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圆的认识》教学设计【7篇】
作为一位不辞辛劳的人民教师,有必要进行细致的教学设计准备工作,编写教学设计有利于我们科学、合理地支配课堂时间。你知道什么样的教学设计才能切实有效地帮助到我们吗?读书之法,在循序而渐进,熟读而精思,下面是可爱的小编惊云给家人们找到的《圆的认识》教学设计【7篇】,欢迎阅读。
《圆的认识》教学设计 篇1
教学目的:
1.认识圆,知道圆各部分的名称,知道同一圆内半径和直径的特征。
2.掌握圆的特征,理解在同圆内直径和半径的相互关系,能根据这种关系求圆的直径和半径。
3.初步学会用圆规画圆。
4.培养观察、分析、抽象、概括等思维能力和初步的空间观念;学会用数学知识解释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教学重点:圆的各部分名称及各部分之间的关系
教学难点:圆的特征
教学圆规
学具准备:圆规、纸片、剪刀、彩笔、直尺
教学过程:
一、 生活中找圆,导入新课
师:对于圆,同学们一定不会感到陌生吧?生活中,你们在哪见过圆形。
师:其实,在生活中随处可见圆状物体。中秋圆月、硬币等都是圆形
师:有人说,因为有了圆,我们的世界才变得如此美妙而神奇。今天这节课,就让我们一起走进圆的世界,去探寻其中的奥秘,好吗?
二、 操作、探究,自主认识圆的特征
1. 师:刚才我们看了这么多的圆,你们想不想把它画下来啊?
师:平时,你们是怎么画圆的啊?
师:比较一下,你觉得哪种方法更好啊?为什么?
师:大家都觉得用圆规画方便,那么,怎么利用圆规来画圆啊?请大家自己试试,遇到问题时,再请教无声的老师,看看它能给你什么提示。
让一位同学边示范边说步骤。(显示画圆的步骤)指出在画圆时的注意点。
再让同学们多画几个圆。
2. 把自认为画的最好的圆剪下来。
师:拿出你的圆,对折一下,打开;再对折,再打开;反复几次。你发现了什么?
师在学生回答的基础上总结:这些折痕相交于一点,这一点就用圆规画圆时针尖固定的一点。我们把这一点叫做圆心。用字母O来表示。
老师在黑板上表示出圆心,让学生标出自己圆上的圆心。
3. 我们)●(已经认识了圆心,如果我们在圆上任意取一点,连接圆心和这点,这条线段我们把它叫做半径。用字母r来表示。(边说边在圆上表示出来)
让学生在自己的圆上标示出半径,再让一位学生上黑板表示。
指点怎样量圆的半径的长度
师:在这个圆上,你能画出几条半径来?他们的长度怎样。
让学生自己探究发现,可以同桌、小组之间探讨。
老师在学生回答的基础上总结板书
4.我们再把圆拿出来,看看上面还有什么奥秘。
我们在折圆时,每条折痕都通过什么?它的两个端点在哪里?
谁来说说,这是一条怎样的折痕?
我们把这条线段叫做圆的直径,用字母d来表示。请你在你的圆上画出你这个圆的直径。一人板演,说说直径是怎么来的。
我们怎样测量它的长度呢?
我们找出了圆的直径,它是否和半径一样也有这样的规律呢?请你们自己按我们研究半径的方法研究直径。
老师在学生回答的基础上总结板书
5. 完成“练一练”第1题
展示讲评,说说怎样想的。
6. 学到这里,你对圆还想说什么吗?
可先让学生在同桌、小组之间讨论一下。再汇报,并说说是怎么想的。
根据学生的汇报,总结演示半径直径的关系。
三、 联系生活,拓展运用
1. 口答“练习二十四”第1、2题
在其中讲解半径与圆的大小的关系
2. 如果你是设计师,你会把车轮设计成什么形状?
说说你的理由。
为什么不设计成其他形状?
四、 学生自己总结
师:同学们,刚才我们一起研究了圆,现在请你闭上眼睛,回忆一下我们的学习的过程,整理一下你的学习收获。睁开眼睛,你能介绍一下你所认识的圆吗?
教后反思:
多少年来,在孩子们的心目中,在教师们的课堂里,数学一直与定理、法则、记忆、运算、冷峻、机械等联系在一起,难学难教、枯燥乏味一直成为学生学习数学的绊脚石。如何让学生在轻松和谐的环境下学习数学知识,这就成了我们教学中最为关注的问题。
圆的认识是在学生初步认识圆以后进行教学的,对于大多数学生来说,虽然已经初步认识过圆,但对于建立正确的圆的概念以及掌握圆的特征来说还是比较困难的。一开始我就从学生的生活出发,从生活中感知圆,形成圆的初步认识,画圆就顺理成章,而且比较多种方法认识到用圆规画圆的普遍性。让学生试着用圆规画圆,有困难时再看书,向书本学习。比硬性让学生看书后画圆,更尊重学生,也更富有启发性。画圆之后,让学生共同概括规律,是从感性到理性的一种提高,是十分必要的。
从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的升华,单靠学生讨论是完不成的,关键时刻,还需要教师系统的引导和讲解。因此在介绍圆各部分名称时,由老师带领着认识,当然也是在动手操作中感受圆的各部分名称。在学生操作的过程中已经积累了很多的潜在的意识,这时,老师只用稍微点拨一下,老师所要的内容学生就脱口而出。教学过程中,充分放手让学生参与知识的形成过程,让他们自己去发现、去猜想、去验证、去讨论、去合作。
当然在教学过程中我也发现了还需改进的地方,在个别环节的处理上还欠细致,前后时间的安排上也不是很好。还有,漠视了数学本身的文化背景,漠视了浸润在数学发展演变过程中的人文背景。如何兼顾知识与技能的教学,如何使我们的课堂活中有实,实中见活,这是我们每个老师值得深思的问题。
《圆的认识》教学设计 篇2
一、教学目标
1.引导学生在观察、画圆、测量等活动中感受并发现圆的有关特点,知道什么是圆心、半径和直径,能用圆规画指定大小的圆。
2.在活动中,感受圆与其它图形的区别,沟通它们的联系,获得对数学美的丰富体验,提升学生对数学文化的认同。
二、教学线索
(一)在活动中整体感知
1.思考:如何从各种平面图形中摸出圆?
2.操作并体会:圆与其它图形有怎样的区别?在交流中整体感知圆的特征。
(二)在操作中丰富感受
1.交流:圆规的构造。
2.操作:学生尝试画圆,交流中归纳用圆规画圆的一般方法。
3.体会(学生第二次画圆):如果方法正确,为什么用圆规画不出其它的曲线图形?
4.引导(教师示范画圆):使学生将思维聚焦于圆规两脚之间的距离,体会到圆规两脚距离的恒等,恰是“圆之所以为圆”的内在原因。
(三)在交流中建构认识
1.引导:引导学生将上述距离画下来,由此揭示圆心及半径,进而介绍各自的字母表示。
2.思考:半径有多少条、长度怎样,你是怎么发现的?
3.概括:介绍古代数学家的相关发现,并与学生的发现作比较。
4.类比:学生尝试猜直径,进而引导学生借助类比展开思考,发现直径的特征,并提出同一圆中直径与半径的关系。
5.沟通:圆的内部特征与外部形象之间具有怎样的有机联系?
(四)在比较中深化认识
1.比较:正三角形、正方形、正五边形……中类似等长的“径”各有多少条?圆的半径又有多少条?
2.沟通:这些正多边形与圆这一曲线图形之间又有着怎样的内在联系?
(五)在练习中形成结构
1.寻找:给定的圆中没有标出圆心,半径是多少厘米?
2.想象:半径不同,圆的大小会怎样?圆的大小与什么有关?
3.猜测:不用圆规,还可能怎样画出一个圆?在交流中进一步丰富学生对半径、直径之间关系的认识。
4.沟通:用圆规如何画出指定大小的圆?
(六)在拓展中深化体验
1.渗透:在与直线图形的对比中,揭示圆的旋转不变性。
2.介绍:呈现直线图形旋转后的情形,再一次引导学生感受圆与直线图形的联系,体会圆与旋转的内在关联,丰富对圆这一曲线图形内在美感的认识。
圆的认识教学设计 篇3
教学目标
1、使学生在观察、操作、交流中认识圆的各部分名称与感受圆的基本特征,会用圆
规画指定大小的圆;能应用圆的知识解释生活中的现象。
2、活动中进一步积累认识图形的学习经验,增强空间观念,发展数学思考。
3、进一步体验图形与生活的联系,感受平面图形的学习价值,提高数学学习
的兴趣和学好数学的信心。
重点难点
1、认识圆的各部分名称。
2、感受圆的基本特征。
3、会用圆规画指定大小的圆。
教学难点:应用圆的知识解释生活中的现象。
教学准备:课件、各种不同的含有圆形的实物、剪刀、直尺、圆规。
教学过程
教学例1。
(一)感知生活中的圆。听,一滴雨水滴在平静的水面上,荡起一层层涟漪,看,是什么形状?
出示图片,问:这些物体上也都有圆,谁来指一指。生活中哪些地方还能看到圆?
圆在生活中随处可见,扮演着重要角色。有必要进一步研究——圆
(二)自主画圆。先请你想办法画出一个圆,并在小组里交流你是用什么画的?
(三)交流感受。你觉得圆和以前学过的平面图形有什么不同?
二、圆规画圆,认识圆的各部分名称。
教学例2。
(一)圆规画圆。
1、认识圆规。如果要画一个更大、更小或指定大小的圆,借助你手里物品上的圆还行吗?得有一个能调节大小的画圆工具——圆规。谁能给大家介绍介绍它?
2、尝试画圆。你能试着用圆规画一个圆吗?试试看。(师同步在黑板上画圆)
3、展示作品,归纳画法。
(1)展示完美作品。问:你是怎样用圆规画圆的?课件出示画圆步骤:
①把圆规的两脚分开,定好两脚间的距离;
②把有针尖的一脚固定在一点上;
③把装有笔尖的一只脚旋转一周。
(2)展示问题作品。强调画圆时的注意点。(定点,定长)
4、规范画圆。如果让你重新画一个圆,有信心画得更好吗?要让全班同学画的圆一样大,该怎么办呢?(脚距?厘米)
(二)认识圆的各部分名称。
1、圆心。师:画圆时,针尖固定的这一点,在圆的什么位置?你猜这一点叫什么?(板书:圆心)通常用大写字母O表示。(生标O)
2、半径。你能在圆内画一条线段表示圆规两脚间的距离吗?试一试。(指名板演)
小组交流:你是从哪画到哪的?(辨别圆内、圆上、圆外)
其实,连接圆心和圆上任意一点的线段是圆的半径,通常用小写字母r表示。板书:半径,r。(生标r)刚才画的圆半径是几厘米?如果要求画一个半径5厘米的圆,圆规两脚间的距离应为多少?
3、直径。
你能在圆内画一条线段将这个圆平均分成两份吗?画画看。(指名板演)。画好后在小组内说说你是怎样画的?
像这样通过圆心并且两端都在圆上的线段是圆的直径,通常用小写字母d表示。板书:直径,d。(生标d)刚才画的圆直径是几厘米?如果要求画一个直径5厘米的圆,圆规脚距应定为多少?(2.5厘米)。
4、练一练第1题。(课件出示)(以毫米作单位,要精确。)
三、合作探究,揭示圆的特征。
教学例3。
我们认识了圆心、半径、直径,其实,关于半径和直径还有许多奥秘呢,一起来探索好吗?
(一)合作探究:出示例3
师:先任意画一个圆,把它剪下来。(2分钟够不够?)
示:画一画,量一量,折一折,在小组里讨论:
(1)在同一个圆里可以画多少条半径?多少条直径?(课件反馈)
(2)在同一个圆里半径的长度都相等吗?直径呢?
(3)在同一个圆里半径与直径有什么关系?(课件反馈)
(4)圆是轴对称图形吗?它有几条对称轴?(对折引伸)
(二)汇报。(略)根据学生汇报板书。无数条,都相等,d=2r,r=
(三)你还有什么发现?在小组里交流。(你觉得对折时的折痕就是圆的什么?直径所在的直线就是圆的对称轴。)
五、回顾总结,赏析提升。
(一)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哪些收获?
(二)视频欣赏。后问:圆在建筑物中,艺术品中被广泛运用,大自然中也随处可见圆的身影。圆美吗?板书:圆
圆心(O)
同圆中半径(r)——无数条,分别都相等,d=2rr=d
直径(d)
作业实践活动
(四)练习:1.判断。
2、练习十七第1题。(说说是怎样想、怎样算的)。
3、练习十七第2题。(提醒:要在圆中标出相关条件。)
四、拓展延伸,感受生活中的数学。
请大家看动画片,高兴不?
为什么车轮要做成圆形?车轴要装在哪儿?
圆的认识教学设计 篇4
学生分析:
学生在日常生活中经常接触到圆形物体,在低年级也已经有初步的认识过程,但都是直观的表象的认识。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使学生认识圆,知道圆各部分的名称;掌握圆的特征,理解直径和半径的相互关系。初步学会用圆规画圆。
2.过程与方法:通过分组学习,动手操作,主动探索等活动,初步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创新意识,以及抽象、概括等能力,进一步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
3.情感与价值观:通过学习,提高学生对数学的好奇心与求知欲,初步认识数学与人类生活的密切联系,体验数学活动的意义和作用。
教学重点:
掌握圆的特征,同一个圆里直径和半径的关系。
教学难点:
掌握圆的特征并理解其在生活中的运用,用圆规按要求画圆。
教具准备:
多媒体课件一套。
学具准备:
圆形纸片、圆规、直尺、三角板、彩笔、硬币、图、线。
教学过程:
一、师生谈话,导入本课知识
师:同学们这节课老师给大家带来一些美丽的图案,你们想看吗?
生:想看。
师:看时请同学们认真观察这些图案有什么共同特征?
生:这些图案都是由圆形组成的。
师:对!这么美的图案你们能画出来吗?(不能)这节课我们就一起研究有关圆的知识,相信大家不但学会圆的许多知识,还能画出比老师还要美的图案。
生:从生活中寻找自己所认为的圆,有可能会回答:①自行车汽车的轮子是圆的;②篮球乒乓球是圆的;③硬币是圆的……
(第一次自主探索:画一画。)
二、自主探索,折一折
师:看来大家掌握得确实不错,生活中,车的轮子为什么制成圆的,车轴应该装在什么位置?下面请同学们拿出这样的`圆形纸片,我们一起来研究圆。
1、把一个圆对折、再对折,你发现什么?
生折一折,找一找,画一画,反馈。
学生观察反馈:
①留下一条折痕;
②折痕刚好通过圆心;
③折痕将圆平均分成了两半;
生:
①各条折痕的交点刚好在圆心上;
②通过圆心可以折无数条直径和无数条半径;
2、认识圆心,直径,半径。
师小结后学生找出它的圆心、半径和直径,并把它画出来。
师:同学们真棒,你还能从刚才折的小圆片中发现什么知识吗?
3、理解半径直径的特点及关系。
同圆中所有半径都相等,所有直径都相等。
直径是半径的2倍;
教师根据学生回答板书:d=2rr=d÷2
师出示两个大小不同的圆让学生比较直径半径的倍数关系成立的条件。
让学生明确:应在同圆或等圆内。
三、用圆规画圆
师介绍:用圆规画圆最方便。
因为学生在认识圆之前,已经对圆有大量的生活经验,所以让学生想出各种办法得到圆,就能使学生感受到圆其实离我们生活很近,它就在我们的身边。通过全方位的学习活动,促进学生知识与能力的协同发展。第二次尝试画一画——用圆规画圆。
师:那请用学们用圆规自已尝试画一个圆。
没有画成功的同学把图案展示,我们愿意帮助你寻找原因。
生:(1、画移位的,2、重新画又找不到位置的,)如:问为什么会移位,为什么会找不到原来的位置?
学生回答问题的原因,教师边示范边讲解:所以画圆的时候要先确定位置,点上一点,把钢针戳在点上,用手捏住圆规的头,将圆规略微倾斜一点,旋转一周,一个圆就画好了。请大家也一起试试看。
师:学生根据老师的讲解独立画圆。
师:大家画的圆的位置都一样吗?
生:不一样。
师:为什么会不一样?
生:因为刚针戳的位置不一样,(或点的位置不一样)
师:看来这个点能决定圆的位置,(板能决定圆的位置)
师:请同桌再互相比较一下你们刚才画的圆大小完全一样吗?
生:不一样。
师:为什么会不一样?
生:因为我们圆规的开口大小不一样。
生:圆规的两脚开得越大,所画的圆也就越大,圆规两脚间的距离能决定圆的大小。(师板书:能决定圆的大小)
(放音乐,让学生动手操作去发现去总结让学生感受到成功的喜悦。)
四、课堂练习,巩固深化
师:同学们掌握得真好,下面让我们来完成几道挑战题
(见课件)
1、判断直径和半径。
2、填空。
3、你能用今天学习的知识来解释一下为什么车轮子要设计成圆形而不设计成方形或其它形状吗?3
五、创作:
画出任意大小的圆,组合自己心中最美丽的图案!(学生在创作的过程中,播放轻音乐。)创作完成后在实物展台上展示
六、总结: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吗?
圆的认识数学教案 篇5
一、教材分析
教学内容:《圆的认识》是九年义务教育六年制小学教科书六年级上册第四章《圆》的第一课时。
内容结构:是在学生学过了直线图形的认识和面积计算以及圆的初步认识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教材通过的对圆的研究,使学生初步认识研究曲线图形的基本方法,也渗透了曲线图形与直线图形的关系。教材先讲圆的认识,通过圆的直径和半径以及它们的长度之间的关系,使学生认识圆的特征,掌握画圆的方法,进一步加深对圆的认识。
教学重点:理解和掌握圆的特征,学会用圆规画圆的方法。
教学难点:理解“圆上”的概念,归纳圆的特征。
二、教学目标
1、知识教学点:圆及各部分的名称,圆的特征,半径和直径。
2、能力训练点:圆规作图能力,观察分析抽象概括能力,解决实际问题能力。
3、德美育渗透点:知识的魅力,美与生活。
三、教法学法
引导探究法,合作学习法
借助多媒体的辅助作用,直观、形象、动态地展现知识的形成过程,让学生感受到圆在生活中的普遍存在和广泛运用,体现数学的价值。同时,促进学生对数学知识的深刻理解,建立清晰的概念,使学生在创设的情境下,自主探索,积极参与,互相讨论,合作学习。让其在轻松愉快的心情下发现问题,探讨问题,解决问题。并体现“不同的人学习不同的数学”这种数学思想。
四、教具学具
教具:利用多媒体辅助教学。图、文、声、像并茂,充分展现知识的形成过程,增添课堂教学的魅力。
学具:要求学生准备硬币、毛线、笔、图钉、硬纸条、圆规、圆片等,使每个学生在课堂上都能进行动手操作。
五、设计思想
1.从生活实践引入新课。
2.按知识形成发展过程展开新课
3.运用教具学具直观感受,建立空间概念,突破难点。
4.通过实践训练技能,发展思维,培养能力。
六、教学过程
第一、复习导入
1.用多媒体出示长方形、正方形、平行四边形、三角形和梯形等图形,提问学生:
(1)这是我们以前学过的哪些平面图形?
(2)这些图形都是由什么围成的?
通过学生回答明确:这些图形都叫作平面上的直线图形。
2.创设故事情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哦!今天天气真好,刺猬妈妈叫小刺猬们到草地上一起做游戏,妈妈要求宝宝们围在妈妈的周围,并且每个宝宝离妈的距离要同样远。瞧,小刺猬们围成了怎样的图形。
3.学生回答后,教师用一根系有小球的细绳旋转演示,让学生观察小球所运行的路线,将会形成怎样的图形,通过学生的回答引出课题:这就是今天我们共同研究的新知识——圆的认识。
第二:探究新知
1、说说你身边哪些物体上有圆?
2、认识圆各部分的名称和圆的特征。
3、圆的画法
(1)自选材料画圆
用在课前准备好的材料,同桌合作自选工具画圆,并分组让学生向全班同学交流自己是采用了什么材料怎样画圆的。
在这时要组织学生进行自我评价,互评,学生在回答问题时,要强调说“我是这样画的”或“我的想法是”,进一步提高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与语言组织能力。
(2)按要求作圆
提问:在我们日常生活中常常按要求作圆,那这个圆的大小和位置是由什么来确定的?
让几位学生向全班汇报想法后,再让学生打开课本87页阅读圆的画法,归纳、总结出画圆的步骤:定圆心—定半径—旋转一周。(在这里主要引导学生自己阅读课本,培养学生阅读理解能力。)
(3)画法实践
问题:活动课上,老师要画一个大圆圈做游戏,没有这么大的圆规怎么办。鼓励学生想多种方法,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能力。
第三:归纳总结
启发学生用自己的语言表述对圆及其特征的认识,明确画法步骤。从而培养学生对知识的概括能力和组织语言的能力。
第四:实践运用
1、随堂练习
设计判断和作图题,以教材习题为主,根据教学内容,教学目标,可将教材习题进行适当的组合和改编练习形式,并注意针对新课后学生出现的主要问题,组织反馈练习。
2、巩固练习
设计问题:
(1)车轮如果不是圆的,会怎么样?
(2) 圆的车轮有什么好处?
通过对两个问题的探究,不但有利于学生对圆的特征的理解,更重要的是能让学生运用所学的知识积极思考,解决实际生活中的问题。
圆的认识教学设计开展教案 篇6
11月11日早上听了《圆的认识》这一堂课使我感受良多。
学生在低年级虽然也认识了圆,但只是直观的,对于掌握圆的特征还是有难度的。由认识直线图形到认识曲线图形,是认识发展的一次飞跃。所以这堂课重点难点是让学生学会用圆规画标准圆,并一步认识深刻体会圆的特征及其内在联系。
上课伊始,吴老师首先出示了一个用各种平面图形组成的各种图案。让学生找出这些图案都是由哪些平面图形组成的,接着让学生说说在这些平面图形中,哪个图形最特殊,为什么?让学生总结出圆是平面上的一种曲线图形。然后让学生举例生活中哪些地方见到过圆形的物体。吴老师在事先也准备一部分图片让同学们了解在自然现象,建筑物,运动领域都能找到圆的足迹。然后通过摸圆活动认识圆,通过学生的想象与验证、动手操作,亲身体验到圆是由曲线围成的图形。画圆,认识圆的各部分名称。在这一环节的教学,教材上是在认识圆的特征之后进行教学的,但吴如美老师却把它提前了,从学生第一次试画圆,从失败中吸取经验,再次画圆时当然会取得成功的喜悦,在这过程中学生的信心增强了,同时在这一环节还通过设置关键问题为什么同一圆规却画出二个不同的圆?巧妙地引导学生看书并理解圆心和半径的作用。操作和观察是学习数学知识的二种好方法,这个环节通过让学生操作和观察折痕的特征,从而顺理成章地引出直径。学贵有疑,因此吴老师在上课时,以一个个问题为导火线,学生在量一量、画一画、折一折、比一比等一系列活动中,经历了知识探究的过程,并通过小组讨论交流、相互补充,这不仅提高了学生分析推理能力;最后还让学生自己归纳概括出圆半径和直径的特征。
值得思考和改进的地方:关于在同一个圆里直径、半径的特征以及两者间关系的教学。这是本课的重点,要通过多种形式的数学活动,使学生清晰的理解掌握概念、帮助其提升思维水平。如:在同一个圆中有多少条半径,多少条直径,它们的长度都相等吗?在同一个圆中半径和直径的关系。学生在圆形纸片上通过画、量、折、比等操作活动中;怎样证明直径和半径的关系的讨论过程中。这里的教学还不够细致,不够紧凑,学生的练习时间不够!
圆的认识教学设计 篇7
教学目标:
1.结合生活实际,通过观察、操作等活动,认识圆及圆的特征;认识半径、直径,理解同一圆中直径与半径的关系。
2.初步学会用圆规画圆,培养学生的作图能力。
3.结合具体情境,体验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能用圆的知识来解释生活中的简单现象,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教学重点:认识圆的圆心、半径和直径,学会用圆规画圆的方法。
教学难点:归纳同一圆内直径和半径的特征。
教具准备:圆规、直尺、多媒体课件等。
学具准备:各种圆形实物、圆规、直尺、圆形纸片等。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老师提问:同学们,你们知道八月十五是什么节日,这一天我们都做些什么?
老师引出:十五的月亮和月饼都是圆形。
老师提问:生活中还有哪些物体是圆形的?
幻灯片展示生活中其他的圆形物体。
引入圆的认识
二、探索新知
1、教师让学生拿出课前准备的圆形纸片,说说你是怎么做到的。
2、认识圆的。各部分名称。
老师引导:请大家将自己做的圆对折,打开,再换个方向对折,再打开,反复折几次,你发现了什么?
幻灯片放映折的过程。
学生发现:折痕都相交于一点。
幻灯片给出圆心:这些折痕相交于圆中心的一点,这一点叫做圆心,用字母O表示。
老师引导:请大家选择一条折痕,沿折痕画下里,分析这条线段有什么特点?
学生发现:过圆心,两个端点在圆上。
幻灯片给出直径:通过圆心并且两端都在圆上的线段叫做直径,用字母d表示。
老师引导:从圆心向圆上任一点画一条线段,这是直径吗?它有什么特点?
学生发现:不是,它的一个端点是圆心,另一个在圆上。
幻灯片给出半径:连接圆心和圆上任意一点的线段叫做半径,用字母r表示。
巩固练习:在一个圆中找出它的直径和半径。
3、探索同一个圆内直径、半径的特征及它们之间的长度关系。
幻灯片给出:
在同一个圆里,你能画多少条半径?量一量这些半径都相等吗?
在同一个圆里,你能画多少条直径?量一量这些直径都相等吗?
在同一个圆里,直径和半径的长度有什么关系?
学生探索,给出:
无数条半径,都相等;
无数条直径,都相等;
直径是半径的两倍。
老师归纳推到:d=2r即r=d/2
4、圆规和直尺画圆。
幻灯片给出“不以规矩,不成方圆”。
学生齐读,回答规“矩指”的是什么?
老师引导:认识圆规。
学生自学:课本57页怎样才能既准确又方便地画出一个圆?分组完成幻灯片展示的尝试题!
老师巡查,指导学生完成任务。
学生指出:画圆的基本步骤,这个过程中需要注意的地方。
老师总结圆的画法:1、定半径;2、定圆心;3、旋转一周
幻灯片动画展示如何画一个半径是2cm的圆!
三、课堂练习
幻灯片给出:
1.判断:
(1)在同一个圆内只可以画100条直径。()
(2)所有的圆的直径都相等。()
(3)两端都在圆上的线段叫做直径。()
(4)等圆的半径都相等。()
2.选择题:
(1)画圆时,圆规两脚间的距离是()。
A.半径长度B.直径长度
(2)从圆心到()任意一点的线段,叫半径。
A.圆心B.圆外C.圆上
(3)通过圆心并且两端都在圆上的()叫直径。
A.直径B.线段C.射线
学生依次回答,能够进行改错。
四、学有所用
用今天学习的圆的知识去解释一些生活现象
幻灯片给出:
1.车轮为什么做成圆形的,车轴应安装在哪里?
2.如果车轮做成正方形的、三角形的,我们坐上去会是什么感觉呢?
学生讨论回答。
五、课堂小结
学生总结本节课所学得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