主要是依据活动主题内容让学生积累这方面的知识。
(5)作文训练,每周至少讲练一次,先评讲上次作文,再指导本次作文,最后利用课堂45分钟让学生当堂训练。
(6)名著导读的讲练,主要依据《考纲》中指定的篇目,以问带讲。
五、复习步骤
1、重精读,抓略读,促泛读。
重精读,就是要把每一篇课文上好。教师要深入钻研教材,明确重点难点,找好教材的切入点,创设好教学情景,以引发学生读书、思考和训练。
2、学习中外散文。教师选取精美的中外散文,重点是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欣赏文中人物、事件、景物的描写,品味精妙的语言。
3、学习古今中外的小说名篇。重点是欣赏小说的细节描写、环境描写、语言描写。教学时要引导学生抓住小说中的主要人物,深入探讨和研究课文是如何运用这些描写手法的,从中展示了人物怎样的精神面貌和性格特征。
4、古代诗文。重点是在前面几册的基础上进一步延伸拓展和强化提高学生学习文言文的习惯、方法和能力。教学时要从朗读入手,培养学生的文言语感,同时要继续加强对字词句的认读和记忆,积累文言词语,把握内容,另外要让学生注意文言文的语体风格和语言风格,让他们作一点个性化的评点和赏析。
抓略读,就是选用好一本课外配套读本,要求学生每天至少看一篇精美的短文,然后做好读书笔记,笔记内容为:
(1)生字生词或好词佳句。
(2)文章主要内容概括。
(3)评点赏析。
(4)质疑问难。
教师可以采取抽查的方式检查,或利用课堂时间,或利用课外复习时间,集体就某些有价值的共性问题展开讨论,达成共识。
促泛读,就是要求学生每天都能抽出一些时间读书看报,至少浏览一份晚报,把自己感兴趣或有价值的材料进行摘抄或剪贴,有条件的话,利用早自习时间进行适当交流。
2024中考语文复习计划 篇24
一、指导思想
以《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九年级年级“语文课程目标”以及近年盘锦市中考的实际为指针,立足教材,结合学生实际,研究复习方法,面向全体学生,全面系统地提高学生的语文技能和综合素养。
二、备考目标
强化语文积累及运用训练,尤其强化字词、名句的默写、病句修改、成语运用和开放性创新题型训练、以学会运用为目的进行练习。强化综合性学习、口语交际的复习及名著阅读的拓展,以语文学习与现实生活之间的联系为主。强化阅读训练,包括现代文阅读、记叙文、说明文、议论文和古诗文阅读。强化写作训练,进行必要的作文储备,了解考场作文的技巧。最终要使每个考生在中考时语文人平在上届增加5——10分。
三、时段安排
1、结束新课阶段:初步拟定15课时,完成九年级下册新内容的教学,认真分析课文内容,把握教学重点,提高课堂效率,力争时间短速度快效果优。包含处理相关的课内作业。
2、回归教材阶段:初步拟定50课时,约5个周。本阶段以七—九年级课本为根本立足点,这一环节是中考语文复习的起始环节,关键环节,主要抓住二大板块:
(1)积累运用。以文学常识、课内诗文、书下注释、课后字词、书后名著导读和附录为基础,过好字音字形、成语、标点符号、诗词、名著积累关。以导学案的形式加强学生的识记。
(2)课内文言文过关:规定篇目的背诵、主要知识点的归纳,包括常用文言实词、虚词、通假字、词类活用、古今异义词、一词多义等。
(3)教材知识搜集整理的基本格式和要求:现代文由字音、字形(形近字)、词语(重点成语、给出词语的意思)、文学常识组成;文言文由字音、字义(通假字、重点词语解释、一字多义、词语活用、古今异义等)、文学常识、重点句子翻译。把答案给学生,便于识记。
(4)时间安排
按一个单元1课时分配、综合检测2课时、评讲2课时、每册书10课时安排。其中九年级上下册只提供10课时。预计本阶段是课时为50课时。
3、专题复习阶段:初步拟定72课时,约7个周(4月至5月底)。专题复习以盘锦市市近年语文中考试题形式组织复习。结合选定的一种资料有序推进。
专题一:字音的拼读,汉字的识记。
专题二:词语的理解和运用。
专题三:句子的仿写、修辞、对联
专题四:病句(段)的辨析、修改、标点符号的使用
专题五:古诗文名句的积累与运用(课内外)
专题六:文学常识与名著的阅读
专题七:语言运用与实践:综合性学习
专题八:古诗词赏析
专题九:文言文阅读
专题十:记叙文阅读
专题十一:说明文阅读(科技小品文)
专题十二:议论文阅读(哲理小品文)
专题十三:命题作文
专题十四:半命题作文
专题十五:材料作文
专题十六:话题作文
导学案的基本要求:
①每篇导学案前面必须有课程标准、考试说明、考点、常见的典型题型和案例
②学生巩固题目标注在某一资料上
③带有“※”的可以随教材复习,现代文阅读随平时综合检测穿插,作文复习穿插在专题之间训练。学生作业一般安排在课外。
4、综合训练、查缺补漏、考前指导。初步拟定20课时,约2个周(6月15日)
5、考前仿真模拟二套,考试方法指导、考前学生心理辅导。
2024中考语文复习计划 篇25
现在已经进入中考复习阶段,当前同学们对语文复习大多存在着这样两种心态:一部分同学认为语文知识点繁多,而且中考侧重考查学生的课外迁移能力,考查课本的内容很少,因此往往把精力投放在一些“速成”的科目上,复习语文时十分浮躁;也有一部分同学认为,认真复习课本的知识后,也做了大量的阅读题,考试却不见成效,感觉语文复习无从下手,于是干脆放弃。这些做法都是很不可取的。实际上,语文学科同其它学科一样,有自身的知识系统和复习规律。若能够制定合适的复习计划,复习形成知识网络,答题依据正确的技巧方法,稳扎稳打,考试中是能够取得较理想的成绩。那么,应该注意哪些策略和方法呢?依据语文学科的特点,结合以往总复习的实践与体会、别人成功的复习经验及我校的实际情况,简单谈谈我们年段备课组今年语文总复习的一些思路。
一、三项原则。
中考语文复习遵循的三项原则是:
1、吃透考纲——准确把握命题方向;
2、立足课本——熟练掌握知识内核;
3、触类旁通——让学生学会知识的延伸运用。
二、四轮系列复习。
四轮复习是对初中语文六册课本及所有中学语文知识内容的有序复习。
第一轮复习(3月16日—4月11日):回归课本、系统归纳、重抓基础。
思路:以整册为单位复习,基本上是三册用时两周方式,这一轮复习以课本为主,以考纲为纲。抓住基础,把握教材的重点与考点之间的联系,进行全面的复习,按“重点知识梳理与强调——学生练习巩固——教师例题分析与重点讲解”三个步骤进行,形成知识的积累。
复习要点:
①规定背诵篇目的精确过关:理解→背诵→默写。
②课内文言文过关:归纳主要知识点(包括常用文言实词、虚词、一词多义等)、注重课下注解及译文。
第二轮复习(4月13日——5月16日):专题分讲、精讲精练、提升能力。
思路:这轮复习以考点为据,针对考试试题内容,按听力、积累运用、阅读、写作四版块分类复习,进行体裁知识、语段阅读、答题方法与技巧等方面的整体复习训练。通过专题突破,可以使以前散见于课文中的基础知识系统化,使同学们站在一个较高的平台来俯视语文知识体系,消除那种只见树木不见森林的迷茫,提高能力。
复习要点:
①积累与运用(默写、语言应用题的方法指导及训练);
②文言文阅读(文言阅读方法的指导及训练,注意对比阅读);
③现代文阅读(各种文体的阅读方法指导及训练);
④写作(各种文体的写作指导及训练)。
第三轮复习(5月18日——6月6日):综合训练、查缺补漏、巩固提高。
思路:在前两轮复习的基础上,这轮复习重点是对学生进行阅读能力技巧补充训练和模拟考试,注重运用,强化对知识的迁移、创新、实践能力的培养,努力创新。检测学习的成效,同时又能起到进行中考实战的演习,提高应试能力的作用。通过查缺补漏,强化学习的目标性和针对性,使学生积累考试经验,并提高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训练时可选近两年的各大市中考题或选难度、容量与近年中考题相近的题目练习,真正起到模拟的作用。
复习要点:
①吃透课标及中考说明,收集筛选中考信息,精选模拟试题。
②精练精讲,着重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思路和方法,能触类旁通、举一反三。
③通过模拟练习,反馈复习情况,及时调整复习方向和方式方法。
第四轮复习(考前一星期):自主复习、整理消化、自信迎考。思路:学生在老师的指导下,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查缺补漏,教师侧重点拨指导,并进行知识归类、考试方法与技巧的辅导。
复习要点:
①学生自主学习,查漏补缺,整理消化知识点,梳理知识结构。
②做好考前学生心理辅导,缓解紧张情绪,引导学生正确认识自我,找到自信,以饱满的精神状态进入考场,考出最佳成绩。
三、五点注意事项。
1、潜心钻研中考命题,探讨预测命题方向。
近三年我市中考试题,在试题结构、命题内容和题型、题量上基本上没有大变化。试题内容保持相对的稳定,测试目的明确:从听说能力的测试,到课内外名言名句的积累运用,到名著阅读、综合性学习的考查,到课内外文言文的比较阅读,再到课外现代文的阅读,最后是写作。重视考查学生的知识积累,尤其是注重考查学生联系生活实际和生活经验,运用所学的知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2、精心准备,争取积累运用部分得高分。
背诵篇目要字字落实,时时“温故”,针对学生基础比较差,要归纳出重点句,重点检测。运用归类的方法,将积累的名句进行梳理,进行比较式的学习记忆。如同为描写月亮的诗句、都表达思乡情怀的诗句等。对课外一些常见的诗文名句、名言警句也要注意积累和摘抄。要求学生“会理解、能运用、善归纳、懂迁移”。切记:一字出错,满“盘”皆输。对于名著阅读,则要紧扣考纲规定的7部名著,对主人公、主要情节、精彩片段、主题及共性等作出梳理。对综合性学习,要关注各地新题型进行训练。地域特色题也不容小视,要培养学生读书看报的习惯,也可以通过本地的乡土教材去了解本地名人的相关事迹,有意识去熟悉本地一些著名的旅游景点、当地的名吃特产、风俗习惯、地方艺术以及相关的故事、来历等。
3、选定篇目,加强文言文课内外对比阅读训练。
近几年我市文言文通常是采用课内外比较阅读,两文段的内容往往是有联系的。我们应有意识地选好篇目,一般是课内教读篇目故事型的文段为主。选取教读篇目中那些文质兼美、对学生有情感教育意义的文章,它们往往也是文言文中最典型的、知识的覆盖面最广的文章,这样复习可以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将这些文段与某些具备相似点的课外浅显故事型的文段对比阅读训练。做题时一定要注意与课内学过的课文或知识点相联系,注重由课内向课外的迁移运用,答题时要大胆推想,根据语感猜读理解文意,抓关键词句,凭自己的生活经验理解作答。
4、把握考点,掌握现代文阅读答题技巧。
近几年的中考现代文阅读的选文大多是一篇偏重于抒情色彩的散文(时文名文)、另一篇是说明文或议论文。其中一段往往带有鲜明的地域特色。这和语文课程标准中要求的“要开发地方教材,要培养爱国爱乡的感情”是一致的。因此,在最后复习中,应多关注地方报纸,在“随堂练习”选文上应尽量多选取相关类型的文章进行练习。复习时,教师要授之以渔,传授技巧,教会学生掌握现代文答题技巧。要真正做好阅读题,方法始终是最关键的。具体训练上可分记叙文、说明文、议论文、文学作品等专题分类训练,对修辞手法、描写手法、表现手法、说明方法、论证方法等文体知识归纳梳理,对解答常见题型,如“理解句子含义及作用”、“文章的主要内容是什么”或者“作者的主要观点是什么”等问题的解答思路及方法进行规范性指导,避免学生盲目失分。要强调作答时须审清题意,把握题干透露的信息,增强原文意识及整体意识。
5、重点训练思维的开阔和延伸,提升写作能力。
课程标准要求写作要感情真挚,力求表达自己对自然、社会、人生的独特感受和真切体验,鼓励自由表达和创新表达。在加强审题、立意、表达、布局、文体等方面的系列训练上,有意识加强训练提高思维的质量。训练学生想通——发散思维的方向;想宽——扩大思维的广阔性;想活——培养思维的独特性。鼓励学生寻找到自己的风景,写出具有个性色彩的优秀的考场作文。当然,也需要学生多积累,学习他人的长处。学会选材,表达真情实感。让文章体现出你真挚的感情,丰厚的文学积淀,做到文质兼美,富有生活气息。
总之,“厚积而薄发”是语文学习的一个重要特征。提高语文成绩,需要扎实的基础知识,正确的答题思路,以及较强的理解表达能力。复习时应注意“材料在课外,考点在课内”,反对盲目做无数试题的复习方法,强调重积累、运用、能力、体验,提倡注重方法,举一反三,扎实有效、务实创新的复习方法。
2024中考语文复习计划 篇26
1、字、词及古诗文的复习
字、词及古诗文的复习以梳理课本为主,其中字词多考查多音多义字、形声字、难读字、习惯性误读字和一些常用字,西宁市还多考前后鼻音的区分。
古诗文考试的范围基本是初中教读篇目中要求背诵的名篇名句。古诗文复习要抓住重点,取舍得当。复习时选取那些文质兼美的文章,它们往往也是文言文中最典型、知识覆盖面最广的文章。
2、现代文复习
现代文复习包括记叙文、说明文和议论文复习。三大文体的复习首先应该系统归纳所要考到的文体常识,有些需要识记。明确各文体主要考点,教会学生解决具体问题的`思路和方法,再选取一些典型的例文进行各个考点的专题训练。
3、写作训练
作文重点放在记叙文指导上,要求学生能准确审题,正确选材、立意、结构文章,综合运用各种表达方式为文章中心服务,强调字迹工整度对作文的重大影响。
作文后期训练重视较高水品的习作,模拟其谋篇布局,选材新颖,内容新奇。可以找一些典型的写人、叙事范文,引导学生分析,从审题立意、选材等入手进行详细评讲争取让每位学生写好记叙文。纵观近几年中考作文命题变化的轨迹不难发现,作文命题正朝着“生活化”方向发展。应引导学生关注自己,感恩、理解他人,热爱生活,关注社会。在写作中,要善于从大处着眼,小处入手,大题化小,以小见大,让文章体现出真挚感情,丰厚的文学积淀,做到文质兼美,富有生活气息。
2024中考语文复习计划 篇27
进入初三之后,时间紧任务重,初中的知识点、考点已基本讲完,不能再用初一初二的学习方式——课上老师讲什么课下学生就复习什么。这样无法提高你的学习效率,而是你要根据自己的学习情况制定适合自己的学习计划。
制定三轮复习计划。
第一轮,对初中所学的知识点(这里主要指的是中考的必考点)进行梳理,做到心中有数。例如:基础知识九大考点、名著阅读三本书、综合性学习三类题、阅读三大文体、作文常考三类等。
第二轮,是对你的知识体系进行查缺补漏,形成完整的知识网络。因为近两年语文的考查越来越侧重综合运用能力的考查、出题形式也侧重于知识点间的交叉,所谓"牵一发而动全身",一个知识点存在漏洞会影响到整道题的准确性,甚至影响到整体的成绩。
第三轮,是重难点突破,冲刺满分。观察历年的中考成绩我们会发现有几个版块的知识在考试中是容易实现零失分的,换句话说就是得满分。比如:基础知识、名句默写、名著阅读、说明文、议论文等。而这些版块里又有某些考点是中考的重点难点,这就要求我们在这一轮复习的时候把这样的知识点对应的考题完全弄懂做会。例如:说明文的语言、议论文的论据与论点之间的关系题等。
制定了计划一定要按计划实施,计划做的越细致越好,不仅要明确每个月完成哪些、甚至要到每一周、每一天任务的任务安排。并对计划分阶段,每阶段性的计划完成的好要给自己适当的奖励,以便自己保持持续的学习热情不断前进。
制定计划是学好语文的第一步,在实施计划中找对方法也是提高成绩的重要环节。在此给予几点学习方法的建议:
一、知己知彼,百战不殆。
此处的"己"指的是自己目前的学习情况、知识水平;这里的"彼"指的是中考的考情趋势、考纲变化以及中考的必考点、出题形式,只有明确这些才会有针对性的去备考,避免时间的浪费。
二、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学习的过程不只是积累记忆的过程,更多的是思考归纳总结的过程,在做题时注意归纳总结、找寻规律,把题目分类。找到一类题的解题方法、答题规律,势必会提高效率取得好成绩。例如:基础知识里的文学常识选项,要求选作者是同一朝代的一项,一定选的是唐朝或宋朝的。
三、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
要想取得好成绩充分的准备工作是必不可少的。但决不是要考生实行题海战术,这样做不但效果不明显而且容易出现厌烦情绪最终失去对语文的兴趣,丧失了学好语文的信心。
这里所说的是有选择的选题来做,拿现代文阅读为例,我们可以选三到五篇写人的文章来做,然后去分析一共涉及多少考点,这些个考点常用的提问方式是什么,哪些考点出题的频率较高,然后去琢磨解题方法,最后去观察答案的采分点是什么,然后总结出答题步骤,第二天再选两篇此类文章检验下自己总结的解题方法及答题步骤是否适用,如不适用再去分析修订,如此以来此类文章的考点你就掌握的很好了。
语文学习讲的是源头活水,希望同学们多动脑、多总结、多思考辅以适当的练习,以必胜的信念迎接中考的到来。
2024中考语文复习计划 篇28
一、指导思想
以《语文课程标准》以及《语文考试说明》为指针,以能力要点为依托,立足教材,结合学生实际,研讨复习方法,面向全体学生,兼顾各个层次,全面系统地提高学生的语文技能和综合素养,顺利完成08年中考的目标任务。
二、备考目标:
1、强化语文积累及运用训练,尤其强化字词、名句的默写,病句修改和开放性创新题型训练,以学会运用为目的进行练习。
2、强化综合性学习、口语交际的复习及名著阅读的拓展,以语文学习与现实生活之间的`联系为主。
3、强化阅读训练,包括现代文阅读和浅易文言文阅读。
4、强化写作审题指导,进行作文储备,了解考场作文的技巧。
三、关于下学期的复习
复习的三个轮次:
第一轮复习(3.20——4.20)
第二轮复习(4.22——5.15)
第三轮复习(5.16——6.10)
回扣课本,落实基础(6.11----6.19)
四、第一轮复习策略:
明确考点(边引导学生明确考点范围,边进行板块复习,避免无效劳动)
夯实基础(立足课本,扎实掌握课本文言文知识)
巩固根本(紧抓阅读和写作不放松)
归纳方法(对文言文释义和翻译、精读以及不同的作文形式边训练边梳理方法)
强调规范(强调审题、思考分析和表达的规范,避免无谓失分)
点面结合(以专题训练为主,试题模拟作辅助,专题吃准考点,试题反馈诊断)
五、预期目标:
1、综合学习板块:对标语、主题词、口号、宣传语和选题角度等能够准确把握,能够准确把握综合探究型题目,口语交际能把握文明礼貌用语,要点回答完整,能够灵活应对。
2、基础小题:适当训练,掌握一定解题规律。
3、文言文:夯实常用文言实词,注意归纳一词多义,有价值的通假字,有实在意义的常用虚词;准确翻译课文中的有代表性的语句,留心归纳特殊句式的翻译。准确把握文章内容主旨。
4、综合阅读:学生明确考点及命题方式,准确筛选和整合信息,摸索行之有效的阅读做题方法。
5、精读:学生明确考点及命题方式,准确把握命题意图,加强各种文体(除诗歌、戏剧),尤其是文学作品的适应性训练。
6、作文:对不同的作文命题方式(尤其是材料作文)进行再认识,准确把握命题意图,避免跑题。力求切题,文体规范,内容充实。
2024中考语文复习计划 篇29
为巩固初三年级学生基础知识,提高阅读和写作能力,本学期初三语文教学的重中之重是搞好中考复习,现初步拟定复习计划如下:
全年级统一于假期补课开始进入中考复习。复习分为三轮进行。
第一轮:基础知识复习。
第一阶段(4月15日――5月1日),利用《考标》的资料复习基础知识,内容为:字词、病句、成语、标点、仿写、标语和口语交际。
第二阶段(5月2日――5月15日),选择二十篇文言文重点篇目进行复习。内容为通假字,古今异义词、一词多义,词类活用,重难句翻译,课文主要内容理解等。利用午读进行默写过关,并定期辅以阶段性检测。
第二轮(5月16日-6月初),为专题复习。
分为文言文专题、记叙文专题、说明文专题、议论文专题。备课组成员分工合作,搜集整理考题,按学情以及文体特点进行分类归纳整理,并形成检测。
复习时做到心中有数,练和讲评指导都围绕一个中心、一个主题、一个专题进行。通过反复训练达到强化巩固进而形成能力的目的。
第三轮复习。
5月份月底模拟考试后,进入综合复习阶段,综合复习期间进行3-4次模拟考,考后认真做好测评工作,通过不断考试巩固提高复习成绩。特别注意做好培优补差对象的评析工作,要求学生有自查、自评、自析以及教师的分析建议指导,以确保培优补差工作的成效。
备注:
1、作文训练和古诗文默写背诵在三轮复习期间反复训练巩固,力争能力不断提高。
2、从五月分起开始全年级的培优补差工作,利用培优时间以及晚修前对培优补差对象进行辅导。
3、6月份开始后,预留一两周时间让学生自行复习消化,指导学生查漏补缺,并予以适当的考前心理指导和应试指导。
2024中考语文复习计划 篇30
一、指导思想
以《新语文课程标准》和省考纲为依据,立足教材,立足课内,延伸课外,结合实际,面向全体,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研究复习方法和计划,力求达到全面系统地提高学生的语文技能和综合素养的教学与复习目标。
二、复习目标
通过复习,使学生对初中阶段的语文基本知识有一个明确的、系统的了解,强化学生对各册教材内容的了解,熟悉课本知识,实现知识到能力的迁移,全面系统地提高学生的语文技能和综合素养,争取在今年的中考中取得佳绩。
具体目标:
1、强化语言运用能力的培养。让学生有正确工整书写的能力;有语音辨识的能力;有利用语境辨析多义词、字词意义的的能力;有辨析修辞和修辞作用的能力;句子的仿写续写的能力;以及根据设置语境,简明、连贯、得体表达自己要说的话的能力等等。
2、强化语言积累训练。语言积累,不仅指古诗文和现代诗文的积累背诵,还包括词语的积累,名言警句的、俗语、谚语的积累。语言积累,是我国传统的语文教学经验,通过考试考查学生语言的积累,是一种促进学生学习、改善语文教学的极好的方式。
3、强化名著阅读的训练。平时教学中要重视名著导读的教学,复习时要重点复习《课标》中列出的名著。
4、强化阅读训练。现代文阅读注意题型和答题技巧、语言的组织表达训练;文言文阅读注重字词的积累,作者思想情感的体悟。
5、强化写作指导。把握命题特点,注重作文材料的储备,了解考场作文的技巧,力求写出有独特见解,有创意,文采斐然的作文。
三、复习宗旨:夯实基础 提升能力 整体推进 力求突破
四、具体措施
1、全体参与,分层达标 复习课的主体是学生,教师应充分调动全体学生的积极性,所以复习时不能把目光只盯在少数“尖子生”身上,而应该更多地关注那些基础不扎实、学习有困难的学生。对不同层次的学生应提出不同的要求,优等生可适当“放”,中等生宜“引”,后进生需“扶”。尽量让班级中各个层次的学生能自领“军令状”,清楚意识到自己复习中的弱势环节,一步步进行训练完善,争取在教师的指导之下逐步得到改善与提高。
2、理清头绪,突出重点 针对中考试题基础性强的特点,对于新课程标准和考纲中要求掌握的语文知识和基本篇目,在复习时首先要对教材内容进行适当的梳理,只有理清了头绪,学生才能思路清晰,复习才会有更佳的效果。阅读理解特别是课外阅读理解文章与作文是语文复习的“重头戏”,在复习中应加强指导。比如在进行阅读理解训练时,应根据不同文体的特点,教给学生一些思考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方法,真正做到“授之以渔”,并结合有针对性的训练,举一反三,从而提高学生独立阅读的能力。作文训练要做到每周至少一篇,而且是利用课堂时间当堂完成,教师有目的有步骤地指导和训练。
3、讲练结合,夯实基础 复习时先讲后练侧重于练。讲,主要是这几个方面:一是重点字词,二是综合性学习里的相关知识点,三是文言文和古诗词,四是文学名著和常识。练,侧重让学生通过课堂回答和书面训练以达到熟练掌握。
具体做法是:(1)重点字词,先带领学生一起梳理,然后采用听写的方式,让学生上台训练,每册用一课时左右时间。(2)文言文复习先让学生明确哪些课文是重点篇目,然后做重点指导,指导完毕后侧重检查学生掌握情况,让他们背诵、默写,做个人人过关。课时以考纲所指定的篇目多少而定。(3)古诗词,侧重于让学生背诵和默写,训练从三个方面入手,一是连续性默写,二是理解性默写,三是运用性默写。复习完一册就利用课堂和早读时间让学生背或默写,背,要尽量做倒背如流。(4)综合性活动和口语交际主要是依据活动主题内容让学生积累这方面的知识。(5)作文训练,每周至少讲练一次,先评讲上次作文,再指导本次作文,最后利用课堂45分钟让学生当堂训练。(6)名著导读的讲练,主要依据《考纲》中指定的篇目,以问带讲。
五、复习步骤
第一轮复习:回归课本、系统归纳、重抓基础。(2、3月)
复习要点:①归纳六册课本内的生字词(音、形、义的归纳)。
②课内外古诗词过关:理解 → 背诵 → 默写。
③课内外文言文过关:规定篇目的背诵、主要知识点的归纳(包括常用文言实词、虚词、通假字、词类活用、古今异义词、一词多义等)。
④挖掘课内文本的写作价值。
第二轮复习:专题分讲、精讲精练、提升能力。(4月——5月中旬)
复习要点:①积累与运用(默写、语言应用题的方法指导及训练)
②古代诗词赏析(诗词赏析的方法指导及训练)
③文言文阅读(文言阅读方法的指导及训练)
④现代文阅读(各种文体的阅读方法指导及训练)
⑤写作(各种文体的写作指导及训练)
第三轮复习:综合训练、查缺补漏、巩固提高。(5月下旬——6月中旬)
复习要点:①吃透课标及中考说明,收集筛选中考信息,精选模拟试题。
②精练精讲,着重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思路和方法,能触类旁通、举一反三。
③通过模拟练习,反馈复习情况,及时调整复习方向和方式方法。
④考前一星期,学生自主学习,查漏补缺,整理消化知识点,梳理知识结构。
⑤做好考前学生心理辅导,缓解紧张情绪,引导学生正确认识自我,找到自信,以饱满的精神状态进入考场,考出最佳成绩。
六、注意事项
1、指导学生多收集和整理作文素材。在最后阶段要让学生多读书多看报,开拓自己视野、了解时代信息、把握时代脉搏,并学习别人的语言风格、章法技巧,为写作积累素材,补充新鲜血液。虽学习比较紧张,但仍要每天“挤”出十到二十分钟的时间来看书读报。在写作中,要善于从大处着眼,小处入手,大题化小,以小见大,学会“一滴水里见阳光”“半瓣花上说人情”;善于联想,张扬个性。让文章体现出真挚的感情,丰厚的文学积淀,做到文质兼美,富有生活气息。
2、在复习中要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历年的答卷中都存在着一些考生不认真看原文,不能认真审题的毛病。平时做阅读练习,一定要养成认真审题的好习惯,抓准题眼、抓住关键词句,再作答。另外,书写也应重视,若平时书写潦草,则会在积累中出现错别字,在写作中丢掉书写分。俗话说“习惯成自然”,若平时不能养成良好的阅读和书写的习惯,考试时也就会出现一些不必要的丢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