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关学校建设的调研报告【合集23篇】

发布时间:

有关学校建设的调研报告(精选23篇)

有关学校建设的调研报告 篇1

为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深入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和人才强国战略,进一步加强全县教师队伍建设,促进教师队伍合理优化配置,围绕当前如何加强教师队伍建设,促进教育教学质量提升,对各学校现有教职工人数、专任教师人数、一线教师人数、教龄、年龄、学历、专业、不胜任学科性专业人数等方面进行了调研。现将调研情况汇报如下:

当前哈巴河县教师队伍基本情况

全县教育系统现有教职工1825人,其中专任教师1758人;义务教育阶段教职工1330人,其中专任教师1256人;少数民族专任教师788人,占专任教师比例62.73%;其中,35岁以下863人,36至45岁之间531人,45岁以上431人;其中,专科及以下学历945人,本科及以上学历880人;其中不胜任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教学540人。全县教育系统现有党支部21个,党员总数534人,其中在职党员357人,退休党员177人。

存在的主要问题

经过此次对教育系统深入细致的专项调研,发现教师队伍存在党员“双培养”机制有待完善,发展成效不够显著、部分学校思政教师紧缺、城乡教育教学质量存在一定差距、非寄宿中午留校学生管理不完善,设施不齐全等问题,其中阻力最大、困难最多的两个问题是:学校管理干部没有形成梯队建设、班主任难选难当;结构性缺编的问题、偏远地区教师队伍不稳定。

(一)学校管理干部没有形成梯队建设、班主任难选难当。一是贯彻落实党组织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针对全县54个村级教学点及幼儿园党员不足3名或没有党员的实际问题,从县直学校选派16名党建指导员,负责联系村级教学点及幼儿园党建工作。虽然人员已经到位,但是对校长责任制贯彻落实、书记校长共同发力认识不到位,书记的党建素质有待提高,管理能力不够。二是中层领导共有360人,其中45岁以上265人,占比73.6%;中层年龄偏大,管理方式方法创新意识不足,管理干部工作量大。比如:初级中学一名教务副主任,代2个班数学满工作量的情况下,管理相应的教务工作,起到上呈下达的作用;一名班主任代两个班的语文满工作量的情况下,需完成好班级35名左右学生的日常管理工作,同时完成学校各部门安排的各项工作,班主任岗位津贴低、管理干部岗位不具有吸引性、学校在选拔管理干部方面方式方法单一等原因;导致很多教师在思想上不愿意担任管理干部、班主任。

(二)偏远地区教师队伍不稳定、结构性专业教师缺编的问题。一是近三年通过内地招聘、引进免费师范生、县聘等方式招聘教师406名,一方面校领导对新招教师关心关爱不够,对他们的工作、生活上基本诉求没有及时了解掌握,另一方面偏远地区学校条件艰苦,交通不便等原因,招聘教师流失共计37名。二是教师队伍学科结构不够合理,目前学校思政教师紧缺;其中县高级中学英语、语文、文综、理综学科教师严重短缺;两所中学语文、英语、专业思政老师紧缺,县城小学专业思政老师紧缺;乡镇小学尤其幼儿园各科专业教师紧缺,现在岗多为县招聘教师。

原因分析

1.担当意识不够。一是各校、园主要领导在干部选拔培养方面重视度不够,没有制定切实可行的干部选拔培养计划,未形成有效机制;近三年来招聘、特岗、县聘、免费师范生等教师674名,存在管理经验不足,培养难度较大;同时班主任、一线教师激励办法不够完善,管理干部、班主任业务工作繁忙,付出的非常多,奖励却多以领导口头表扬或精神奖励为主;干多干少、干好干坏一个样,多数教师出现职业倦怠,工作中缺失上进心、责任心。二是各校(园)中层以上管理人员没有设立相应岗位津贴,相关考核奖惩办法缺失,待遇方面与普通教师一样,有些待遇不如普通教师。

2.宗旨意识不强,联系群众不紧密。一是压担子多,帮带机制不够落实不到位。自20xx年9月全面推行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教学以来,我县教育系统共有542名教师不能胜任一线教学任务,为解决师资力量紧缺难题,我县通过内招从内地大量引进胜任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教学的教师407名教师,教师队伍整体超编结构性缺编。随着生源人数不断增加,各校均增开班级,出现班级人数与专业教师人数不匹配;高校招生要求一定权重学生综合素质评价,各级各类学校,尤其农村地区的艺体教师处于紧缺状态。二是由于偏远地区乡村级学校成为城区学校师源供给处、大学生实习地,致使教师专业发展受限,评优晋级难度大等原因,偏远地区农村教师队伍流动性大,骨干教师流失严重且教师队伍整体专业水平低。三是师资力量薄弱、教师队伍素质不高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现在教师社会地位不如从前,工资待遇水平不高,职业要求高、发展却有限等一些原因,让大多数优秀毕业生不愿意选择从教,或者将教师行业作为预备选项。

解决问题的措施与建议

(一)加强教师队伍理论学习,筑牢思想防线。建议县党校组织各校(园)中层以上干部、教师后备干部,开设马克思主义理论培训班(每年轮训2次),邀请专家进行讲座;教育局每季度邀请专家对德育主任、班主任授思想政治教育课;学校根据实际情况制定学习方案进行定期学习思想政治方面的知识,提高教师的服务与教育意识,愿当争当敢当管理干部与班主任。充分运用各种平台、载体、手段宣传党的民族政策和宗教政策,加强民族团结,增强“五观”意识,不断增进各族群众“五个认同”;加大党的思想理论和大政方针政策的宣讲氛围,发挥正面宣传鼓舞人,唱响主旋律,弘扬正能量。

(二)建立健全干部选拔培养机制。一是严格督促教育系统干部队伍选拔后备库相关工作。二是建立和健全《干部选拨培养机制》、《偏远地区教师待管理服务激励制度》等一套科学的、切合实际的教师管理制度,中层干部的选拔和任用引入竞争机制,实行竟争上岗,干部的考核实行量化。三是实行“奖励、分配制度”管理激励。按个人的工作量差额发放补助,打破“大锅饭”式的平均主义,多干少干不一样;实行考勤奖励制度,做到干好干环不一样,鼓励和增强教师“名师意识”。这些制度的实行与“量化考评”、“双向选择”等制度挂钩,互相密切联系,对促进教工努力工作,积极进取起到有效管理激励作用。

(三)提高教师教学能力。一是规范办学创新管理,努力提升办学水平。严格规范学校办学行为和教师从教行为,全面落实《中小学生减负措施》,持续开展校外培训机构治理工作。加强教材、教辅、讲义、资源的全面政治审核审查,确保教材内容绝对安全。推动管理创新,巩固推进学前教育“应入尽入”工作成果,落实育人全面发展要求。重视体育锻炼,实施中小学体育艺术“2+1”工程,开齐、开足相关课程。二是针对性培养重新上岗,解决部分结构性缺的专业教师。经哈巴河县委、政府、教育局与昌吉学院协商,由县财政投入84万余元,从我县教师队伍中选派40名不胜任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教育教学的少数民族教师,参加由昌吉学院承办的为期三个月的国家通用语言文字能力提升培训班。三是发挥师徒结对培养学科带头人。骨干教师与年轻教师结成一帮一对子,耐心指导年轻老师如何备课、上课、批改作业,指导他们如何组织课堂教学,如何管理学生,互相听课,指导老师每周至少听评课两节,指出年轻教师存在的问题,并给出合理的改进意见;组织县城学校骨干教师开展送教下乡等教研活动,深化城乡学校捆绑联盟发展模式,每学期至少送教一次,实施中小学教师定期轮岗交流制度,常态化开展“校长交流观摩互评”工作,促进学校管理工作同步提高。

有关学校建设的调研报告 篇2

近期本人参加了学校专业建设专责小组到广州市旅游商贸学校、广东省财贸学校和组织美术设计科组到珠海三职、中山中专进行参观调研学习。通过这两次外出参观学习结合我校本专业近年来科组建设情况提出几点想法:

一、广州旅游学校“校店合一”学校功能设施结合专业课程建设,学生“上校如上班、上课如上岗”专业课程与企业工作零距离,用人单位参与课程设置,学习过程是工作过程的模拭等对我校课程改革有借鉴作用。

二、广东省财贸学校学分制,限选科目、任选科目、必修科目课程组织开设较成熟。本科组下学期计划加大选修课开设由原来一下午改为两个下午,虽然老师在备课和管理学生等工作量增大,但教学效果好。在课程科目开设、学生人数限定等方面合理利用资源提高教学质量,并科组内制订奖励开选修课老师的方案,教师自定方向发展的一个体现。

三、科组课程推行模块教学,专业老师排课要集中,尽量每周2-3天上课或2-3月把课上完,让老师有更多时间钻研业务,提高实操能力,指导学生实训及参加师资培训。

四、我校是全省较早开设美术设计专业、动漫专业的职业学校,由于这些专业的教学设备经费投入需要很大,因此尽管开得早但教学硬件跟不上,知识更新又快,所以教学质量不理想。要设法完善、增加教学设备,建立课程模块教学工作室或导师工作室。

五、师生与企业联系不够,要坚持以就业为导向,先提高老师职业岗位能力,才能有效提高学生就业能力,确定专业培养目标、课程设置和教学内容。

六、坚持工学结合、校企合作、顶岗实习、真实任务实践、分岗位教学等人才培养模式,行业专家、一线工作者到学校与师生交流。

七、完善学生评价体系,本专业要加强毕业创作或毕业设计,内容可以结合实训课程,完善技能竞赛制度。

八、专业部管理由本专业老师承担,更熟悉专业情况有利于专业建设和管理学生。

九、放权科组使科组在教学和管理学生上发挥更大作用提高效率及质量。加强科组与社会外界联系,充分整合学校和科组资源开拓多种办学模式和培训项目。

十、加大力度创品牌专业、树名师形象,师生多参加社会公益活动等加强宣传学校,校内外及时经常地宣传师生成绩。

有关学校建设的调研报告 篇3

按照中央文明办和省文明办的安排,我对贵阳市乡村学校少年宫建设使用情况进行了调研,现将调研情况报告如下:

一、基本情况

贵阳市高度重视乡村学校少年宫建设工作,在乡村学校少年宫建设中,坚持做到“四进四在”乡村少年宫,取得较好成效。

(一)“四进”乡村少年宫。即:领导精力进宫中,资金整合进宫中,师资配强进宫中,特色技能进宫中。

1、领导精力进宫中。乡村学校少年宫是事实工程,是民心工程。为抓好此项工作,贵阳市各级党委、政府高度重视,将此项工作纳入重要议事日程,加强领导,上下联动,合力推进工作,确保各项工作顺利开展。

2、资金整合进宫中。乡村学校少年宫建设,关键在落实资金和场地。为此,贵阳市采取“先易后难、先中心后偏远”的方法,选择现有场地条件具备的乡村学校积极申报中央和省彩票公益金建设乡村少年宫。20__年度、20__年度,全市共有32所乡村学校少年宫获得中央、省、市资金支持620万元,开展了标准化建设。其中,20__年整合市文明办、市教育局、市体育局的资金180万元,建设10所市级乡村学校少年宫。此外,贵阳市积极争取上级彩票公益金972万元对105所已挂牌的少年宫进行改造,争取25万元用于乡村学校少年宫辅导员的集中培训。

3、师资配强进宫中。乡村学校少年宫能否有效开展活动,关键在师资。为解决这个问题,贵阳市采取的方法是:一是在设置教学内容时,充分考虑学校的师资情况,合理设置;在购买教学设备时,要求采购学校教师会使用的,不造成资源浪费。二是根据各校实际,邀请文联各协会会员及“五老”人员、民间艺人、大学生作为校外辅导员,定期到乡村学校少年宫指导学生学习各种技能。三是对辅导员进行培训,20__年共培训骨干教师210人。

4、特色技能进宫中。在乡村学校少年宫教学活动中,贵阳市立足在特色上下功夫。在教学内容上,除开设书法、绘画、舞蹈、经典诵读等常规内容外,还根据贵阳市少数民族聚居的特点,开设了花灯制作、风化石雕刻、射弩射箭、舞龙舞狮、猴鼓舞等特色内容。如:花溪区孟关小学少年宫的苗族猴鼓舞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进校园,曾受邀到人民大会堂汇报演出;修文县扎佐一小少年宫开设的布依族传统竹竿舞,曾获中国关工委主办的全国校园文艺汇演金奖。

(二)“四在”乡村少年宫。即:学在宫中,乐在宫中,爱在宫中,梦飞在宫中。

在乡村学校少年宫的建设中,贵阳市坚持“三贴近”(即: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未成年人)的原则,开设的活动深受广大农村未成年人的欢迎,乡村学校少年宫已成为农村孩子自己的少年宫。农村孩子也像城市孩子一样,课余时间都能学习在少年宫,欢乐在少年宫,爱心传递在少年宫,梦想放飞在少年宫。

截止目前,贵阳市200人以上的274所乡(镇)中心学校已全部挂牌成立少年宫。20xx年,将再挂牌成立200余所乡村学校少年宫,提前实现中央文明办“全国文明城市乡村学校少年宫三年全覆盖”的要求。

人民网、光明日报等中央媒体和省的媒体对贵阳市的乡村学校少年宫进行过多次报道。新华社记者采访清镇市流长小学少年宫,并以《贵州乡村学校里的多彩少年宫》为题进行报道,受到社会的普遍关注。

二、困难和问题

贵阳市乡村学校少年宫建设虽然取得一定的成绩,但仍然存在一些困难和问题,主要为:

1、建设经费不足,标准少年宫建设数量明显不够。目前贵阳市得到中央、省、市项目资金支持建设的标准少年宫仅有32所,无法满足广大乡村学校少年宫的建设需求。

2、运转经费不足。有的乡村学校少年宫通过相关部门、单位的支持,虽然把阵地建起了,但运转经费不足,因此有的开展活动不正常。

3、师资力量不足。部分乡村学校少年宫因地理位置偏僻,校内有特长的师资缺乏,聘请校外辅导员较困难,因此课程设置较简单,不能满足学生学习的需求。

三、几点建议

1、继续加大彩票公益金项目支持力度。建议中央、省的项目多向有需求又有热情的地区倾斜,特别是向落后地区倾斜,让彩票公益金项目真正成为扶贫工程、实事工程、民心工程。

2、整合资源,齐抓共管建好乡村学校少年宫。各级各部门要将落地到学校的资源进行整合,合理配置到乡村学校少年宫建设中,使资源配置发挥效益最大化,解决偏远乡村学校少年宫资源匮乏问题。

3、继续建立健全考核激励机制,使乡村学校少年宫真正发挥作用。目前,中央文明办和省文明建立了乡村学校少年宫的考核评比机制,将每年获得中央和省项目支持的乡村学校少年宫分为优秀、良好、合格三个等次考核,按照考核成绩发放不同的运行经费,在各乡村学校少年宫间形成了你追我赶的良好氛围。建议各级各部门进一步建立健全考核激励机制,细化标准,组织各类评选展示活动,对成绩特别突出的优秀少年宫、优秀特色项目、优秀辅导员、优秀学员进行表彰,对少年宫的优秀成果、特殊才艺进行展示,表彰和发掘乡村特长苗子,提高各个乡村学校少年宫办学的积极性。

有关学校建设的调研报告 篇4

按照市政协的统一部署,近期对我市民办教育特别是民办学校的现状作了调研。下面就展开调研的对象——黄山学校的有关情况向与会的各位作一汇报。

一、概况

黄山学校创办于1998年,是黄山市第一所以英语教育为特色,集小学、初中、高中为一体的十二年一贯制的寄宿型市直民办学校。创办以来,在市委、市政府的关心扶持、上级教育部门直接领导和社会各界的大力支持下,取得了长足的发展,现有师生1500余人。

学校积极扩大对外交流,吸收国外先进办学理念,先后与澳大利亚昆士兰州西莫顿学院、新加坡圣尼各拉女校、花菲卫理学校、瑞典瓦拉市拉各曼中学和日本藤井寺市小学等多所国外学校,建立教育交流与合作关系,成为黄山市对外教育交流的窗口之一。

学校教学业绩显著。仅以XX年为例,XX年的高考,我校600分以上尖子生率为2.9%,位居黄山市民办学校第一,黄山市第三;一本上线率为12%,位居黄山市民办学校第一,黄山市第三;二本上线率为30%,位居黄山市民办学校第一,黄山市第四;本科上线率为43%,位居黄山市民办学校第一,黄山市第三。中考成绩又创新辉煌,初三考生以699分位居市直第二,全市第四,初三总分平均分比全市平均分高出100多分,遥居前列。办学十年来,先后为中国科技大学、中国人民大学、北京体育大学、浙江大学、上海交大、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北京师范大学、中国农业大学、同济大学等全国一流名牌大学送去一批批优秀学子。

最近三年中,每年报考我校初一的学生数都是我校录取人数的两倍多,但学校以“做精、做强、不贪大” 的思想为指导,收优生,办精品,绝不滥收学生,使学校品位迅速提升。

今年的教育教学工作中,学校一如既往的注重过程管理,认真踏实的做好每一项细节的工作,让细节的完美构筑整体的辉煌,从本学期全市高三的一、二、三模考试成绩看,我校尖子生率、一本率及本科率都名列前茅、高三艺体生专业考试成绩已全部通过。目前,学校整体工作运行良好。

二、学校的发展现状

我校现有32个教学班,学生总数1400多人,其中义务教育阶段有19个教学班,870多人,高中13个教学班530多人。义务教育阶段办学条件基本达标,素质教育、阳光体育等全面开展,学生成绩在教育局的考核评估中绝大多数学科名列前茅。

我校共有教职员工150人。其中教师90人,学历都在大专以上,学历合格,其中35岁以下的教师占50%,他们都是从师范大学一毕业就在我校工作,有些教师的教龄和黄山学校的校龄一样长,他们正是黄山学校教育教学的栋梁。还有一些老教师和中年教师,他们一起构成了黄山学校老中青结合的较合理的教师队伍,年轻教师的职称正步入正轨,中年教师的职称由于受多种因素的制约,还停留在离开公立学校时的职称。黄山学校从办学初期开始就逐步为教职员工办“五险”,到XX年元月开始给所有教职员工都办了“五险”。依法为教职员工解除了后顾之忧,使教职员工的稳定性大大提高。

目前,学校正在市教育局和区教育局的正确领导下,规范办学,健康发展,正逐步享受法律赋予的全部权力和义务。

三、学校发展中的问题及成因分析

学生是民办学校的生命线。招生受阻将直接影响民办学校的发展。我市教育主管部门规定接受义务教育的毕业生,中考时必须回报考学校的户籍所在地考试,否则不准报考相应的省示范高中,这一规定无形之中为民办学校学生的就学和学校招生设置了障碍,而《中华人民共和国民办教育促进法》明确规定:民办学校有不受区域限制的自主招生权,自由录取权,我市的相关文件明显与《促进法》相抵触。

公、民办学校教师流通不畅、养老保险不平等成了民办学校发展的又一桎梏。这一问题在中心城区表现得尤为明显,许多优秀教师,被民办学校的感情、待遇和事业所吸引,心向往之,但财政编制成了一道“紧箍咒”,教师由公办学校进入民办学校,则意味着放弃了“有保障”的“财政编”,因为由民办学校返回公办学校,则是一条“不归路”,优秀教师对民办学校的“望而却步”,直接影响了民办学校的健康永续发展。甚至求取公办学校教师到民办学校兼课,也只能“暗渡陈仓”。

民办学校学生的“两免一补”没有享受,这与《民办教育促进法》中公民办学校的学生享有同等的待遇不符。

四、建议

1、建立合理的教师流通渠道。呼吁政府及相关部门出台类似政策:凡从公办学校招聘到民办学校带有财政编制的教师,其公办教师身份不变,工资关系保留在原单位,教师工资由民办学校给付。教师调离民办学校由教育部门重新安排。在民办学校工作的教师,在考核、职评、晋级、评优等方面享有公办学校教师同等待遇,建立一条公办、民办学校教师流通的顺畅渠道。

2、民办学校教师依法享有与公办学校教师同等的权利和义务。民办学校的教师和公立学校的教师一样从事义务教育事业,民办学校与公立学校一样是不以盈利为目的的事业单位,在教师的养老保险上不应与企业同等待遇,应该与公立学校教师同等待遇。

3、以黄山市市直初中学校为例,民办学校数已占33.3%,民办学校的学生数有2211人,占总学生数的29%,民办教育为社会做出的贡献和为政府分担的责任是显而易见的。但民办学校学生的义务教育保障经费有吗?在哪里?如果没有的话,为什么不能享受党和国家的阳光雨露?请求政府和教育主管部门在规划“优先发展教育”的决策时,把民办学校纳入教育统筹的盘子,在资金和政策方面,依法给予相应的兑现、扶持和奖励。

4、取消招生中的任何保护,完全由市场选择,由学生选择,由家长选择,让适者生存的自然法则在教育竞争中普遍遵守,让黄山市的教育发展更快。

5、民办学校的收费受学校质量的制约,受市场的制约,受学生家长的制约,受物价上涨的制约。放宽民办学校的收费自主权,严格按《民办教育促进法》的规定,只需报主管部门备案和物价部门批准备案公示。

6、民办学校的校产属于民办学校,可以作为学校发展时的贷款抵押,以促进民办教育的发展和规避办学风险。

有关学校建设的调研报告 篇5

一、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工作取得的进展以及基本经验。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若干意见》印发以来,学校积极贯彻落实意见要求,在弘扬和培育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树立正确的理想信念、培养良好道德品质和文明行为方面做了大量工作,学生的思想道德水平有了较大提升。学校按照党的教育方针,把德育工作摆在了素质教育的首位,贯穿于教育教学的各个环节。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工作取得了较大进展。

一是学校重视育人队伍建设。抓好班主任的选拔、评选和考核。提供机会外出学习,定期举行班主任论坛,交流管理经验,提高班级管理水平。积极实施全员育人机制,学校每位教职工都担负育人职责,实施“一岗双责”,定期考核,宣传全员育人氛围。

二是抓好学生文明习惯养成。学校以培养学生养成一身好习惯为抓手,细化生活、学习、安全、校内行为等细则要求,每周一个主题,每月一个习惯,引导学生把文明当成习惯。开展“文明伴我行”系列主题教育活动,让学生在活动中感受文明的魅力和需要。

三是发挥课堂主渠道作用。认真实施《中小学德育课程一体化纲要》,在德育课程、学科课程、传统文化、实践活动等方面积极实施德育渗透,全面落实全科育人、全程育人、全员育人。

四是以节日活动、仪式课程等为载体,学校开展了丰富多彩的道德实践活动。学生在活动中道德认知、道德情感都有了提升,道德行为也随之发生改变。传统节日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认知和感受,入队仪式对自己身份发生变化的认知,毕业仪式对教师和父母的感恩,走近烈士陵园和抗日战争纪念馆对革命精神的理解及内心的触动等,都是道德实践活动带来的效果。

五是重视校园文化建设,创造良好育人环境。学校以“为学生的全面发展与终生幸福奠基”为办学理念,以“以爱为源,以情育行”为校训,培养“有家国情怀,有责任担当,博识儒雅的海天少年”。学校每年举办校园文化节、艺术节、科技节、体育节、经典诵读、“六一”节的自选超市活动等,极大地丰富了校园文化生活。还利用地域优势,围绕“海洋文学”、“海洋科学”、“海洋艺术”、“海洋技能”、“海洋手工”五个系列,开发了以海洋为主题的43个“海文化”校本课程,提升学生综合素质。

二、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面临的新形势新情况新问题。

时代在发展,全球经济发展形势、经济新增长点的变化、社会变革中的一些冲突、为追求经济利益而发生改变的价值观等等给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带来了新挑战。信息化时代下的教育,也没有可躲躲闪闪、掖掖藏藏,教育者的一句不良言论、一个不规动作、一个不符合大众的观点,就极有可能引起轩然大波。这对教育者来说,就是一个规范,一个约束,对教育者本身也是一个促进。

目前,存在的问题是,学生受教育引起的变化在校内跟校外不一致,在校内还是满腔热情,内心充满感恩、励志、友善、自立,等到了校外就成了旁观者、无拘无束之人、依赖父母之人。学生在学校感受到的观点与在社会所观察到的实际不一致,导致学校教育费力多、收效小。

三、当前影响未成年人思想道德的主要因素和突出问题,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中存在的薄弱环节和工作短板。

主要因素和突出问题

1、家长的世界观、价值观、人生观直接影响学生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家风的好坏直接影响学生的成长。

2、社会环境的影响。社会上不良现象(短斤缺两、假冒伪劣产品、弄虚作假现象)影响未成年人对正确事物的判断。

3、学校一些迎检现象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孩子的道德认知形成。要来检查的了,学校布置学生穿校服、打扫卫生、保持秩序、带课堂工具等,甚至表演节目还要把一部分学生选下去,这极易给孩子造成不诚实的感觉。

薄弱环节和工作短板

1、学校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工作内容和形式都丰富多彩,进行了精心设计,但是在效果上却是收效甚微,甚至是三分钟热度,过去这一阵,又恢复到过去。

2、虽然倡导全员育人机制建设,但是真正意义上的全员育人还没有完全实现,在学校仅仅靠德育干部和班主任在抓销售思想道德教育,而其他教师关注甚少。

3、部分家长重知识轻德育,只看考试多少分,不看孩子在做人上有多大进步,这样就会与真正意义上的教育相脱离,与学校教育不合拍,孩子很难正常成长。

4、在考核评价方面,无法真正对每一个学生的思想道德做出评价。对学校这方面的考核也无法来权衡,只能用一些活动参与程度、取得荣誉来衡量,不能从真正意义上上衡量学校德育工作开展的怎样。

四、对未成年人在思想道德方面提出的培养目标和具体要求。

1、弘扬和培育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伟大民族精神。从小树立民族自尊心、自信心和自豪感。

2、从确立远大志向做起,树立和培育正确的理想信念。引导广大未成年人正确认识社会发展规律,正确认识国家的前途和命运,把个人的成长进步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同祖国的繁荣富强紧密联系在一起,为担负起建设祖国、振兴中华的光荣使命做好准备。

3、从规范行为习惯做起,培养良好道德品质和文明行为。引导广大未成年人牢固树立心中有祖国、心中有集体、心中有他人的意识,懂得为人做事的基本道理,具备文明生活的基本素养,学会处理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等基本关系。

4、从提高基本素质做起,促进未成年人的全面发展。努力培育未成年人的劳动意识、创造意识、效率意识、环境意识和进取精神、科学精神,增强他们的动手能力、自主能力和自我保护能力。

五、农村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工作现状、存在的问题和下一步建议。

农村家庭中学生父母忙于打工和生计,白天几乎没有时间接触孩子,晚上对孩子顶多是督促孩子完成作业,很少关心孩子的思想状况和心理状况,谈不上思想教育。更有甚者部分家长溺爱孩子、或粗暴对待孩子、或不管不问,对孩子的成长造成伤害。

有关学校建设的调研报告 篇6

20xx年以来,自治区纪委监察厅、教育工委部署在全区高校开展“清风校园”建设工作。近期,我带领二室人员对全区高校开展“清风校园”建设工作情况进行了督导调研。形成如下调研报告。

一、我区高校开展“清风校园”建设主要做法

(一)加强领导,健全机制。各高校高度重视“清风校园”建设工作,成立了由党委书记(校长)担任组长的“清风校园”建设工作领导小组,召开会议,研究部署,制定实施方案,组织开展“清风校园”建设工作,不断改进和完善工作措施,定期向全校师生通报落实情况,接受师生监督。宁夏医科大学、宁夏师范学院等院校以‘清风校园’建设为载体,全面推进党风廉政建设”整体工作思路,严格做到组织领导、任务分工、监督落实“三个到位”。每年对“清风校园”建设各项任务的完成情况进行专项检查,认真总结好的做法,梳理存在的问题,对好的做法在全校范围内进行推广,对存在的问题限时要求责任部门进行整改,确保了“清风校园”建设工作取得实效。

(二)明确任务,落实责任。各高校党委将党风廉政建设和“清风校园”建设工作同安排,同推进,同考评。制定印发《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主要任务分工》等文件,细化分解工作任务,明确工作职责,逐级签订责任书,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同时,把“清风校园”建设纳入领导班子、领导干部目标管理,与教学、科研、管理等各项工作紧密结合,确保党风廉政建设和教学科研工作同频共振,互为补充,共同推进。把反腐倡廉、“清风校园”建设和行政工作有机结合起来,切实将反腐倡廉工作职责落实在基建、财务、人事、招生、采购、后勤等重点部门、重点岗位和行政事务中,通过发挥统领、共管、组织协调等作用,形成惩防合力。

(三)加强教育,道德育廉。通过多种形式、多种载体,抓好领导干部、教师队伍和学生的廉洁教育。通过对领导干部勤政廉政教育,提高为政清廉意识,不断夯实廉洁从政的思想基础;通过对教师队伍的师德师风教育,引导他们廉洁从教,大力弘扬“学为人师,行为世范”的优良学风教风;通过对学生敬廉崇洁教育,引导他们切实做到学术诚信、考试诚信、就业诚信,努力形成风清气正、阳光向上的校园氛围。北方民族大学着力抓好“五个一”工作,将廉政文化建设融入“两课”教学和党校培训课,使廉政文化进校园、进课堂、进学生头脑。宁夏医科大学大力推进廉政文化“三进”工作。开展经常性的敬廉崇洁教育,举办多种主题实践活动。学生们自发成立“清风社”学生社团组织,配合学校积极宣传敬廉崇洁思想,产生了较好的宣教效果。宁夏大学把大学生廉洁教育贯穿于入党培训、入学离校、社团活动中,针对大学生入党积极分子开设“大学生敬廉崇洁意识养育”选修课,培养大学生的廉洁意识。宁夏师范学院积极推进廉政建设进校园、进课堂、进公寓,每年结合“12·4”法制宣传日,通过廉政文艺演出、发放廉政宣传单、开展廉政知识竞赛等活动,广泛宣传廉政知识,营造浓厚的校园廉政氛围。

(四)突出重点,强化监管。强化对关键岗位、重点部位、重要环节的监督管理,着力构建监管促廉长效机制。各高校加强对领导干部遵守廉洁自律规定的监督,在年终干部考核中,每位领导干部都要进行廉政述职,由教职工进行测评,接受党员和群众的监督。在民主生活会上,党员领导干部都要自查自纠,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接受党内外的批评和建议。处级以上干部建有完整的廉政档案,将每年述职述廉、年终考核、民主生活会、廉政承诺书等情况归入个人廉政档案,作为向党委反映干部廉洁自律情况的基础材料。

(五)健全制度,全力保廉。各高校党委高度重视制度建设这一预防腐败的基础性工作,特别注重制度设计的科学性、针对性和操作性。近两年,结合开展“反腐倡廉制度建设推进年”活动,从完善工作机制、规范执行程序、强化监督检查三个方面,对原有的制度进行了梳理和修订,建立新的制度,进一步建立健全制度体系。形成了用制度管权、按制度办事、靠制度管人的廉政工作机制,强化了预防和治理腐败的源头工作。

二、存在问题

一是工作连续性不强。个别高校对开展“清风校园”建设的认识不到位,抓党风廉政建设和“清风校园”建设连续性不强,存在时紧时松的现象;二是个别单位对“清风校园”建设抓的不深不细,以文件落实文件,以会议落实会议,没有将“清风校园”建设工作落实在教学教育和队伍管理的方方面面,工作成效不够显著。

三、意见建议

(一)规范管理,用制度保障发展。建立规范的校园管理模式,明确管理要求,强化管理责任,落实管理职责,制定并完善一系列管理规章制度,使各项管理活动有章可循。进一步深化完善各项规章制度,强化创新校务管理、教学科研管理、教师管理、学生管理、校园管理等,并不断增强学校常规管理的实效性。

(二)深入推进廉政文化进校园,优化党风廉政软环境。一是高校各级领导和教师必须增强廉政文化意识,增强当好廉政文化传播者、组织者、开拓者的责任意识。二是进一步加强大学生诚信教育,提高大学生的诚信意识。三是注重校园网络、报刊杂志、电视、广播、橱窗、课堂等文化载体的充分运用,不断拓展廉政文化的传播渠道,拓宽廉政文化教育覆盖面,使廉政文化融入学校的各个方面。四是不断丰富教育和活动形式,要贴近生活,贴近实际,使廉政文化真正入目、入耳、入脑,成为全校师生广泛参与的一项活动。

(三)预防高校职务犯罪,推进党风廉政建设。建立健全“一把手”权力监督制约机制,建立有效的行政决策负责机制,重大问题实行集体决策,最大限度地降低自由裁量权,切断“公权”与“私利”的内在联系。完善责任分解、责任报告、责任考核、责任追究四位一体的责任制工作机制。认真解决少数领导班子、领导干部对党风廉政建设重视不够、对规范管理投入不足的问题。

(四)加强教学科研经费管理,提高资金使用效率。一要加强教学经费使用的监管,继续坚持领导干部、单位行政负责人任期经济责任审计制度,保证教学单位教学经费合理支出,提高资金使用效率。二要完善教学科研经费管理办法,通过举办培训班、研讨班等形式加强对各教学科研单位广大教职工特别是中青年科研骨干进行宣传教育,增强他们在经费使用上的廉政意识,形成廉洁自律的科研作风。三要加强横向课题、纵向课题科研经费使用的管理和监督,将科研项目管理的关注重点从重视验收转移到过程监控,提高研究课题经费预算的合理性和科学性,促进科研项目顺利结题验收。

有关学校建设的调研报告 篇7

为了深入贯彻《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刚要》精神,落实《麦积区教育体育局关于在全区各级各类学校开展“三园式”校园建设活动的意见》精神,学校在充分调研、论证的基础上,结合我校实际, 开展了我校”三园式“校园建设活动,为实现目标,以促进学校的和谐发展、可持续发展为宗旨,积极开展“创建”活动,做了以下一些工作:

一、学校基本情况

学校始建于1956年,现有12个教学班,学生490人,教职工36人(产假1人,中心校借用1人)。校园占地面积为 8652平方米,校舍建筑面积3152平方米,绿化成块状面积为2248.1平方米;高大树木22棵,树冠阴盖面积约900平方米;竹子阴盖面积约10平方米。全校总的绿化加大树阴盖面积大约为:3158平方米;绿化面积占校园面积的36.5%。人均绿化面积超过了5平方米。 “绿色”是我校一大特点,走进校园,一股绿意便扑面而来。高大茂盛的冬青树是学校母亲50年历史的见证,时刻展示着二小深厚的绿色文化内涵!时不时飞来一群鸟儿站在枝头歌唱。挺拔的雪松,名贵的银杏树,成排的香樟树,火红的石榴、苍翠的丛竹等,无处不在地展示着绿色学校的风采。校园的美是立体的:校园地面芳草菁菁,树木葱茏,鲜花争艳,鸟儿欢唱;学校建筑错落有致,布局合理,“园林小径”优美宜人。课余时候,学生随着优美的轻音乐,漫步于林荫小道,或是在那里娱乐,心情特别舒畅。学校能认真学习《环境保护法》,围绕创建绿色学校工作,学校制定了详实可行的环保教育计划,积极进行绿化建设和环保教育,使全校师生更加关注自然、关注环保,形成充满绿色氛围、充满生命气息的校园文化,是一所名副其实的净化、绿化、美化、教育化花园、学园、乐园 “四化”“三园”式学校。近一年来,学校先后获得国家级“第十二届新世纪星杯全国少儿文学及书画大赛”优秀集体;县级“优秀少先大队”;镇级教具制作集体二等奖;“平湖镇先进学校”等荣誉称号。

二、正确理解,加强领导 。

1、理解精神,成立领导小组抓重点。

“三园”即是指“乐园”、“花园”、“校园”。

校园指的是把学校营造成一个具有浓厚学习氛围的环境,学生能真正学习到知识的地方。

乐园指的是让学校成为老师学生在课外得到放松、休憩的理想场所,使学生在快乐中学习,在学习中找到乐趣。

花园则指的是把学校建成一个让家长放心,使学生安心的美丽花园学校。

学校成立了创建县“园林式绿色学校”领导小组,由校长 屈光平任组长,副校长、 处室主任任副组长,负责日常工作, 各班班主任等参与。经常召开会议,专题进行学习讨论,组织师生参加环保培训。 学校总务处全面负责校园绿化和日常管理的指导工作,具体的管理工作分到各班上。 班主任老师负责在日常对学生进行教育,教学中有针对性地通过各学科向学生渗透环保知识,把环保计划纳入第二课堂活动。学校政教处负责组织开展环保教育的各项活动,定期检查指导。由于我们形成了上下一起抓,有分工又有合作的工作网络,为开展创建县“园林式绿色学校”提供了必要的组织保证。

2、学校几乎抽出所有经费抓落实。

优美的育人环境才能培养出优秀的人才。最近几年,学校在上级的支持下,先后投入数百万元,用于环境建设、硬件设施,来美化校园,改善学校育人环境。修建了休闲娱乐绿化带、学生运动场 、路边花坛;添置了会议桌椅、多媒体教室 等;安装了防盗门窗;修补了教学楼房顶;修补扩建了操场、旗台,围墙、花坛。学校对校园进行科学规划,充分利用学校原有的地形、植被、等自然、人文条件,高标准、全方位绿化美化校园,使校园的每一面墙壁都说话,让每一条标语都育人。

3、融入各门学科抓深入。我校注重在各学科教育中渗透环境教育。 积极开展各种以绿色为主题的实践研究活动以外,要求每个学科、每个教师在教学中充分挖掘教学内容中的环境教育渗透点,有计划地进行学科环境渗透教学,并且及时进行教学反思

三、努力建设整洁、优美、和谐、清静、育人的校园环境 。

1、营造整洁、优美、和谐、清静、育人的“绿色”环境

“学校与学校之间的真正差距,并不是物质条件的差距,而是学校文化之间的差距。”因此, 我校高度重视校园文化建设,多渠道、多层次、多方位地加强校园文化建设,努力提升学校办学品位,以期达到文化治校这一学校管理的最高境界,使学校成为花园、学园、乐园式学校,实现育人的目的。

通过科学规划,合理配置,逐步完成学校的绿化工程,提高学校的绿化面积,形成了一个绿化、净化、美化的校园环境,把学校建成四季如春、环境宜人的花园,使师生在优美的环境中学会劳动、学会学习、塑造美好的心灵,使学校成为花园式学校。

当今社会培养的应该是绿色人才,就是可持续发展的人才。因此,我校历来重视环境育人的作用,既重视校园物质环境的建设,又重视校园人文环境的渲染,努力建设整洁、优美、和谐、清静、育人式的校园环境 。 进校的水泥路旁,新修的花坛中, 鲜艳的月季花点缀其间,让师生未进校园就心旷神怡! 每块花坛中的绿化区牌子更是一道风景,上面书写着:“学校是我家,热爱靠大家”、 “你欣赏花的美丽,花欣赏你的高尚。”这一句句标语,好像时时在注视着同学们,提醒着同学们增强环保、绿化意识。

我校校园最大的特点是涵蕴其间的“绿色”。学校把每一面墙壁好似无声的教师,培育着“绿色人才”。教学楼墙上有校训、校风、学风、名人画像、名人名言; 操场边、校门口及校园内的“校园喜讯”、“法制”、“交通”、‘消防”、“禁毒”、“科普”、“两基”等知识的黑板报 ,增长了学生法制安全知识; 校园内的一句句格言,一幅幅字画,一条条标语,一块块标牌,使同学们不知不觉接受一种古朴文化的熏陶,在无形中使情感得以升华,心灵得到净化。 真正使学校成为精神文明的窗口,德育工作的重要基地,这是我校“绿”的特色,校园文化建设宗旨!

2、实践美化环境。操场边下是“希望种植园”。学校组织全校各班领养绿地,让学生们在 老师的组织和带领下,学习栽培、修剪,在实践中发展身心,训练素质;并要求学生观察、记录花卉的生长情况,用自己的劳动成果,美化学习环境。

3、 构建宽松、和谐进取的人际氛围。充分尊重教师的个性,使教师更加专心治学,促进教师教学特色的形成,让教师感受到专业成长的希望,体验成功的喜悦。开展多样的各种活动,丰富学生的课余生活,营造教师爱教学、学生爱学习的良好风气。培养学生的各种兴趣、爱好、特长,让学生在社会交流与人际交往中形成一定的能力。在乐教、乐学的基础上,学会协作、学会竞争,使学校成为乐园式学校。

四、不断增强绿色观念

1、宣传学习知环保。我们学校虽然地处城里,但绝大多数学生来自农村,环保观念相对比较淡泊。我们利用宣传窗,开辟环保专栏,举办环保图片展览,普及环保知识。我们利用黑板报,经常出以环境为主题板报。我们利用广播站进行环保类知识讲座或播放节目。同时组织学生进行环保知识竞赛。通过宣传,扩大了学生的环保知识面,提高了学生学习环保知识的积极性。通过开展有效的环境教育活动,创设环境保护的文化氛围,全面提高师生的环境素养,共同为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做出贡献。

2、结合有关环保的节日开展活动,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因为重要环保节日前后,报纸、电视等媒体往往会宣传相关的知识,有关部门也会开展相应活动。如参加义务植树活动,倡导环保意识等。

3、综合实践行环保。积极参加县以“整脏治乱,共建和谐社会”为主题的“整脏治乱,共建和谐校园”小品演出和“争当环境小卫士”等环保体验教育活动。 通过活动,大大激发了学生的学科学、用科学、爱科学的兴趣。

4、主题班会激环保。

各班定期开展以环保为主题的班会,保证教育的一致性,并结合植树节、 环境日、地球日、气象日等特殊环保节日集中开展宣传教育活动。

5、专题节日促环保。学校把今年三月定为“绿色节”,进一步加大宣传力度。在绿色节期间,通过挂条幅,画宣传画,以及各班黑板报、学习园地、校广播站等各方位启动宣传,营造绿色氛围。自3月5日开幕以来,系列活动开展得井然有序,效果明显。尤其是在创建绿色教室活动中,人人动脑,人人动手,板报 、学习园地、 ……一个个小阵地的负责人忙着策划、分工,每一位同学兴致勃勃地查找资料、绘画、撰写,洋溢在他们脸上的是成功的喜悦,展示在我们面前的是他们的智慧,是他们对“绿”那浓浓的爱。最后,经过学校政教处和全体教师的检查和评比,评选出优秀班级。在3月12日植树节期间,学校号召每个学生与父母一起在绿色节期间植一棵树,为小树起个好听的名字,和小树一起快乐成长。与此同时,各班在组织学生调查了目前身边的环境问题的基础上,围绕主题“绿色·环保”设计了言简意赅,朗朗上口的标语。标语的征集活动要求人人参与,用绿色标语表达自己植绿护绿爱绿之心。针对要求,各个班级精心组织,创作、交流、修改、再交流,同学们认真斟酌着一字一句,一个也不肯马虎。在此基础上,各个班级还从自己班级的最佳标语中选择一句作为自己班特有的绿色口号张贴在班级的“公告栏”上。

6、规章制度督环保。为评价和督促学生的环保和文明行为。近年来,深入浅出的环保教育系列活动,使学生明白,环保就在我们身边,时时是环保教育之时,处处是环保教育之处。

总之,在创建“绿色”学校的过程中,我们做了大量的工作,深入开展了环境教育,促进了学生可持续发展。 我们相信,在各级部门的正确领导和大力支持下,通过全校师生的共同努力,我校的“ 三园式”建设工作必将向着更新、更高目标前进。

有关学校建设的调研报告 篇8

近期本人参加了学校专业建设专责小组到广州市旅游商贸学校、广东省财贸学校和组织美术设计科组到珠海三职、中中专进行参观调研学习。通过这两次外出参观学习结合我校本专业近年科组建设情况提出几点想法:

一、广州旅游学校“校店合一”学校功能设施结合专业程建设,学生“上校如上班、上如上岗”专业程与企业工作零距离,用人单位参与程设置,学习过程是工作过程的模拭等对我校程改革有借鉴作用。

二、广东省财贸学校学分制,限选科目、任选科目、必修科目程组织开设较成熟。本科组下学期计划加大选修开设由原一下午改为两个下午,虽然老师在备和管理学生等工作量增大,但教学效果好。在程科目开设、学生人数限定等方面合理利用资提高教学质量,并科组内制订奖励开选修老师的方案,教师自定方向发展的一个体现。

三、科组程推行模块教学,专业老师排要集中,尽量每周2-天上或2-月把上完,让老师有更多时间钻研业务,提高实操能力,指导学生实训及参加师资培训。

四、我校是全省较早开设美术设计专业、动漫专业的职业学校,由于这些专业的教学设备经费投入需要很大,因此尽管开得早但教学硬跟不上,知识更新又快,所以教学质量不理想。要设法完善、增加教学设备,建立程模块教学工作室或导师工作室。

五、师生与企业联系不够,要坚持以就业为导向,先提高老师职业岗位能力,才能有效提高学生就业能力,确定专业培养目标、程设置和教学内容。

六、坚持工学结合、校企合作、顶岗实习、真实任务实践、分岗位教学等人才培养模式,行业专家、一线工作者到学校与师生交流。

七、完善学生评价体系,本专业要加强毕业创作或毕业设计,内容可以结合实训程,完善技能竞赛制度。

八、专业部管理由本专业老师承担,更熟悉专业情况有利于专业建设和管理学生。

九、放权科组使科组在教学和管理学生上发挥更大作用提高效率及质量。加强科组与社会外界联系,充分整合学校和科组资开拓多种办学模式和培训项目。

十、加大力度创品牌专业、树名师形象,师生多参加社会公益活动等加强宣传学校,校内外及时经常地宣传师生成绩。

有关学校建设的调研报告 篇9

教育事业事关青少年的全面发展和社会的和谐进步。县委、县政府审时度势,把教育当做最大的民生工程放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来抓。县政协为了促进这项民生工程的落实,全面掌握寄宿制学校建设和管理情况,将此项工作列为今年重要的工作议题。十月中下旬,县政协调研组深入到全县中小学寄宿制学校查看校舍设施及教学设备,分别与教体局领导班子、各镇领导、各学校校委会成员、部分政协委员座谈,就寄宿制学校建设和管理情况开展调研。

一、全县中小学校及寄宿制学校建设情况

20xx年,全县公办学校106所,其中:高级中学1所,完全中学1所,中等职业教育学校1所,初级中学8所,九年一贯制学校9所,小学39所,幼儿园38所,其中:民办幼儿园27所。在校学生46053人,其中:高中5186人,中等职业教育学校1830人,初中生9746人,小学生20857人,学前班3196人,幼儿园5239人,其中:民办幼儿园2602人,在校学生数量较20__年稳中有升。中小学寄宿生15157人,其中:小学4845人,初中6388人,高中3505人,职中421人。全县中小学校舍建筑面积329496平方米,危房26982平方米。

全县中小学校教职工2589人,其中:专任教师243人。

我县自20__年实施农村中小学寄宿制学校建设以来,累计投入资金12300万元,完善了63所寄宿制学校的教室、学生宿舍、厕所、操场、膳食中心等设施,使农村中小学校面貌发生了根本改变,农村中小学校基本的设施得到了初步解决,为农村义务教育健康发展提供了一定的支撑和保证。

二、寄宿制学校建设和管理中存在的困难和问题

(一)硬件设施配套不齐,是寄宿制学校面临的关键问题

1、基础设施不足。大部分学校学生宿舍数量不足,仍有部分学生在校外寄宿。特别是红椿镇纪家沟小学校舍已成危房,学校租用农民的房屋上课,学生寄住在农户家。高滩镇初级中学男生宿舍是上世纪80年代修建的三层教学楼,每个房间住50多人,最多的一个房间住63人。许多学校学生宿舍没有配套的洗漱间、卫生间、消防设施等。麻柳镇中心学校无教师宿办室,毛坝中学部分教师无宿舍。高滩镇初级中学、广城镇中心小学、高桥镇中心小学、向阳镇芭蕉学校供水设施不足,师生饮水困难等,由于上述设施不全,满足不了学校师生正常的生活需要。

2、生活设施不全。目前,尽管大部分学校维修和新建了教学楼、学生宿舍、食堂、餐厅,但相关配套设施没跟上,有食堂无餐厅、有餐厅无桌櫈、学生多餐厅小、有宿舍无床铺的情况比较普遍。有的学校操场小,如向阳、焕古九年制学校,早操和课间操、体育课无法上。据统计,全县28所中小学校需建学生餐厅总面积2520平方米、18所学校需建操场总面积54100平方米、55所学校需建浴室总面积1670平方米、14所学校需建厕所总面积1050平方米,33所学校需学生架子床1037套,完成上述配套需投入资金1951万元。

3、教学设备亟待完善。目前,大部分学校没有音体美教学设备,一些学校的语音室、实验室、图书室、阅览室有名无实。全县58所中小学校需配音体美教学设备550套,其中:音乐设备58套、美术设备120套、体育器材58套、63所中小学校需增加图书320810册,完善这些配套设备和图书,需投入资金550万元。

(二)教职员工配备不齐,是制约寄宿制学校管理的重要因素。

目前,我县教师队伍存在总量不足,结构不合理,学科教师配备不平衡的问题。一是绝大部分寄宿制学校没有配备专职工作人员,如:校医、食堂管理员、学生宿舍管理员等,后勤管理工作大多由在职教师兼任,使教师应接不暇,不堪负重。因此,学生的健康、安全隐患大,已出现个案问题。二是专业学科教师紧缺。学校普遍反映英语、理化、音乐、美术、信息技术等学科教师相当缺。“教非所学,学非所教”的现象比较普遍。三是留守儿童心理健康问题较为突出。由于留守儿童缺乏关爱,部分学生表现出孤独、抑郁、狂躁等各种不良情绪和不健康行为,需要专业心理老师为其疏导。但所有学校没有专职心理辅导老师,师生的心理缺乏疏导,严重影响师生的心理健康。目前,全县有留守儿童18730名,其中:小学12751人,初中生5979名,均占全县小学、初中学生的61%,个别学校留守学生占到80%以上。如何教育管理好留守学生,保证留守儿童心理健康,已成为教师难以自解的精神压力。

(三)经费保障不足,是寄宿制学校保质提效的障碍。

有关学校建设的调研报告 篇10

我校的校园改造建设始终得到了全校师生员工的密切关注,受教代会主席团委托,我从校园现状及存在的问题、校园改造建设规划思路、老校区改造工程三个方面向各位代表进行汇报,请予审议。

一、我校校园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一)校园现状

经过80多年的发展建设,我校基本形成了一校、三区、两院的办学模式(;x校区、威海校区、深圳校区;xx科学技术研究院、工业技术研究院)。

x校区现有土地面积344万平方米,房屋建筑面积147万平方米。其中教化校区(含科学园和土木楼)土地面积109.1万平方米,建筑面积109.9万平方米;黄河路校区土地面积39.19万平方米,建筑面积33.92万平方米;学府路校区土地面积195.78万平方米,建筑面积3.63万平方米。

xx校区校舍建筑面积中,教室18.62万平方米,实验室16.59万平方米,科研用房13.84万平方米,图书馆4.4万平方米,行政办公用房2.79万平方米,体育场馆1.36万平方米,学生宿舍21.76万平方米,食堂2.91万平方米。

(二)存在的问题

1.用地不足——尤其缺少教学用地、学生生活用地、体育场地、绿地与开放空间;

2.功能分区不尽合理——由于我校建筑多为“应急”建筑,建筑地点的选择又多是“见缝插针”,所以造成功能区划与使用功能不尽合理的状况。

3.基础设施建设滞后——近年来,学校办学规模、基本建设迅速增长,但与之相配套的水、电、气、暖、管网并未得到根本改善,容量严重不足,管网严重老化,锅炉燃气、污水排放绝大多数不符合环保标准,缺乏基本的安全、保密系统,消防系统存在隐患;

4.道路与交通组织不佳——道路功能不明确、缺少地下停车场和地上停车位、缺乏有效的交通组织与管理;

5.环境设施不全——照明、宣传、标识等设施缺少系统规划;

6.文化品位与景观质量不高——缺少公共环境艺术设施,反映办学传统与办学特色的人文景观不足。

上述问题的存在,有地理位置的原因,有长期投入不足的原因,有南迁北返的历史原因,有高校扩招造成办学规模与资源紧张矛盾更加突出的原因,但更主要的原因是缺少统筹规划。

二、校园改造建设规划思路

结合我校实际情况,我校校园改造建设将从以下四个方面考虑:

(一)拓展校区周边用地,实施校园置换

由于历史的原因,我校教学、科研、办公、生活相对集中在教化校区。而教化校区地处城市中心,面积不足900亩,建筑面积已达100万平方米,空间到了拥挤、无序、困难的境地,越来越凸现出局限和阻碍。

因此,我校整体布局规划要有突破,必须突破教化校区地域范围的局限,进行校园置换,同时向周边地区拓展办学空间。从而大力推进基础实验楼、学生公寓、体育运动设施、大学生文化中心等基本办学条件的规划建设。

(二)完善功能布局,整合功能设施

随着学校的发展建设,逐步调整和完善建筑的功能布局。在校园基础设施改造的基础上,完善道路交通系统,整合公共环境艺术设施,创造建筑、人与环境的和谐空间。

(三)抓住机遇,加大基础设施改造力度

“十五”末期,国防科工委将投入巨资对我校的基础设施进行改造建设,总建设经费将达到1.69亿元,其中,中央专项资金1.3亿元,学校自筹资金0.39亿元。主要进行校园安全系统、电力系统、供热系统、给排水系统、校园环境等5个方面的改造建设。

(四)推进校园文化环境建设,营造良好育人环境

一所大学历史愈是悠久,其传统愈是逐渐凝结于物化的校园之中。大学校园及其建筑的品质不仅体现在特定的地域性、历史性、文化性、艺术性等方面,而且还突出反映在其特有的学术氛围上,并直接影响着人才培养的环境与规划设计。为此,学校将加强校园人文环境和自然环境建设,建造精神内涵丰富的物质文化环境,努力营造良好的育人氛围。

三、老校区改造工程

国防科工委已经启动了委属高校老校区改造工程。我们将抓住这一历史机遇,统筹规划,科学设计,谋划长远,从根本上改变我校基础设施陈旧老化状况,同时重新审视校园建设规划,充分考虑未来发展需求,设计先进并留有余量,做到一朝投入,长期受益。具体将进行以下五个方面的改造建设:

(一)校园安全系统改造工程

1.校园安全保卫系统

我校位于xx市中心,临靠交通要道,流动人员多。我校每年承担大量国防科学技术研究项目,保密工作任务艰巨。目前,学校安全保卫工作主要采取比较传统的人防和物防,高科技的防范手段基本空白。

安全保卫系统的改造方案是:在一、二校区各自组成安全防范系统网络,分别设置总控制中心,主要区域、重点建筑物及重点部门设置视频监视及入侵报警点,通过监控中心的报警控制、传输、显示及硬盘录像设备,将校园内单体建筑物的安全防范系统联结成网络。

校园安全系统工程全面完成后,学校防范面积大、防范盲点多等因素造成安全保卫难的问题将得到全面解决。

2.建筑消防控制系统

我校现有消防控制中心14处,其中9处能正常运行,有些教学楼、办公楼及学生公寓没有消防控制设施,并缺少消防报警系统。

具体改造建设方案是:在一、二校区各自组建火灾自动报警系统的报警网络,设置消防控制中心,使用智能型报警设备将独立的单位消防控制室连接起来,使报警信息传送快速、准确。同时对一、二校区学生公寓消防设施进行改造;对重要建筑物消防系统改造,彻底消除安全隐患。

(二)电力系统改造工程

我校早期建设的一些供配电设施已严重老化,一直没有得到彻底的改造,随着近年学校的快速发展,供电容量也已严重不足。这些已成为我校快速发展的瓶颈。

具体改造建设方案是:在电力系统增容方面,与省市电力部门密切协作,由市电业局投资,在一校区体育场西南角建设一座6.6万千伏安的变电站,彻底解决一校区和科学园的供电问题。在电力设备和供配电方面,对供配电设备进行更新改造,一、二校区组建电力中央控制系统;对一、二校区的6所变电所进行整合改造。

通过校园供电线路更新和电力增容改造,校园的整体电力供应将达到满足远景规划需要的能力。而且运行管理手段先进,运行成本大大降低。

(三)供热系统改造工程

我校教化校区现有建筑面积近110万平方米,其中东区的24.5万平方米、南区21.5万平方米和科技园的约15万平方米供热面积已并入了城市集中供热管网;一校区尚有47万平方米由学校自行供热;二校区约有建筑面积40万平方米由学校自行供热。

目前,我校的锅炉房也已经超负荷供热,需要更新改造。并且一些供热管网建于上个世纪70年代,随着学校建筑物的增多,部分区域形成了供热系统的不平衡,冷热不均。一校区的管沟一直没有扩建,造成了现在大多数管沟不能通行,维修非常困难。

具体改造方案包括供热系统的并网改造、校区自供热、供气设备的改造及供热管网改造工程。根据城市集中供热的发展趋势及环保要求,在确保供热质量的前提下,继续推进教化校区自供热系统并入哈发电厂集中供热系统。逐步改造、撤并教化校区锅炉房,由供热功能转为学生宿舍供热水、为食堂供热气。二校区自供热系统进行增容和除尘设备改造。相应的调整供热管网,综合考虑给水、消防管线的位置,重新规划建造可通行地沟,实现一次改造,长期受益。

经整合改造后的供热系统,能够很好的解决学校新增建筑物造成的供热不平衡、冷热不均等问题。各用户供热质量得到保证,节约能源,减少校区污染,净化了校园环境。

(四)给排水系统改造工程

目前,一校区现有的给排水管网中,大部分敷设年代较早,资料不详,管网漏失率较高,且供水储水池容量严重不足。一校区现有的排水体制主要为合流制排水,由于一校区地势坡度大,造成南侧校外街低区部分经常发生雨水倒灌。缺少独立的消防供水系统,安全性不高,难以满足防火安全的要求。

具体改造建设方案是:改造一校区的给水管道,建设清水池1座;新建消防水池1座;改造一校区排水管道和雨水排放系统;增建二校区部分排水管道。

改造后的两校区给水、排水能力完全可以满足学校可持续发展的要求,给水的供水安全性将得到提高,管网漏失率将大幅度下降,排水系统改造后将实现雨水污水分流排放,彻底消除雨水倒灌。消防系统改造后,消防安全性也将得到根本保障。

(五)校园环境整治工程

我校是一个有着优良传统的历史名校,但校园建设始终滞后于学校发展。建筑密度高,校园整体形象差,校园人文环境和自然环境建设历史欠账多。

具体改造建设方案是进行校园内园林建设,绿化、美化、亮化和人文环境的建设。对一校区正门和二校区东门及系列大门进行系统改建。综合治理校园交通系统,对路网进行改造,建设一、二校区地下停车场,改建学生生活区域步行街,对建筑外立面进行综合改造,用建筑特有标识和色彩,力促不同建筑间的和谐。建设校园内视觉指示系统,体现以人为本的理念,坚持“实用、特色、现代”的原则。

改造后的校园,空间环境质量得以提高,师生通行方便,校园环境不仅与周边环境相协调。功能齐全、布局合理,集“国际化、现代化、智能化、园林化”为一体,充分展现特色和风采,有利于提高学校的整体形象和创建世界一流大学。

四、结束语

各位代表,校园建设和老校区改造是我校今年的一项重要工作,学校党委和校领导都十分重视这项工作,并始终得到了全校师生员工的密切关注,在校园改造建设规划过程中,学校有关部门通力合作,全校师生员工给予了大力的支持并提出了很好的意见和建议,在此表示衷心的感谢!这里向各位代表提供一个发展规划处的电子信箱000000,我们衷心欢迎大家积极参与到学校校园建设的工作当中,为建设我们美好的家园贡献你们的才智。我们会认真处理每一位师生的意见和建议,并在实际工作中加以体现。

老校区改造工程将在今年开始全面实施,改造必将对我们的工作和出行产生影响,甚至会影响到部分单位和个人的利益,一方面请大家谅解由于校区改造带来的不便,另一方面希望大家顾全大局,站在建设世界一流大学校园环境的高度支持学校的改造建设。

让我们共同期待着一个体现我们共同意愿的新校园!

有关学校建设的调研报告 篇11

教育局、办事处领导:

学校食堂是学校后勤服务保障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学生集体用餐和日常生活的重要场所,学校食堂的建设,直接关系到学生的身心健康,关系到学校教育教学秩序和社会的稳定。为了落实国办发〔20__〕54号《关于实施农村义务教育学生营养改善计划的意见》,确保学生健康成长,根据我校学生就餐实际和发展需要,现将有关情况汇报如下:

一、基本情况

Xx中学座落在Xx办事处辖区西南角,紧邻Xx市经适房。Xx中学院内现有中小学教师97人,23个教学班,共有学生897人,在这些学生中,学生离学校最远,大约有7公里。

学校一直没有食堂,小学没迁入中学前,每年冬天学校采取给学生热饭、快餐店配餐等方式解决学生的午餐问题。20__年,由于学校的简易食堂属危房不能继续使用,而且学生对快餐店的饭餐不满意,遵照学生的意见,自行解决午餐问题。

近期,我们在中小学分别作了详细的调查,午餐的解决的具体情况是这样的:老师基本自己带饭,在学校吃午餐;学生中,自己带饭学校加热的106人,去亲戚家吃饭的10人,门外小摊或附近的小饭店吃饭的114人,回家吃饭的有648人。在学校吃饭的师生达320人之多,这些人中有一百多人吃的是路边餐,不安全,没营养,而且是冷饭。

二、食堂建设设想

1、就餐人数预估

考虑到现在的家长中,绝大多数是打工一族,学生的午饭大多由爷爷奶奶代为解决。如果学校有食堂,回家吃饭的学生中一定有很大的一部分会在学校食堂就餐,因此,在学校就餐人数远不止320人。随着学生人数的逐年增加,这一数字还会有较大的变化。

2、食堂建设

根据我校日就餐学生数及发展预测,需建食堂500平方米。其中,餐厅300平方米;厨房等其功能室合计约200平方米。餐桌、餐具及食堂各类设施设备约需20万元。

方案一: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按1200元/平米计算,约需资金60万元,总计约需80万元。

方案二:轻型钢结构,按350元/平米计算,约需17.5万元,总计约需37.5万元。

鉴于学生的身心健康,敬请领导帮助解决为盼!

有关学校建设的调研报告 篇12

为推进学校建设科学化、规范化发展,改善学校办学条件,逐步提高办学水平和提升教学质量,实现学校标准化建设。根据上级档精神,对照《呼伦贝尔市标准化学校评估指标体系》的各项评估指标,我校认真进行了自查,现将自查自评情况作如下报告:

一、基本情况

新巴尔虎左旗阿木古郎第二中学始建于1976年,是一所汉语授课的3年制初级中学,学校占地面积48675平方米,学校建筑面积为7101平方米,学校现有6个教学班,在校学生120人,教职工63人。具有功能齐全的理化生实验室、语音室、微机室、图书阅览室、书法室等16个功能室。学校具备较完善的现代化校园网络,基本实现了教育教学管理现代化。近年来,学校以全面提高教学质量为中心,深入开展教育教学研究,不断更新教育教学观念,重视对教学基本环节的管理,做到严把教学常规,紧紧围绕以提高课堂效率和培养学生自主学习为目标,把构建有效课堂作为教(来自:厦门培训考试网:标准化学校建设自查报告)研教改的立足点和终极目标,努力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在20__年中考有五科成绩平均分超全市平均水平。在全体教职工的共同努力下,学校各方面工作得上级部门的肯定与表彰,获得各级各类荣誉有:五好关工委、旗级“德育工作先进单位” 、市级“德育先进学校”、旗教育系统先进集体、市级中学语文整体改革先进集体、区级音乐、美术课题实验先进集体、数学牧区数学讲与练有效结合的探索实验顺利结题、地理市级课题已顺利通过正在进行中。

二、评估标准自查情况

对照评估标准自查情况如下:

(一)学校建设规模

1、科学确定办学规模及班额人数自查说明:根据本旗实际确定了每年级2个班的办学规模。学生120人,每个班班额不超过40人,办学规模达到市规定标准

自查结果:达标

2、学校占地面积自查说明:我校占地面积为48675m,生均用地面积405m。

自查结果:达标

3、学校规划自查说明:学校规划合理,有教学区32363M、生活区1272M、体育运动区24060M、绿化区11195M。学校硬化面积达13181 M、绿化面积达6887M。

自查结果:达标

4、校舍总建筑面积自查说明:学校校舍总建筑面积7101 M,生均面积为59 M。

自查结果:达标

5、教学建筑自查说明:我校目前有普通教室6个,专用教室16个,建筑面积2723 M,多功能教室1个,建筑面积271 M。

自查结果:达标

6、学校教学及教学辅助用房、办公用房、生活服务用房自查说明:

教学辅助用房:学校拥有普通教室6个。

专用教室和辅助用房:实验室3个、仪器准备室3个,语音室1个,微机室1个,科技活动室1个,舞蹈教室1个,音乐教室1个,心理咨询室1个,史地活动室1个,书法教室1个,图书室1个,校史展厅1个,美术教室1个,团队活动室1个,会议室1个,多功能活动室1个,体育馆1个。

生活服务用房:学生食堂1个,教师宿舍4间,学生宿舍12间,宿舍内厕所2个,宿舍内洗漱间2个。

自查结果:达标

(二)教育技术装备

7、学校图书配备自查说明:学校阅览室1个,满足30个学生同时阅览。藏书量:学校图书室藏书3800册,生均31册,工具书种80种,报刊杂志40种。

自查结果;达标

8、体育运动设施自查说明:建有400米环形田径场;建有一栋风雨场馆,风雨场馆内篮球场1个,乒乓球场地1个,羽毛球场地1个,器材库1个,更衣室1个;室外排球场和篮球场各1个;有800平方米的体育器械场地。

自查结果:达标

9、常规通用教学设备自查说明:学校配备标准桌椅,多功能橱柜等学生通用设备和黑板,多媒体电教设备等教师通用设备。照明、通风、消防等设备符合规范。每个班级配备班班通设备1套,100M网络接口,基本满足教学要求。

自查结果:达标

10、分科学领域专用教学设备自查说明:

(1)思想品德、语文、英语、历史、地理等文科所需设备按要求配备齐全。有挂图、模型、卡片、视听数据等设备。

(2)按照《JY/T0386—20__初中理科教学仪器配备标准》,物理、化学、生物实验室器材配备齐全。

(3)音乐专用设备按要求配备齐全。

(4)美术专用设备按要求配备齐全。

(5)目前配备的体育器材能够满足体操、田径、球类等课程教学和《学生体质健康标准》的运动器械和测量工具。

(6)能够满足医务室完成学生发育和健康检查、治疗、技术测试、卫生保健教育和管理等任务所需要的设备、器材及辅助材料。

自查结果:达标

11、现代教育技术及校园信息化设备自查说明:任课教师均配备计算机,学生机房配备36台,生机比为3.5:1,学校已接入互联网。每个教学班均配备班班通设备,学校已形成较完备的校园网络系统,并接入百范文网域网,学校逐步完善规范现代教育技术资源库,以实现资源共享,以备教学之需。

自查结果:达标

12、办公及生活设备自查说明:配备了办学所需的必要设备。自查结果:达标

有关学校建设的调研报告 篇13

近年来,xx区始终把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作为德政工程、民心工程和希望工程来抓,把乡村学校少年宫建设作为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重要载体,坚持标准、突出特色,“建、管、用”紧密结合,相继在中心学校、xx区第二中学、协合乡中心学校、中心学校、森林公园学校、xx小学建立了所乡村学校少年宫,使少年宫成为了未成年人的思想道德建设阵地、文体活动平台和社会实践基地,实现了以乐促智、以技促能、以读养德,社会效益初步凸显,受到广大教师、家长和学生的欢迎。

一、主要做法。

1、强化组织领导,办规范有序的少年宫。为加强少年宫建设、运行和管理:

一是健全领导机制。将乡村学校少年宫建设纳入重要的议事日程,成立了乡村学校少年宫工作领导小组,负责对全区乡村学校少年宫建设情况进行统筹规划、协调指导和检查督办;制定下发了《xx区“乡村学校少年宫”建设实施方案》,将乡村学校少年宫建设纳入相关责任单位工作目标考核和文明单位考核评比的重要内容,形成了党委政府领导、文明办牵头、教育部门具体实施、有关部门齐抓共管、全社会积极参与的工作格局。

二是健全投入机制。按照政府投资、社会捐助、统一规划、分步实施的思路,多种渠道筹措乡村学校少年宫建设和运行资金。目前,全区共整合投入建设资金100余万元,已建成的6所乡村学校少年宫全部实现了有牌子、有设施、有活动。

三是健全师资保障机制。全面加强辅导教师培训,提高学校教师一专多能的基本素质,推行特长教师的多校互聘,实行跨校教师“走教”,努力实现师资配置共享。积极整合利用各种社会公益性资源,吸纳“五老”人员、“非遗”传承人、民间艺人等担任辅导员,进一步充实了师资力量,丰富了授课内容。

四是健全运行机制。以教育部门为主体,建立了一整套少年宫运行制度,制定了活动实施方案和辅导员岗位职责,规范了活动的程序、内容和标准,出台了辅导员管理、教学管理、痕迹管理等一系列规章制度,确保了工作有序开展。同时,要求各少年宫“就近、就需、就时”安排未成年人参加活动,确保了良好的活动效果。

2、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办有特色的少年宫。

结合全区少数民族人口众多,民族风情浓郁,以“围鼓”“唢呐”“土家摆手舞”“白族仗鼓舞”“桑植民歌”为代表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丰富多彩的实际,坚持从娃娃抓起,把各类别“非遗”传承人、民间艺人作为少年宫校外辅导员,开设传统项目课程,培养孩子们对优秀民族民间文化的认知、兴趣和爱好。在中心学校乡村少年宫,以“穿民服、唱民歌、跳民舞、学民乐、习民俗”为主线,积极推进“传统文化进校园”活动。聘请、等当地民间老艺人进校园为学生传授围鼓、唢呐技艺,做到非遗传承从娃娃抓起,受到“校园00后”们的追捧。学校少年围鼓队多次代表学校和镇政府参加各级各类汇报演出,取得不错成绩。

学校还组织教师利用假期,查阅大量乡志资料,走访及附近当地多位德高望众之民间艺人,选取了其中60余首围鼓词牌,精心修订编印《围鼓校本教材》,让“非遗”文化在校园中着实“火”起来。近年来,xx区致力于推行传统文化进校园,确立“传统文化立校、民间特色兴校”的办学思路,打造“一校一品”精品化校园,办有特色的乡村学校少年宫。中心学校少年宫的围鼓唢呐、协合乡中心学校少年宫的国学教育、中心学校少年宫的稻草龙等“非遗”项目日渐受到社会各界的关注。

3、建设“一宫两阵地”,办有活力的少年宫。

按照“整合资源、一宫两阵地”的建设思路,充分整合校内、校外资源,把少年宫的活动阵地从学校延伸到乡镇文化站,利用文化站的图书、文化资源信息共享、体育活动场所、“非遗”传习所等资源,极大地丰富了乡村学校少年宫的活动内容、活动载体和活动方式。

一方面,乡镇文化站资源免费向未成年人开放;另一方面,在寒暑假期间,文化站为有兴趣爱好的学生和留守儿童举办民族器乐、土家刺绣等培训,并组织文艺展演、比赛等活动,培养学生的兴趣特长,丰富学生的假期生活。此外,整合薄弱学校改造项目、社会力量捐赠的物资设备,充实了少年宫活动所需的电脑等设备器材。通过资源整合、阵地延伸和活动拓展,形成课内与课外结合、校内与校外并重、学期与假期衔接、学校与家庭和社会教育相沟通的育人新空间,促进了农村未成年人特别是留守儿童的健康成长。

4、开展综合评价,办促进全面发展的少年宫。

积极探索对学生进行科学合理评价,全方位培养学生的动手和动脑能力,按照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要求,结合未成年人的心理和生理特点,把乡村学校少年宫建设与学生素质教育相结合,对学生从学科知识、卫生习惯、学习习惯、课外活动、兴趣特长、劳动技能等方面提出综合素质评价体系,坚持学生自评、教师评、学校评和区教育行政部门全面分析的“三评一分析”办法,每学期末组织对学生的综合素质进行一次全面的分析评价,有效避免了重分数轻德育、重文化成绩轻能力培养等现象。

5、坚持抓小抓早,办立德树人的少年宫。

育人先育德,育人必先抓小抓早,从娃娃抓起。**区以乡村学校少年宫为阵地,精心设计和组织开展形式新颖、吸引力强的思想道德教育和实践活动,做到实践育人、以德育人。充分发挥少年宫活动最接地气、覆盖面广、灵活多样的优势,把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先进性和示范性与普遍性和广泛性有机结合起来,把树立未成年人的远大理想和满足现实需求有机结合起来,广泛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进校园”“节水、节电、节粮”“美德少年”评选、道德讲堂、“做一个有道德的人”“我们的节日”“敬老尊老”“心向党、讲品德、见行动”“五心教育”等主题教育实践活动,引导未成年人走出校门、融入社会、感受乐趣、培养能力。

二、经验和启示。

1、乡村学校少年宫成为促进农村未成年人全面发展的重要平台。

乡村学校少年宫根据学校师资力量和学生兴趣爱好,精心设计内容鲜活、形式多样、吸引办强的德、智、体、美、劳主题兴趣活动小组,做到了人人参与,人人有项目。并充分利用学校课余时间、周末和寒暑假免费开放,为未成年人提供了多样化的课外活动空间,让广大农村未成年人体会到了课余生活的乐趣,不再沉迷于游戏、网吧,或三五成群无事生非,解决了家长的后顾之忧。

2、乡村学校少年宫成为传承和弘扬优秀民族传统文化的重要阵地。

xx区在乡村学校少年宫项目建设过程中,充分发挥民族传统文化优势,积极开展非物质文化遗产进校园工作,开办的土家刺绣、民族乐器、民族歌舞等兴趣小组,成为了少年宫参与人数最多、效果最好的活动项目。少年宫聘请当地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本地民间艺人担任校外辅导员,既有效解决了学校师资力量不足的问题,又使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找到了“传人”,实现“非物质文化遗产”在学校寓教于乐中得以传承和发展。

3、乡村学校少年宫成为丰富农村未成年人课余生活的重要舞台。

据调查,大部分农村未成年人,特别是留守儿童的课余生活枯燥乏味,缺乏家庭教育和关爱,做作业、看电视、干农活成了农村未成年人课余生活主流。乡村学校少年宫的开放时间为平日放学后、节假日和寒暑假,活动项目丰富多彩,而且适合未成年人“口味”,这让农村未成年人娱有去处,并在集体活动中培养了兴趣特长,享受到充实快乐的课余生活,促进身心健康。

4、乡村学校少年宫成为农村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重要载体。

乡村学校少年宫把立德树人作为根本任务,结合广泛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学习教育的要求,通过开展“做一个有道德的人”、“我们的节日”、经典诵读等活动,引导学生在家庭孝敬父母、在学校尊敬师长、在社会奉献他人,树立正确理想信念,培养高尚道德品质。同时,通过持续深入的开展活动,使农村未成年人的思想道德教育和实践活动有实在、可行的阵地和载体,让农村未成年人成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传播者、践行者。

三、困难和问题。

xx区乡村学校少年宫建设虽然取得一定的成绩,但仍然存在一些困难和问题,主要为:

1、建设经费不足。

标准少年宫建设数量明显不够,目前**区得到中央、省、市项目资金支持建设的标准少年宫仅有6所,无法满足广大乡村学校少年宫的建设需求。

2、运转经费不足。

有的乡村学校少年宫通过相关部门、单位的支持,虽然把阵地建起了,但运转经费不足,因此活动开展不是很经常。

3、师资力量不足。

部分乡村学校少年宫因地理位置偏僻,校内有特长的师资缺乏,聘请校外辅导员较困难,因此课程设置较简单,不能满足学生学习的需求。

四、几点建议。

1、继续加大彩票公益金项目支持力度。

建议中央、省的项目多向有需求又有热情的地区倾斜,特别是向落后地区倾斜,让彩票公益金项目真正成为扶贫工程、实事工程、民心工程,办受学生、家长、教师欢迎的乡村学校少年宫。

2、整合资源,齐抓共管建好乡村学校少年宫。

各级各部门要将落地到学校的资源进行整合,合理配置到乡村学校少年宫建设中,使资源配置发挥效益最大化,解决偏远乡村学校少年宫资源匮乏问题。

3、继续建立健全考核激励机制,使乡村学校少年宫真正发挥作用。

目前,中央文明办和省文明建立了乡村学校少年宫的考核评比机制,将每年获得中央和省项目支持的乡村学校少年宫分为优秀、良好、合格三个等次考核,按照考核成绩发放不同的运行经费,在各乡村学校少年宫间形成了你追我赶的良好氛围。建议各级各部门进一步建立健全考核激励机制,细化标准,组织各类评选展示活动,对成绩特别突出的优秀少年宫、优秀特色项目、优秀辅导员、优秀学员进行表彰,对少年宫的优秀成果、特殊才艺进行展示,表彰和发掘乡村特长苗子,提高乡村学校少年宫办学的积极性。

有关学校建设的调研报告 篇14

我校确立了以“文化立校”为办学理念,以“追求智慧”为办学精神,以“传统文化教育”为办学特色,实行以人为本、精细化管理。现将我校工作分五个方面进行概要汇报。

一、彰显“传统文化教育”特色,创办特色学校,体现在五个方面:

(一)学校文化建设

我们学校文化建设的主体是传统文化,浓郁的传统文化氛围,表现在走廊文化:从民间工艺到水墨丹青、从诗词歌赋到人物故事,处处彰显着中华民族传统艺术的博大精深,以及中华民族自强不息、奋发向上的伟大精神。这些建设都是传统文化教育、文化立校理念的展示。

(二)和谐校园创建

中华传统文化讲究群体和合,既是人与自然的和合,更是人与人的和谐。20xx年,我校就启动“创建文明和谐校园,人人行动起来”系列活动,坚持以人为本、以教师为本、以学生为本,学校倡导:平等、礼貌、准确、高效、微笑待人。开展感恩系列活动、温暖工程爱心捐助、公德比赛活动、文明办公室、文明礼仪班评比,让师生情在校园生根,如今的校园一张张美丽的笑脸,一声声礼貌的问候,一句句真诚的关怀洋溢着春天的气息,绽放着夏天的热情。相信这所校园定会成为我们心中美丽可爱的家园。

(三)书香校园创建

教师读书工程的启动,让教师在品读古诗文、《论语》和名著中,人生得以丰富;在研读教育业务书籍中,教育理念得以提升。学生大量读写活动的开展,让学生在乐读《金博士》、《上下五千年》、《中华古诗文》等书籍中眼界得以开阔,心灵得到净化,阅读和表达能力得到提高。

图书阅览室开放;

班级图书角的创建、运用;

图书漂流活动的开展;

名人读书方法介绍;

好书推荐;

读书体会交流;

读书知识竞赛;

读书之星评比……

从读书氛围的创设到过程、措施的保证,都实现一个宗旨:读书增长知识,引领一个人走向更大的智慧,创书香校园。

(四)我们将传统文化教育引入课堂。

积极开发校本课程,将《三字经》、《千字文》、《唐诗宋词》等编入教材、引入课堂,每天早自习、阅读课、教室里书声琅琅,不绝于耳,传承着中华民族思想文化的精髓和先哲圣贤的谆谆教诲。

(五)特长活动:在19个特长项目中,涵盖了大量传统文化活动项目,包括:太极拳、腰鼓、剪纸编织、面塑、国画、书法等活动项目,今后还将要开设舞龙等项目。

这里,传统文化教育在历史与现代、传统与创新中整合,我们将会深入下去,以凸显特色、提升办学品位、办学效益为目标而不断努力。

二、精细化管理

以安全管理为例,主要从以下几方面进行:

(一)建章立制、细化管理、明确责任、奖惩分明

1、建章立制:制度做到全面、切实、可行。

2、细化管理:每一处、每一点都有人抓、有人管。

3、明确责任:实行责任追究,主要有管理责任、经济赔偿、法律责任。

4、奖惩分明:对于大小不同的安全事故,都要与考核、奖励、经济赔偿等方面挂钩。

一年来,学校安全工作成效显著,校园内安全事故逐渐减少。

(二)安全维护日常化

由于学校大、设备老,房屋、点、教学设施等存在安全隐患多,所以学校定期大排查、进行日检查,时时处处处理安全隐患。日常保障学校每年安全维护投入都在5万元以上。

三、校本教研

学校本着“教师发展学校”的原则,通过校本教研促进教师的专业成长与发展。采取以年组为核心的管理方式,以教科研为核心的研究体系,校本教研在教师五认真、六保证、专业培训、业务考核和课堂教学研究等方面实现突破。

学校确定以“主题式研讨”为主要形式的校本教研,注重三种内容的主题研讨:

(1)为解决某一问题确定的主题研讨

(2)集体备课的沙龙式研讨

(3)公开课后的反思研讨。

在坚持常规,不断深入完善中,教师的'整体水平在提升,全校教职工202人中有国家级劳动模范1人、辽宁省拔尖人才1人、县市级优秀教师52人、各级骨干教师81人、各级优秀课教师123人,学校的校本教研经验在铁岭市专题现场会上做交流。

四、德育工作

以“公德”为主题贯穿学期。

本学期开学第一天,由校长在国旗下讲话上对全体师生做动员引领,并宣布“公德比赛从今天开始”。而且学期国旗下讲话主题都是关于公德意识方面内容:

……

再通过讨论,明确和强化德育工作的时效性,强化德育工作者的职责,增进对少年德育教育的深刻认识,达到自身使命的紧迫感。通过月主题活动的开展、通过细化管理、通过评比,每月要评出10名礼仪小标兵,在月初的升旗仪式上在主席台表奖。并在学年开学典礼上对100名好孩子、100名好公民、100名好学生表奖,树立学生公德意识,做一个文明的好少年,阶段性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成效。这项活动我们将继续开展下去,让一小校园里的孩子们每一个都成为健康、文明、活泼、向上的好少年。

五、校园建设

1、实现了主楼的走廊和教室的改造和系统文化建设,办学环境较好。

2、建设改造成了实验室、图书室、农远室、大会议室、多媒体室、书法室、棋室、科技室、音乐室、舞蹈室,办学条件较好。

3、自筹资金引进了120套办公桌椅,办公环境得到了改善,办公环境较好。

六、取得的成绩

教师基本功获全市第一名;综合素质排名第一;学生抽考获小学组第二名;大量读写阅读赛获全局第一名;教师读书活动第三名;近几年教学成绩在全局小学中排前五名。三队获辽宁省三队一等奖。学校被评为辽宁省合唱名校、辽宁省校园艺术化工程示范校、铁岭市科研先进校、铁岭市师德建设示范校、铁岭市艺术特色校、体育特色校、铁岭市收费模范校。

欢迎各位代表多参与学校的管理和建设工作。

有关学校建设的调研报告 篇15

我校党支部组织教师前往“湖北省新农村建设示范村—— 村”参观。走进 ,一股农业新村的浓郁气息扑面而来,每到一处,统一规划建设的村民住宅、干净宽敞的村庄大道、美如风景画的村庄绿化都使我们感觉到大开眼界,获益匪浅,心灵深处感受到一种震撼和冲击。近年来, 村党总支以村企共建新农村为契机,以统筹城乡基层党建为抓手,以创先争优为动力,坚持强班子、抓发展、惠民生,增强了党组织的发展力、服务力和凝聚力,走出了一条强村富民的新路,先后被省委省政府授予全省先进基层党组织、全省新农村建设示范村、全省文明村等荣誉称号。 年,村集体经济收入达到63万元,农民人均收入达到9500元。一天的参观学习时间虽短,但对新农村建设有了更新更深入的了解,受到的启发也不少。

一是坚强有力的领导班子是建设新农村的基本保障。俗话说火车跑的快,全靠车头带。选配好村“两委”班子是发展农村经济、引领农民增收致富的关键一环。要把想带领农民增收致富并且有能力带领农民增收致富的人选到村领导岗位上来。村民大会选举青龙湖公司总经理、也是 村人的张德华担任村民委员会主任,村党的代会选举张德华担任村党总支书记,大胆实行村企联姻,壮大村集体经济。由于村支部想干事,敢干事,干实事,深受村民的拥护,大大增强了村支部的凝聚力和向心力。

二是发展农业龙头企业是建设新农村的有效途径。农业龙头企业立足农村实际,利用农业资源,延伸农业产业链,带动农民增收致富的作用明显。以湖北青龙湖农业发展有限公司为龙头, 村发展了养殖、种植、蔬菜三大特色板块六大品牌产业:水禽养殖品牌,建立年产20__万只商品鸭苗的肉鸭养殖基地,带动周边50公里内的农民发展养殖业;家禽养殖品牌,建立年存栏10万只的蛋鸡场;生猪养殖品牌,全村饲养生猪过万头;渔业养殖品牌,年养殖特种水产品过百万斤;水稻种植品牌,无公害种植优质水稻6000亩;精品蔬菜品牌,建设蔬菜大棚20__亩。

三是规划村民新居是建设新农村的有效形式。 村给我们印象最深的是农户的新居建设。村民统一住进小区,整齐划一的新楼房,宽敞明亮的村街道,如山水画般的村庄绿化无不展示新农村建设的风采。规划好新村建设,整体搬迁老村落,既可以增加耕地,又可以解决农村的脏乱差,促进村容整洁。以前的 村,村民的住宅都是典型的“小户大院”模式,户均占地8.1亩,但实际住房仅不到1亩,宅基地利用的集约化程度低,土地资源浪费严重。对此,该村按照“民主定点、科学规划、以点带面”的原则,选定在该村4组开展迁村腾地试点。在新居民点上,居民都住进联排小别墅,小别墅占地400平方米,造价12万元,村民只需要出资4.5万元就可入住。但条件是村民必须把原宅基地还给村集体。目前 村已经有184户农户搬迁,为村里腾出了2100亩土地。村里成立了一个“土地存贷合作社”,农户腾出的土地全部存入合作社,村里引进的湖北青龙湖农业发展有限公司按照市价将土地贷出发展现代农业。按每亩地每年至少能贷出1000元计算,2100亩地若全部贷出,每年将可为村集体带来210万元的收益。目前湖北青龙湖农业发展有限公司在贷出的土地上建起了200个蔬菜大棚,以每个500元的低租金租给村民种精品蔬菜;投资8000万元建成养殖规模为20__万只的种鸭场、种鸭孵化场和屠宰分割厂。 村村支书张德华说:“目前全村基本形成了三分之一的农户从事种植业,三分之一的农户从事养殖业,三分之一的农户就近务工的发展格局,使集体经济和农民的收入都上了一个新的台阶。”

通过参观考察 新农村建设活动,我深刻认识到了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建设给教育工作者提出的更新、更高的要求,对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现状和前景有了直观的了解,进一步增强了关心“三农”、服务“三农”的自觉性,真实感受到落实科学发展观,努力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着力构建和谐社会的积极意义。作为新时代的党员青年教师,我们要深入学习 村敢想敢干、敢为人先的创新精神,统筹规划、科学发展的求实精神,发展循环经济,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持续发展精神,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提高自身素质,踏踏实实地教书育人,为教育事业的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

有关学校建设的调研报告 篇16

沿海开发,一体两翼,半岛经济圈建设,优越的区域位置,使得堆沟港镇迎来了前所未有的机遇。近年来,堆沟港镇经济、文化、社会事业日异月新,蓬勃发展。港镇小学作为乡镇中心小学承担着港镇社区人民和企业职工子女教育任务,一直以来港镇小学本着服务经济发展,服务社区建设,服务企业腾飞,始终让社区家长、企业职工子女享受优质教育,始终以办社区人民满意的教育为目标,不断整合资源,强化师资队伍建设,内强管理,外塑形象,促进学校内涵发展,提升学校办学品位,教育教学取得一系列成绩。但是,随着园区发展,教育现代化推进和社区人民及企业职工对优质教育的渴求,堆沟港镇中心小学已不能适应园区发展、社区建设需要,校园迫切需要整体规划和建设,现就目前办学状况和发展规划调研情况报告如下:

一、目前办学状况

1、校园建筑情况

校园面积17342平方米(约26亩),教学用房2300平方,教辅用房1100平方,餐厅宿舍1160平方,教师宿舍550平方,幼儿园教学用房350平方,200米环形水泥跑道。

2、教师学生情况

现有教职工81人,其中外省市大学生12人,小学生1160人,幼儿290人,现有21个班,一至三年级均达50人,部分班级达60人(无教室可用)。

3、学校办学瓶颈

①教师办公桌、学生课桌凳简陋不足,教师近50人挤于100平方的办公室,办公桌均已使用20余年,其中高矮样式参差不齐,有不少为合并的村小调剂过来;学生课桌缺少近150套。

②班级生数超标,无教室可分班,目前教室已严重挤占教辅用房,无阅览室、实验室、美术室、少先队活动室等等,缺少功能室近10口,下学期随着村小部分二年级升至中心小学三年级和外地打工子女转学将面临扩3班,但无一口教室可用。

③外省市大学生住宿问题,近三年新分配近20名大学生,现有宿舍、楼梯间、电脑室机房都已经住满,下学期新分配大学生面临住宿难题。

④灌河对面响水陈家港化工园一河之隔距离校园太近,排放污染严重影响师生身体健康,不良天气和风向变化严重影响正常教育教学。

二、发展规划设想

1、办学规模

①港镇现有在园幼儿1698人,按此推算中心小学每年新入学学生将达300人以上,其余就近在村小就读(按照布局调整规划下面保留3所完小,两个教学点),中心小学三年后生数将达1800人左右,按照45人一班,中心小学班额为40班,教职工130人。

②园区不断发展,企业职工不断增多,外省市打工子女转入就读逐年增加,目前每年转入学生近40人一个班。

2、校园规划

按照省合格小学标准生均占地面积20平方共计36000平方,建筑面积6.4平方计算共计11520平方。中心小学规划建设校园面积40000.86平方,教学用房11765平方,食堂1428.816平方,生活用房5218.6464,建筑总面积18412.462平方。校园按照生活区、教学区、运动区三区分离要求建设,学生运动区建300米环形跑道。

有关学校建设的调研报告 篇17

为全面提升我校教育信息化水平,大力推进学校素质教育改革,我校根据《淄博市数字化校园建设指导方案》开展了数字化校园建设,现结合《指导方案》和我校数字化校园建设情况,自评自查如下:

一、指导思想

将数字化校园建设与学校文化建设相融合,选择适合自己的道路是我们进行数字化校园建设的思路。我校一直坚持将“做以成长为核心的真教育”作为我们的办学理念,成长分为两个层面,一是教师的专业成长,这是学生成长的基础;二是学生的成长,这是我们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信息技术在学校发展过程中,在促进师生成长方面起到良好的助推作用。只有适合的才是最好的,因此我们的数字化校园建设立足于应用,努力选择适合自己的路径。以数字化校园建设来促进师生成长。

二、信息化环境建设

(一)基础设施建设

1、我校建有学校校园网,信息点覆盖每一个办公室、教室和专用教室,运行畅通。教学楼内实现了无线网络覆盖。

2、我校共有10个教学班,所有教室实现了班班通,配备了液晶投影、交互式电子白板和实物投影。全部接入城域网及国际互联网,“班班通”管理规范,维护及时,利用率高。

3、我校建有1个标准学生机房,学生用机48台,能够满足现有开设微机课的班级最大班额人手一机的需求。我们还建设有校园广播、校园安全监控室等。

(二)资源建设

在教学中我们使用博学宝提供的电子教材等资源,涉及语文、数学、英语等学科,涵盖所有年级。同时我们还建立了学校的公用云盘,存储每学期教师的教学设计、课件、课题研究等各个方面的资源。目前学校云盘的资源存储量已达242G。

我们还借助信息技术课程和乐教乐学平台的阅读资源,引导学生开展阅读,实现了师生的数字阅读,把数字化建设扩展到校园以外,收效良好。

(三)应用系统建设

在学校管理方面,我们使用微软Office软件中的OneNote来进行常规的管理。学校建立一个OneNote笔记本并共享给所有老师,学校每个管理部门都在这个笔记本上建立了相应的栏目,老师可以及时将所做的工作上传,实现对教师工作的过程性管理。

在课堂教学方面,主要应用了Forclass平台,结合博学宝的资源和平板电脑进行智慧课堂的教学实践。同时还借用一起作业网等平台,在语文和英语学科方面开展辅助教学。

在家校沟通方面主要采用了乐教乐学平台。

三、信息化应用情况

(一)教师成长

1、信息技术让名师指点不再遥远。

教师的成长需要名师的引领和指点,而现实中面对面与名师接触的机会是很少的。通过信息技术,可以让我们的教师与名师建立起良好的互动交流的桥梁,让名师指点就在身边。我校刘维丽老师通过网络向名师韩兴娥学习,并与韩老师在海量阅读方面开展同步教学和课程资源建设,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她先是找到了韩兴娥老师的网易博客进行学习,又找到海量阅读群申请加入,并主动尝试与韩老师进行互动,得到韩老师的亲自指点。在第一届海量阅读年会上,在韩老师的提议下,刘维丽老师出示了公开课《成语接龙》。学生的精彩表现使全国各地的与会者受到了深深地震撼。她们在教学中还合作创编教材,目前已出版了海量阅读丛书的第一部《成语接龙》,第二部也即将出版发行。

信息技术让我们的老师走近了名师,也更好地促进了教师的成长。

2、博客舞步添翼教师成长。

除了名师指点,教师的成长也离不开个人的学习和反思。而博客就是记录教师学习和反思的很好的平台。20__年11月26日,《中国教育报》刊登了一篇介绍我市推进教育博客建设的文章,其中有一个章节以“一个教师被博客改变的生活”为题介绍了我校曹永校长撰写教育博客的事。曹校长也曾于20__年获得第五届全国NOC大赛优秀教育博客的一等奖。因此他也鼓励我们教师建立博客,运用博客开展教育、教学活动,包括撰写教育论文、进行教学反思、交流教学心得、探索教法学法、开展网上教学探讨、记录个人工作、学习、生活、思想变化的经历等。学校现有70%的老师都坚持定期撰写教育博客,以此来促进教师的专业成长。

3、智慧课堂建设,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在课堂教学中,我们尝试用博学宝的电子教材,通过Forclass平台,以平板作为工具来辅助课堂教学。它可以实现让教师走下讲台,更多地关注学生在课堂上的表现,比如学生在课堂练习中出现的问题,教师可以用平板的拍照功能把学生的典型问题呈现在教室的大屏幕上进行讲解。教师的平板和大屏幕同步显示,教师走下讲台仍然可以对电子教材等进行标画。教师还可以将课堂上讲解的关键点进行录像,生成微课程,然后再让学生观看,还可以通过班级QQ群和乐教乐学平台将微课程发给学生反复观看。利用平板的拍照功能,教师还可以将学生在练习时的写字姿势及时呈现在大屏幕上,帮助学生保持良好的写字姿势,养成良好的习惯。当然,老师也可以让学生操作平板来进行标画、展示等。这样的课堂,可以让老师不再受电脑和投影的限制,可以走下讲台,更多地靠近学生,关注学生在课堂上的表现,也提高了课堂教学的效率。

(二)学生成长

1、学校利用社团活动等课余时间,开设兴趣辅导班,进行电脑绘画培训。电脑绘画将美术与信息技术结合,取得了很好的效果。为了更好地开展这一研究,学校还配备了电脑手写板。

2、我们在高年级学生中努力推进信息技术的应用学习,让学生能够熟练地通过PC使用QQ、EMAIL等工具,或通过手机使用QQ、微信等工具进行交流。

(三)公众服务

1、家校配合,“乐教乐学”。

班主任和任课老师主要通过乐教乐学平台与家长之间建立信息共享和交流。

学校现在运用“乐教乐学”平台发布作业、学校的临时通知、通告以及学校组织的活动等。还可以将学习方法技巧,学生在学习上存在的问题等通过乐教乐学与家长沟通。利用“乐教乐学”通告功能向家长发布通知,比如开学前提请家长帮助或提醒孩子做好开学前准备工作。节假日时提醒家长合理安排假期学习和社会实践活动,考试前,提前请家长协助做好孩子考前心理辅导、合理饮食和疾病预防工作,传统节日、纪念日前提醒家长注意配合做好相关主题教育活动。家长可以在通告底下进行回复,让学校可以了解到家长的想法。“乐教乐学”的作业通知也是老师们现在每天都需要发的,不仅家长可以了解孩子的作业内容,家长还可以把孩子的作业以音频、图片、文字等方式反馈到老师这里,别的家长和学生也可以看到。“乐教乐学”的活动板块,是让家长更好地了解到学校近期举行的活动并督促孩子及时参加,不仅让更多学生有了展示的舞台还增加了孩子们积极性,也让学校的活动及时保存了下来。“乐教乐学”还有每班的朋友圈,老师和家长可以及时互动。在学校里对老师开展了多次“乐教乐学”的使用,确保每个老师都能会用、用好乐教乐学。在家长会上,老师也对所有家长进行了乐教乐学的培训,让家长在全面了解乐教乐学的基础上学会用。现在乐家乐学平台已经成为我校家校联系的主要网络平台。

2、为了做好宣传工作,学校除了建成门户网站外,还建立了微官网和微信公众平台。向家长和社会进行宣传,起到了很好的效果。

(四)学校管理:OneNote让记录与分享更轻松方便。

在日常的学校管理中,我们通过OneNote笔记本来加强过程性管理。它是云存储的,而且在台式机、笔记本、平板甚至手机等不同的端上都可以使用。学校建了一个OneNote笔记本,然后共享给所有老师。学校的各个管理部分,都在笔记本上建立了相应的栏目,让老师随时把相关的工作情况和有关材料上传笔记本进行共享。

比如我们的周工作安排,每周都建有一个空的安排表,各部门分头把自己的工作填到表上,经过同步之后,各部门本周的工作安排就都体现在这个表格中了。再比如学校德育方面的主题活动,学校先依据主题制定出活动方案,然后每个班把主题活动的过程性材料都上传到笔记本上。这样,所有班级的同一个主题活动的材料就都能集中呈现,而且大家还能看到其他班级活动的情况。其他方面的工作也是这样,都能在这个笔记本上体现出来。而且经过和高新区教育局的协商,我们为区里的督导评估也建立了相应的笔记本,可以把督导的材料放在专门的笔记本上,省去了打印材料的环节,提高了工作效率。

四、保障机制

(一)经费投入

由于学校的实际情况,我们现在的软硬件经费主要依托上级拨款或政府采购,学校自主性较低。但学校在做好日常的维护和运行的同时也积极加大在信息化方面的投入,本年度在信息化方面的投入达到6万余元。

我们也正在积极地创造条件,计划以制度的形式保障数字化校园创建经费的专门化、可持续化地投入。

(二)队伍建设

对于教师和学生的信息素质的提高一直是我校所关注的。

由于我校教师较少,虽然有一名信息技术专业的老师但不能够专职,但我校仍非常重视老师参与信息化方面的培训。我校曹校长参加了今年11月份在青岛举办的第二届山东省校长信息化领导力培训班并顺利结业。其他信息技术方面的培训我们也积极参加。

强化师资培养,做好全员的信息技术培训,对培训对象,培训时间,培训方式,组织管理等方面做了具体布置和要求。学校针对教师的工作需要定期开展专题培训,同时学校借助信息化教学研究课题快速提升教师信息技术综合能力,提高工作效率。

我校按上级规定开足开全信息技术课程,同时还开设电脑绘画社团,以便更进一步推进信息技术教育和美术教育的融合。

(三)制度建设

以校长、分管领导、技术骨干组成“数字校园”建设领导小组,健全并落实各种建、配、管、用的常规管理制度,并在教师个人绩效中落实制度考核,提倡教师无纸办公,充分利用好现代办公设备工作与学习,严格要求教师在各学科中要充分应用多媒体设备进行教学,以增加课堂信息容量,提高课堂教学效果。

五、字化校园建设中存在的困惑。

在进行数字化校园建设的过程中,我们也遇到了一些问题,比如说作为一所农村学校,如何提供学生的信息化素养就是非常重要的问题。我们的很多应用,能落实到学生身上的还不多。这就要求我们要将更多的精力放在学生身上,去提高学生的信息化素养。同时,学校也面临迁址新建,如何从整体上规划一所学校的信息化软硬件环境,提高学校的信息化水平也是我们面临的问题。

六、未来发展的思路

借助数字化校园建设的东风,结合我校实际,在今后的数字化校园建设方面着重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努力:

1、进一步加强教师的信息技术知识和应用能力培训。主要针对二维码、APP和微课程在教学中的应用来展开学习培训。

2、进一步完善数字化校园功能,强化管理和办公的数字化,提高效率。

3、扩大信息技术应用范围,使全校师生及家长分享学校教育信息化建设成果。

4、在教育评价方面引入信息化的手段和方法。目前学校正在引进上海英和文化传播有限公司的七点半智慧校园应用平台,主要开展课堂即时评价方面的研究实践。

5、探索利用信息技术进行跨学科融合学习。尝试探索将摄影与德育活动、与课程学习结合,将拍照与文字叙述,个人感悟表达等通过信息技术平台进行整合,让学生制作短小的视频并通过微信进行分享。让学生在融合性学习中学会分享并体验成功的乐趣,在实践中尝试开发校本课程。

在学校教育信息化建设的过程中,我校由于存在资金、人才和经验的局限,还有诸多地方需要完善与改进,与其它先进的学校还存在很大的差距。但我们相信经过始终如一的不懈努力,我校的“数字校园”建设将取得更大的成绩,为提升学校的教育教学水平贡献更大的力量。

有关学校建设的调研报告 篇18

少年宫是指某些国家少年儿童在校外进行集体活动的场所。本意上说少年宫是看节目、做游戏、做手工、学科学的地方。通俗之意就是一个孩子们玩的地方,就是孩子们的家。下面小编为您整理了乡村学校少年宫建设情况调研报告,请参阅。近年来,x区始终把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作为德政工程、民心工程和希望工程来抓,把乡村学校少年宫建设作为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重要载体,坚持标准、突出特色, 建、管、用 紧密结合,相继在中心学校、xx区第二中学、协合乡中心学校、中心学校、森林公园学校、xx小学建立了6所乡村学校少年宫,使少年宫成为了未成年人的思想道德建设阵地、文体活动平台和社会实践基地,实现了以乐促智、以技促能、以读养德,社会效益初步凸显,受到广大教师、家长和学生的欢迎。

一、主要做法

1.强化组织领导,办规范有序的少年宫。为加强少年宫建设、运行和管理,一是健全领导机制。将乡村学校少年宫建设纳入重要的议事日程,成立了乡村学校少年宫工作领导小组,负责对全区乡村学校少年宫建设情况进行统筹规划、协调指导和检查督办;制定下发了《xx区 乡村学校少年宫 建设实施方案》,将乡村学校少年宫建设纳入相关责任单位工作目标考核和文明单位考核评比的重要内容,形成了党委政府领导、文明办牵头、教育部门具体实施、有关部门齐抓共管、全社会积极参与的工作格局。二是健全投入机制。按照政府投资、社会捐助、统一规划、分步实施的思路,多种渠道筹措乡村学校少年宫建设和运行资金。目前,全区共整合投入建设资金100余万元,已建成的6所乡村学校少年宫全部实现了有牌子、有设施、有活动。三是健全师资保障机制。全面加强辅导教师培训,提高学校教师一专多能的基本素质,推行特长教师的多校互聘,实行跨校教师 走教 ,努力实现师资配置共享。积极整合利用各种社会公益性资源,吸纳 五老 人员、 非遗 传承人、民间艺人等担任辅导员,进一步充实了师资力量,丰富了授课内容。四是健全运行机制。以教育部门为主体,建立了一整套少年宫运行制度,制定了活动实施方案和辅导员岗位职责,规范了活动的程序、内容和标准,出台了辅导员管理、教学管理、痕迹管理等一系列规章制度,确保了工作有序开展。同时,要求各少年宫 就近、就需、就时 安排未成年人参加活动,确保了良好的活动效果。

2.传承 非物质文化遗产 ,办有特色的少年宫。结合全区少数民族人口众多,民族风情浓郁,以 围鼓 唢呐 土家摆手舞 白族仗鼓舞 桑植民歌 为代表的 非物质文化遗产 丰富多彩的实际,坚持从娃娃抓起,把各类别 非遗 传承人、民间艺人作为少年宫校外辅导员,开设传统项目课程,培养孩子们对优秀民族民间文化的认知、兴趣和爱好。在中心学校乡村少年宫,以 穿民服、唱民歌、跳民舞、学民乐、习民俗 为主线,积极推进 传统文化进校园 活动。聘请李发成、向左海等当地民间老艺人进校园为学生传授围鼓、唢呐技艺,做到非遗传承从娃娃抓起,受到 校园00后 们的追捧。学校少年围鼓队多次代表学校和镇政府参加各级各类汇报演出,取得不错成绩。学校还组织教师利用假期,查阅大量乡志资料,走访及附近当地多位德高望众之民间艺人,选取了其中60余首围鼓词牌,精心修订编印《围鼓校本教材》,让 非遗 文化在校园中着实 火 起来。近年来,xx区致力于推行传统文化进校园,确立 传统文化立校、民间特色兴校 的办学思路,打造 一校一品 精品化校园,办有特色的乡村学校少年宫。中心学校少年宫的围鼓唢呐、协合乡中心学校少年宫的国学教育、中心学校少年宫的稻草龙等 非遗 项目日渐受到社会各界的关注。

3.建设 一宫两阵地 ,办有活力的少年宫。按照 整合资源、一宫两阵地 的建设思路,充分整合校内、校外资源,把少年宫的活动阵地从学校延伸到乡镇文化站,利用文化站的图书、文化资源信息共享、体育活动场所、 非遗 传习所等资源,极大地丰富了乡村学校少年宫的活动内容、活动载体和活动方式。一方面,乡镇文化站资源免费向未成年人开放;另一方面,在寒暑假期间,文化站为有兴趣爱好的学生和留守儿童举办民族器乐、土家刺绣等培训,并组织文艺展演、比赛等活动,培养学生的兴趣特长,丰富学生的假期生活。此外,整合薄弱学校改造项目、社会力量捐赠的物资设备,充实了少年宫活动所需的电脑等设备器材。通过资源整合、阵地延伸和活动拓展,形成课内与课外结合、校内与校外并重、学期与假期衔接、学校与家庭和社会教育相沟通的育人新空间,促进了农村未成年人特别是留守儿童的健康成长。

4.开展综合评价,办促进全面发展的少年宫。积极探索对学生进行科学合理评价,全方位培养学生的动手和动脑能力,按照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要求,结合未成年人的心理和生理特点,把乡村学校少年宫建设与学生素质教育相结合,对学生从学科知识、卫生习惯、学习习惯、课外活动、兴趣特长、劳动技能等方面提出综合素质评价体系,坚持学生自评、教师评、学校评和区教育行政部门全面分析的 三评一分析 办法,每学期末组织对学生的综合素质进行一次全面的分析评价,有效避免了重分数轻德育、重文化成绩轻能力培养等现象。5.坚持抓小抓早,办立德树人的少年宫。育人先育德,育人必先抓小抓早,从娃娃抓起。xx区以乡村学校少年宫为阵地,精心设计和组织开展形式新颖、吸引力强的思想道德教育和实践活动,做到实践育人、以德育人。充分发挥少年宫活动最接地气、覆盖面广、灵活多样的优势,把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先进性和示范性与普遍性和广泛性有机结合起来,把树立未成年人的远大理想和满足现实需求有机结合起来,广泛开展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进校园 节水、节电、节粮 美德少年 评选、道德讲堂、 做一个有道德的人 我们的节日 敬老尊老 心向党、讲品德、见行动 五心教育 等主题教育实践活动,引导未成年人走出校门、融入社会、感受乐趣、培养能力。

二、经验和启示

1.乡村学校少年宫成为促进农村未成年人全面发展的重要平台。乡村学校少年宫根据学校师资力量和学生兴趣爱好,精心设计内容鲜活、形式多样、吸引办强的德、智、体、美、劳主题兴趣活动小组,做到了人人参与,人人有项目。并充分利用学校课余时间、周末和寒暑假免费开放,为未成年人提供了多样化的课外活动空间,让广大农村未成年人体会到了课余生活的乐趣,不再沉迷于游戏、网吧,或三五成群无事生非,解决了家长的后顾之忧。

2.乡村学校少年宫成为传承和弘扬优秀民族传统文化的重要阵地。xx区在乡村学校少年宫项目建设过程中,充分发挥民族传统文化优势,积极开展非物质文化遗产进校园工作,开办的土家刺绣、民族乐器、民族歌舞等兴趣小组,成为了少年宫参与人数最多、效果最好的活动项目。少年宫聘请当地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本地民间艺人担任校外辅导员,既有效解决了学校师资力量不足的问题,又使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找到了 传人 ,实现 非物质文化遗产 在学校寓教于乐中得以传承和发展。

3.乡村学校少年宫成为丰富农村未成年人课余生活的重要舞台。据调查,大部分农村未成年人,特别是留守儿童的课余生活枯燥乏味,缺乏家庭教育和关爱,做作业、看电视、干农活成了农村未成年人课余生活主流。乡村学校少年宫的开放时间为平日放学后、节假日和寒暑假,活动项目丰富多彩,而且适合未成年人 口味 ,这让农村未成年人娱有去处,并在集体活动中培养了兴趣特长,享受到充实快乐的课余生活,促进身心健康。4.乡村学校少年宫成为农村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重要载体。乡村学校少年宫把立德树人作为根本任务,结合广泛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学习教育的要求,通过开展 做一个有道德的人 、 我们的节日 、经典诵读等活动,引导学生在家庭孝敬父母、在学校尊敬师长、在社会奉献他人,树立正确理想信念,培养高尚道德品质。同时,通过持续深入的开展活动,使农村未成年人的思想道德教育和实践活动有实在、可行的阵地和载体,让农村未成年人成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传播者、践行者。

三、困难和问题

xx区乡村学校少年宫建设虽然取得一定的成绩,但仍然存在一些困难和问题,主要为:

1.建设经费不足。标准少年宫建设数量明显不够,目前xx区得到中央、省、市项目资金支持建设的标准少年宫仅有6所,无法满足广大乡村学校少年宫的建设需求。

2.运转经费不足。有的乡村学校少年宫通过相关部门、单位的支持,虽然把阵地建起了,但运转经费不足,因此活动开展不是很经常。

3.师资力量不足。部分乡村学校少年宫因地理位置偏僻,校内有特长的师资缺乏,聘请校外辅导员较困难,因此课程设置较简单,不能满足学生学习的需求。

四、几点建议

1.继续加大彩票公益金项目支持力度。建议中央、省的项目多向有需求又有热情的地区倾斜,特别是向落后地区倾斜,让彩票公益金项目真正成为扶贫工程、实事工程、民心工程,办受学生、家长、教师欢迎的乡村学校少年宫。

2.整合资源,齐抓共管建好乡村学校少年宫。各级各部门要将落地到学校的资源进行整合,合理配置到乡村学校少年宫建设中,使资源配置发挥效益最大化,解决偏远乡村学校少年宫资源匮乏问题。

3.继续建立健全考核激励机制,使乡村学校少年宫真正发挥作用。目前,中央文明办和省文明建立了乡村学校少年宫的考核评比机制,将每年获得中央和省项目支持的乡村学校少年宫分为优秀、良好、合格三个等次考核,按照考核成绩发放不同的运行经费,在各乡村学校少年宫间形成了你追我赶的良好氛围。建议各级各部门进一步建立健全考核激励机制,细化标准,组织各类评选展示活动,对成绩特别突出的优秀少年宫、优秀特色项目、优秀辅导员、优秀学员进行表彰,对少年宫的优秀成果、特殊才艺进行展示,表彰和发掘乡村特长苗子,提高乡村学校少年宫办学的积极性。

有关学校建设的调研报告 篇19

一、学校概况

陈江东阁小学学校坐落在陈江街道青春村东阁片,建于1930年,是一所公办教学点。学校占地7800平方米,建筑面积1591平方米,运动场3368平方米,校园绿化面积1650平方米。现有功能场室6个(间),多媒体教学平台6个,教学电脑40台,图书4580册,共有6个教学班,在校学生170人。在职在编教师10人,学历达标率100%,其中研究生1人,本科学历6人,中小学一级教师7人,中小学二级教师2人,未评级1人。

二、主要做法和成效

(一)学校规划:

学校始终坚持“一切为了学生发展,办让人民满意的教育”的办学理念,弘扬“明德远志,乐学勤行”的校训。以“为每一个孩子一生的发展和幸福奠基”为导向,对学生实施导读的品悟教育;

以“诚实、守纪、勤奋、坚毅”教育,培养学生良好的习惯;

以“博学严谨爱生乐教”艺术的熏陶,让学生体味学习的快乐。今日的陈江东阁小学学校,在各方面工作都取得了一定的进步,受到人民群众的广泛好评。

“中国象棋”“十个一素质提升教育”“诚信教育”特色的打造,标志着陈江东阁小学学校已经开始了学校特色创建的新征程。

(二)加强队伍建设:

1、干部队伍建设:

我校领导班子3人,其中大专学历1人,本科学历1人,研究生学历1人;

校长符合国家规定的任职条件,有岗位培训合格证书。学校领导班子成员团结协作,有争先创优意识。

2、教师队伍建设:

我校现有9名专任教师,专任教师均有相应的《教师资格证书》,研究生学历1人,本科学历6人,占70%,学历100%达标,中小学一级教师职称7人,占70%,教师业务能力强,是学校发展的坚实力量。学校注重教师队伍可持续发展,重视骨干教师和青年教师培养,确立了切实可行的促进教师专业发展的培训计划与经费保障措施,保证一定数量的教师参加各类校外继续教育和学术研讨、观摩学习活动。

三年来,我校教师获得区级各种荣誉称号、竞赛获奖共10人次,获得镇级各种荣誉称号、竞赛获奖共15人次。

(三)加强校本教研,提高课堂效率:

为确保以教师的发展促进学生的发展,学校建立完善了符合素质教育及新课程要求的教学工作常规、课堂教学评价标准和校本教研制度等;

促使教师转变教育观念,进行课堂改革,着力打造高效课堂。

(四)规范办学行为:

坚决杜绝各种错误的办学行为和教育行为,抵制妨碍学生健康成长的各种不良影响,保护学生身心健康发展。严格执行区宣教办制订的招生制度,不分重点班和非重点班。严格执行财务管理制度和国家收费政策,无乱收费现象。学校选用教材和教辅资料符合省教育行政部门有关规定。严格执行《广东省中小学学籍管理规定》,完善学籍管理系统。

(五)特色教育:

“中国象棋”“十个一素质提升教育”“诚信教育”特色的打造,标志着陈江东阁小学学校已经开始了学校特色创建的新征程。

(六)安全保障:

学校十分重视安全工作,致力打造平安、和谐校园。近年来在校门、校园的各个角落安装了监控设备;

每周一节安全课;

按时出好安全宣传板报;

严格安保工作,实行教师、学生值日制度,确保师生安全。健全安全管理制度和应急预案,定期开展安全培训及防火、防震演习。

三、存在问题及规划设想。

1、存在问题:

普通教室数虽然目前能基本满足教学需要,但是教学楼使用时间已久(1993年建),每遇下雨天气,楼面渗水。

2、规划设想:

加强与主管教育部门沟通,争取在区及街道班的支持下,重建一栋教学楼。我校的扩建项目能早日完成。

四、必达指标的自评说明

1·2学校建筑面积1591㎡,生均校园占地面积45.9㎡,生均校舍建筑面积9.3㎡,(达标度:达标)

2·1设有科学教室0间。(达标度:不达标)

2·3各普通课室有网络接入点;

每位教师配备一台个人专用计算机;

百名学生教学用终端数:23.5;

多媒体授课比例达22%。(达标度:达标)。

2·4教学仪器设备的品种、规格、数量达到国家和省的配备标准。(达标度:达标)

2·5生均图书册数27册。(达标度:达标)

3·2平均班额28人。(其中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37人,占学生总数22%,小学班额不超过50人)。(达标度:达标)

4·1师生比1:19,达到省定编制标准;

按国家和省规定配备专职体育、音乐、美术、心理、卫生等教职员。(达标度:达标)

4·3专任教师学历达标率达100%,其中本科及以上毕业7人,占70%(达标度:达标)

5·1校址和周边环境符合国家现行有关标准的规定。(达标度:达标)

6·2学生免试就近入学,学校实行常态编班,无违法违规行为。(达标度:达标)

6·3开齐、开足国家课程,严格执行省、市教育行政部门规定的课程教学计划。(达标度:达标)

6·4安排学生作业数量和内容符合国家和省的有关规定;

切实减轻学生过重的课业负担。(达标度:达标)

6·7切实保证学生每天1小时校园体育活动时间;

体育艺术“2+1”专项教育活动正常;

学校每学年举行一次以田径项目为主的全校性运动会、艺术节。(达标度:达标)

6·8实施《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测试合格率达92%以上,优良率达70%以上并逐年提高。(达标度:达标)

6·9生均公用经费支出水平达到省定标准;

建立了学校的预算管理制度且严格执行。(达标度:达标)

五、自评结果

根据督导评估方案的要求,结合《广东省义务教育标准化督导评估评定细则》,通过认真自评,我校带“★”的15个指标中,达标数为14个,全部28项二级指标中,达标数为24个,达到了标准化学校复评标准的要求,恳请评估专家给予评估。

有关学校建设的调研报告 篇20

为了深入了解xx县职业技术培训中心学生德育现状,让中职学生更好地掌握基本道德知识、增强学生道德意识、提高道德修养,让学校在不断开展“体验式”德育活动中,形成符合学校特色的德育体系。基于以上目的,通过调查问卷,及时掌握中职学生的思想动态,了解学生对德育教育的需求,评估学校德育教育的现状和质量。

一、学校德育工作基本情况

(一)学校德育队伍现状分析:

我校为中等职业学校共有x个教学班, x名学生,其中住宿学生x名,占学生数的1/2。教职员工x名。我校班主任青老教师结合,其中35周岁以下占x%,班主任工作经验3年以上占x%。均具有丰富的班级管理经验。学校设有政教处,校团委。

(二)学校的德育理念

和教育部印发的,对中职学校德育教育提出了新的要求和重要的指导思想。德育教育要更加重视养成教育,做到高要求,低起点,让德育教育真正具有实效性、针对性和时代感。受传统“应试教育”的影响,中职学校教师在对学生进行德育教学过程中往往只侧重理论知识的传授,而忽视学生情感的培养,进而影响德育效果。因此,我校实施了一系列的德育活动,让学生从亲身参与活动中,体会“传统”德育模式与“体验式”德育模式的不同。

二、调查方案

(一)调查内容

对学生的问卷调查共设计了22道题,由道选择题和道主观题组成。该问卷调查主要涉及以下方面的内容:(1)通过学校、家庭和社会三个方面来分析我校学生道德意识。(2)我校开展了哪些“体验式”德育活动,取得了哪些效果;(3)对我校开展的“体验式”德育活动还有哪些建议。

课题组为了保证课题调查问卷的答题客观性和调查结果的可靠性,问卷调查均由课题组成员亲自主持进行,由于课题组的全程参与,过程严谨认真,被调查中专学生态度认真端正,无抵制和随意答卷的现象。因此,测试结果可以客观反映学生的德育现状。

(二)当前学校德育工作现状调查结果与分析:

1、部分学生自由散漫,纪律观念差。

通过问卷我们可以看出,41%的学生都处于留守状态,且还有13%的学生遵守学校的规章制度仅是因为不受处罚。进行分析,不难发现很多学生的家长都在外打工,他们都是和爷爷奶奶长期生活在一起,家庭教育中家长疏于管理或者管理不到位导致学生养成了自由散漫的习惯。同时,学校虽然重视德育工作,但部分老师仍然认为德育教育是班主任的事情和自己无关,导致部分学生没有受到良好的引导,纪律观念差。

2、有很深的自卑心理,上进心不够,不愿意主动参与各种活动。

在本问卷中,x%的学生虽然知道未来形势严峻,但不知道怎么去面对,x%的学生觉得自己不如普通高中的学生。追根溯源我们不难发现,中职学生以前学习生活中累积的失败经历在长时间内一直笼罩着他们,过去他们是教师管理上的“边缘人”,家长眼中的“学习废物”,使他们认定自己不是“那块料”,进而扩展到自己“什么都不行”,这就造成了他们没有上进心,不愿意主动参与各种活动。

3、德育合力初显,有效整合欠佳。

在本次问卷中,仅有25%的学生在本学期召开了家长会,并认为取得了良好的效果。从这一结果,我们可以看出虽然学校倡导“德育为先”,倡导在不断探索中,形成“走进学校,走进生活,走进社会”富有学校特色的“体验式”教育模式,但因为部分家长自身素质不足,认为教育学生是学校的责任,不主动积极的配合学校工作,最终致使家校合力效果欠佳。

4、德育活动丰富,活动参与率与效益有待提高。

通过调查问卷,我们可以知道,学校重视德育活动的开展。结合传统节日和相关文件精神,开展了一系列的“体验式”德育活动,每学期的艺术节、迎新晚会,每月的主题班会、班团课;每周一次的国旗下经典诵读、社团活动等,可以说是办的有声有色,丰富多彩。但仍然有部分学生认为在这些活动中,学生的参与率不高,只是极少数的参与进去了。同时,认为在有些活动热闹过后并没有什么实效性,没有引发学生的思考,内化成他们自己的东西。

三、德育工作的解决策略

如何解决这些问题呢?加强和改进学校的德育工作呢?我做了几点思考。

1、通过多种途径改变家长教育观念,弥补缺失的家庭教育,形成教育合力。采用讲座法、讨论法、竞赛法、等方式,使家长明确家庭教育的重要性成立家庭学校或家长委员会,让学校与家庭的联系正常化、经常化,创造正常沟通、交流的时机。运用现代信息工具与学生父母亲保持经常性联系,及时反馈信息,了解情况,共同关注学生思想道德建设。

2、切实加强德育团队的自身建设。加强对教职工进行新的教育思想、教育理念等方面知识的培训,调动教职工工作的积极性,提高学校服务质量,努力使校园成为每一个学生健康成长的乐园。

3、针对中职学生心理特点,开展针对性的德育活动,让更多的学生参与进活动。中职学校的学生心理具有独特性,针对学生不同的心理问题,及时疏导学生心中的不满、烦闷、逆反、自卑、焦虑、急躁等不良情绪,加强心理辅导咨询工作,加强心理健康教育。可以通过成立心理咨询室,举办心理健康讲座、健康知识竞赛等方式,使心理健康教育与学校德育工作结合起来,使学校的德育工作更具有针对性和实效性。学校可以举办丰富多彩的校园互动,如校外参观拓展活动、短期的实习活动和社会实践活动,让学生在活动中体验生活,找到自己与社会需求的差距;班集体的团建活动、每月以班级为单位评选“礼仪之星、进步之星、友善之星等”让学生在活动中,体验成功,感受取得成功时的喜悦,慢慢改变学生自卑心理,帮助他们树立自信。通过这一系列活动让学生参与其中,实现参与、感悟、实践的过程。让学生在活动中感受到快乐,体验到德育亲切、可信、有用,从而把道德观念内化成了品质和习惯。

总之,“体验式”德育模式在我校实施的过程中取得了良好的效果,但还有还存在一些问题,需要我们在不断探索中,找到德育工作的新方法、新途径,开创学校德育工作新局面,形成具有本校特色的德育新模式。

有关学校建设的调研报告 篇21

为配合省十三届人大常委会第二十七次会议听取和审议全省教师队伍建设和教师法实施情况的报告,10月中下旬,省人大常委会副主任许仲梓带领部分省人大常委会委员和省人大代表,先后赴南京、南通、扬州、淮安、连云港等地开展专题调研,召开多场座谈会,听取了当地政府和相关部门的情况介绍,以及各级各类学校负责人的意见建议,并实地考察了县、乡、村的部分学校、幼儿园。同时,又分别召开了省教育、编制、发改、财政、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市场监督管理等部门负责同志座谈会和各部门相关职能处室负责人座谈会,并召开了教育方面的专家学者座谈会,深入了解情况,认真听取意见,共同研究问题。现将有关情况报告如下:

一、主要成绩

认真落实教师法的有关规定,全面加强教师队伍建设,全力推进依法治教,不断创新体制机制,教师队伍建设取得新的成效。

(一)加强党的领导,对教师队伍建设作出新部署

坚持把政治建设摆在首位,充分发挥党组织的领导和把关作用,坚持教师队伍建设的正确方向。省委省政府及时出台了《关于全面深化新时代教师队伍建设改革的实施意见》,明确了新时代我省教师队伍建设改革的主要目标和重点任务,明确要求教师工作实行党委政府一把手负责制,并将教师队伍改革列入督查督导工作重点内容,其结果作为党政领导班子和党政领导干部综合考核评价、奖惩任免的重要参考。政府有关部门落实省委省政府的决策部署,出台了《江苏省教师教育创新行动计划(—20xx年)》等文件,进一步明确了深化新时代教师队伍建设改革的具体措施。盐城市以党建为引领,以改革为主题,专门召开了教育改革工作会议,明确提出高质量的教育必须有高质量的教师,要求深入实施中小学名师培养工程,打造一支品德高尚、业务精湛的教师队伍。淮安市委市政府定期研究教师队伍建设改革工作,把教师队伍建设作为党政“一把手”工程紧抓不放,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全程参加人大教师队伍建设专题询问,研究解决教师队伍建设中的新问题。泰州市今年的新春第一会就是“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推进大会”,提出了尊重教师、关心教师的一系列具体政策措施。徐州市“十三五”期间累计招补教师25451人,其中编制教师16342人,特别是从20xx年起,连续三年每年补充新教师不低于7000人,对解决教师缺口、推进教育优先发展起到了很大的推动作用。

(二)加强思想政治引领,师德师风建设取得新进展

一是加强学校党组织和党员队伍建设。充分发挥党支部的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教师先锋模范作用。选优配强党支部书记,实施党支部书记“双带头人”培育工程。在中小学试点实施党组织领导的校长负责制。健全把骨干教师培养成党员、党员教师培养成教学骨干的“双培养”机制,努力形成“党内带党外、党员带全员”的良好氛围。二是强化教师思想政治教育。在教师全员培训中普遍开设“一专题三建设”课程。在教师中大力开展坚定理想信念、树立师道尊严、提升品行操守等教育。完善了高校教师思想政治工作组织管理体系,逐步配齐建强思政课教师队伍。三是推动师德师风建设。依据教育部新时代教师职业行为十项准则要求,省教育厅出台教师师德失范行为处理办法,列出了教师职业行为负面清单,持续开展有偿补课、校外兼课等突出问题专项治理,实行师德失范“一票否决”,压实学校主要负责人第一责任。建立教师诚信承诺、失信惩戒机制,健全教师入职查询制度。坚持典型引路,持续开展“江苏教师年度人物”“四有好教师团队”“高校黄大年式教师团队”等推选活动。建立江苏省师德建设宣传中心,讲好江苏师德故事,展现教师时代风貌。南通市持续开展向李吉林、李庾南等师德楷模学习活动,扬州市创新开展市特级班主任评选,让优秀班主任获得特级教师的荣誉和待遇。

(三)加强教师教育,教师教书育人能力有了新提升

一是健全教师教育体系。在全国率先部署和落实教师教育创新发展工作。围绕建立健全以师范院校为主体,高水平综合性大学参与,以本科和研究生教育为主的师范生培养体系,支持师范院校发展。从20__年起,省财政将省属高校师范专业生均拨款学科系数从1提高至1.2。鼓励南京大学、苏州大学、南京信息工程大学等高水平综合性大学举办教师教育,启动七年一贯制师范定向生培养试点和高素质复合型硕士层次高中教师培养改革试点工作,不断提升教师培养质量和层次,同时吸引了优秀学生报考师范。二是健全教师培训体系。构建省、市、县、校四级教师专业发展支持体系,全面提升教师专业发展能力。整合现有教师培训资源,加强省级教师培训机构建设,单独设置省教育科学研究院,核定编制数180个,作为省教育厅的直属副厅级事业单位。南京市横向建立起市、区、校三级教师培训联动工作体系,纵向建立职初教师、骨干教师、卓越教师、教育家型教师的四级教师专业发展攀升培训体系。南通市持续开展教师教学研究探讨,推进教育技术不断革新和推广,带动全市教师精心设计课堂教学,着力向课堂教学要效率,成为全国首批9个“双减”试点城市之一。三是推进名师梯队化培养。面向“十四五”规划目标和江苏教育现代化2035远景目标,启动新一轮名师培养梯队工程。开展“苏教名家”培养对象选拔等,精心打造名校(园)长、名班主任、名教师“三名”工作室等培训载体。南京市召开“四有好教师”团队建设展示推进会,通过“市优秀青年教师、市学科教学带头人、省特级教师”等评选工作,以评促建,形成中青年骨干教师人才培养梯队。淮安市淮阴区与淮阴师院教科院、南通教师发展学院和南师大合作培养400多名的特级后备、学科带头人、区骨干教师梯队队伍。连云港市通过建设乡村骨干教师培育站,5年共培养乡村骨干教师近4000人。南通市把名教师、名校长整合起来,以“名师效应”带动教师成长,促进教师队伍整体水平提高。目前已培养“苏教名家”3人、“江苏人民教育家”10人、省特级教师47人。

(四)盘活存量资源,教师编制紧缺状况得到新缓解

一是加大编制统筹力度。开展中小学教职工编制统筹,破解结构性矛盾。通过内部挖潜,将改革和管理中精简下来的事业编制优先用于保障教育事业发展,全省较20xx年增加了2.8万个教师编制。推动设区市在市域范围内教师编制统筹,破解城乡之间结构性矛盾。徐州、南通、盐城、淮安等地已在市域内调剂11618名事业编制用于义务教育阶段学校。实施省级统筹,将各市超出核编标准的教职工编制作为统筹编制,由省委编办合理分配至教师编制短缺地区,20__年已在全省统筹了1万名教职工编制。二是创新编制管理办法。编制部门会同教育等有关部门,推动义务教育教师“县管校聘”,打破编制的学校壁垒,实现教师由“学校人”向“系统人”转变,进一步盘活了教师编制,促进了教师资源合理配置。实行高校人员总量管理,根据学校办学层次和办学规模,科学核定人员总量,纳入总量管理的人员参照事业编制人员管理,有效满足高等事业发展需求。创新幼儿园人员编制管理,实行“骨干人员核编+普通教师备案制+辅助人员政府购买服务”的方式,推动备案制普通教师与事业编制人员同岗同酬,按照国家规定参加社会保险,所需经费纳入同级财政预算。目前,苏州市已招聘备案制幼儿教师3453名。

(五)完善政策措施,教师工资收入水平有了新提高

20xx年以来,按照国家有关规定,我省采取了一系列措施,进一步保障义务教育教师工资待遇。省政府办公厅出台了《进一步保障义务教育教师待遇的通知》,明确提出各地在对公务员普遍发放奖励性补贴时,及时统筹考虑义务教育教师。截止20__年,按预算安排我省已实现了义务教育教师平均工资收入水平不低于当地公务员。增加高校绩效工资总量,增加幅度为单位基准线的10%以内。扩大高校绩效工资内部分配自主权,自主决定分配形式和办法。提高特殊教育教师基本工资15%,并按不超过当地事业单位绩效工资基准线的10%增核绩效工资总量。出台《关于全省乡村教师职称评审政策若干意见》,从20__年起,对在乡镇工作的教师普遍发放了乡镇工作补贴。20__年起,乡镇工作补贴平均每人每月超600元。对农村学校特别是条件艰苦的学校,在绩效工资内部分配时允许增设农村学校教师补贴。明确技工学校、职业院校额外培训净收入的50%增核绩效工资总量,不纳入单位绩效工资总量基数。

二、存在问题

近年来,我省教师队伍建设虽然取得了明显成效,但对标教师法的有关规定,对标广大人民教师的热切期盼,对标江苏教育现代化发展的目标任务,仍存在一些差距和不足。

(一)思想政治工作和师德师风建设还不够深入。教师思想政治工作存在薄弱环节,师德师风问题仍不同程度存在。有的加强班子队伍和基层党组织建设不足,落实新时代党的组织路线不够到位,有的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不够到位,阵地建设存在风险隐患。高校教师思政建设存在“上热中温下凉”问题,重视程度从校党委、院(系)党委到党支部和教师层层衰减。在教师选聘、职称评聘中对思想政治和师德考察缺乏有效手段,对教师的思想政治考核大多流于形式。有学校反映,师德师风虽然是教师考核评价的首要标准,但考核分类分级评价标准缺乏,难以起到引导和激励作用,对师德失范教师惩处上存在着宽松软。此外,教师有偿补课、校外兼课问题仍然屡禁不止,少数幼儿园还存在虐待伤害儿童现象。这些都严重损害了教师队伍整体社会形象,影响学生健康成长,甚至引发舆情事件。

(二)教师编制和统筹管理还不够到位。教师编制问题仍然是制约教育发展的重要因素。今年6月,中央编办、教育部印发的《关于推动中小学教职工编制全面达到国家基本标准的通知》,明确要求各地20__年6月底前以县为单位实现中小学教职工编制全面达到国家标准。但我省目前22个市县尚未达标,缺编2.45万。全省现有无编及5名编制以下公办幼儿园661所,按最低标准配备教师缺编1754名。加上民转公教师所需编制2.88万,全省还需净增加基础教育教职工编制约5.5万。如按教育现代化师生比标准测算,缺口更大。“无编可用”的同时,一些地方却存在着“有编不用”和“有编难用”现象。调研中了解到,淮安市现有未入编的临聘教师8058人,但全市教师编制却空余7225个。扬州市学前教育教师编制空余963名,但大量公办幼儿园教师却没有入编。此外,一些教师因年龄、伤病、体弱、孕产乳、借用等占编不上课问题突出,加剧了编制使用压力。

(三)教师社会地位和待遇提升措施还不够有效。全社会尊师重教的氛围还不够浓,教师尚未成为最受社会尊重和令人羡慕的职业。由于种种原因,教师工作受到社会、家长的质疑和冲击越来越多,教师职业的吸引力不强。调研中发现,近年来,虽然报考师范的毕业生有所增加,但多数是因为就业压力,真正崇教、乐教的优秀毕业生报考师范的还不多,有30%多的师范毕业生未从事教师职业。教师工资收入待遇尚没有真正按教师法有关规定落实到位。目前,全省已按预算安排全部实现义务教育教师平均工资收入水平不低于当地公务员,但决算时的实际发放情况还有待进一步观察。编外教师收入待遇目前只有在编教师的30%—60%,“同岗不同酬”现象突出。有的地区非编幼儿教师工资仅为当地最低工资标准。备案制教师与在编教师收入差距虽有所缩小,但退休后的保障存在着很大差距,给社会稳定埋下了很大隐患。1985年出台的一年1元、10元封顶的教龄津贴规定,近40年来一直没变,根本起不到提高教师待遇收入的作用,更起不到引导全社会尊师重教的作用。此外,据一些校长和教师反映,一些家长“校闹”干扰了学校正常教学秩序,损害了教师合法权益。还有一些检查、评比、创建等非教育教学事务分散了教师精力,加重教师负担。

(四)教师教育工作成效还不够明显。目前,我省以师范院校培养为主体、高水平大学办师范为补充的师范教育体系尚未真正建立。省里没有把地方师范院校建设摆上重中之重位置,没有按照扶持壮大主体的要求加大支持力度,对高校考核只分办学层次不分办学类别,对师范院校发展不利。一些师范院校师范生占比不高,南京师范大学20__年师范专业本科生仅占全校本科生总数的30%左右。师范生向来是“吃饭生”,但现在省属师范院校的师范生与其他高校学生一样要缴学费、生活费、住宿费,这种状况已经持续很多年了。高水平综合性大学办师范的主动性、积极性也不高。目前,国家有关方面正在考虑提高小学教师入职的学历门槛,但我省部分培养小学教师的师范院校还是专科层次,迫切需要省里支持其提升到本科办学层次。省里对南京特殊教育师范学院本科评审工作支持力度还需加大。教师培训的针对性还需提高。市、县级教师培训机构建设薄弱,各市县教研室教研人员不足,不能有效开展教师全员培训和支撑教师专业提升。乡村教师的日常教研和培训工作也没有建立起一套有效办法。随着教育评价改革、新高考制度改革、“双减”等一系列改革政策的落地,向课堂要效率,提升课堂教学质量和作业设计质量,对教师的研究能力和教学能力提出了新的要求,迫切需要进一步加强有针对性的培训。此外,应当引起高度重视的是,一些师范院校不按规定组织师范生的毕业实习,让学生自找门路盖章证明已经实习,使教育实习环节走过场,导致学生严重缺乏足够的教育教学实践机会,师范毕业生质量难以保证。

(五)教师队伍结构还不够合理。随着新课改的推进,全省音体美、科学、心理健康等学科教师普遍缺乏,目前仅音体美教师就缺了1.7万名。新高考制度改革后,化学、物理、地理、生物等学科教师也出现了结构性短缺。教师队伍年龄结构不合理,一些地方特别是乡村学校教师年龄老化,中青年教师缺乏,有的区县10年未招聘一名在编新教师。基础教育阶段男女教师比例严重失衡,全省为3:7,有的地方达到了1:9,许多幼儿园甚至没有一个男教师,导致学生成长过程中的男性角色“失位”,不利于学生健全人格的培养。从区域结构上看,教师资源在城乡配置上还不均衡,乡村学校骨干教师缺乏。应当予以高度关注的是,苏北等地区教师的严重流失问题。“十三五”期间,淮安市流失教师742人,扬州市基础教育公办学校流失教师700多人,镇江市累计流失448人,其中学科带头人以上18人。连云港市近三年流失397人,其中省特级教师19人、市级名师以上29人。苏北、苏中名特优教师、学科带头人的外流还会引发教师团队流失,对当地教师队伍影响极大,严重破坏了当地教育生态,剥夺了当地孩子、家长和社会的希望。据了解,这些流失的教师大多去了苏南等发达地区,这与南北挂钩帮扶、苏南支持苏北发展的政策完全背离,加剧了地区间发展的不平衡。

(六)教师管理体制机制还不够健全。义务教育阶段的教师虽然实行了“县管校聘”,但教师与学校、教育行政部门之间的关系不明确,教师的聘任合同还是与学校签订,教师在县域内的统筹调配使用仍然不畅。教师职位职称受到比例、数量等各方面的限制,教师的上升空间出现“天花板”现象,有的符合条件的教师等了28年都没能评上高级职称,有的评上多年也聘不上,严重挫伤了教师的积极性,甚至出现了焦虑、抑郁、懈怠等现象。校长等管理人员缺乏专门的职业上升通道,绝大多数校长等管理人员占用了教师岗位职数,挤占了一线教学岗位教师高级职称名额。新教师招聘的岗位要求过于宽泛,考核方式单一,学校不能科学合理地选择所需的紧缺教师,出现了“要的人进不来,来的人又用不上”。一些新招聘的教师只会考试,但站不住课堂,管不住学生,难以胜任教育教学的要求。此外,教师退出机制还不完善,对长期泡病假、违反师德师风的教师,学校不敢解聘或辞退。对于教学懈怠、知识老化等难以胜任教学工作的教师,也无法进行轮岗交流,让其退出教学一线。

此外,我省的职业教育还没有建立一支高水平的“双师型”队伍,许多高技能人才受年龄、学历、资格等条件限制无法进入教师行列,中等职业学校、高等职业学校缺少一批“工匠之师”和“巧匠之师”,难以担负起培养现代化建设亟需的创新型、应用型和技术技能型人才的重任。一些中等职业学校、高等职业学校陷入了“越办越差、越差越难招生”的恶性循环,广大家长根本就不愿也不敢将孩子送到中等职业学校、高等职业学校就读,不仅加剧了普职分流的竞争压力,更不能为我省加快现代产业发展、壮大实体经济,实现制造业大省向制造业强省转变,提供高素质的技能人才,与我省加快建设“一中心一基地一枢纽”目标定位不相适应。

三、几点建议

为加强新时代教师队伍建设,根据调研情况,综合各方面意见,现提出以下建议:

(一)进一步加强教师思想政治与师德师风建设。各级党委政府要始终把教师思想政治与师德师风建设作为衡量教师队伍素质的第一标准,作为教师队伍建设的重中之重。落实中央深改委会议审议通过的《关于建立中小学校党组织领导的校长负责制的意见(试行)》,坚持和加强党对中小学校的全面领导,要在深入总结试点工作基础上,健全发挥中小学校党组织领导作用的体制机制,确保党组织履行好把方向、管大局、作决策、抓班子、带队伍、保落实的领导职责。健全各级各类学校教师思想政治工作和师德师风建设体制机制。省政府及相关部门要细化落实各级各类学校党组织从严治党主体责任和主要负责人师德师风建设第一责任人的评价标准和考核办法,全面落实高校二级学院院长、书记等关键岗位落实教师思想政治和师德师风建设责任的评价标准和考核办法。在各级党委(党组)对高校巡视巡察以及各级政府教育督导中加强教师思想政治和师德师风专项检查,重点解决好对教师思想政治与师德师风建设重视程度层层递减问题。深入实施师德师风建设工程,提升“四有”好教师团队建设水平,建立新教师宣誓制度。完善学生、家长和社会参与的师德监督机制,将治理师德失范纳入专项督导和责任督学挂牌督导范畴,建立师德状况定期调研和评议制度,完善师德舆情快速反应和重大问题报告、惩处机制。坚决从严处理中小学教师有偿补课、收受礼金等行为和高校教师在教育教学、学术研究、师生关系等方面的失范行为。

(二)进一步深化教师管理综合改革。一是加强编制统筹、创新编制管理。建立健全以县为主、市域调剂、省级统筹、动态调整的教职工编制管理机制,在严格落实教师编制国家基本标准、达到省定标准的基础上,按照我省教育现代化标准,做好中小学教职工编制和公办幼儿园机构编制的配备工作。加大教职工统筹配置和跨区域调整力度,加强和规范中小学教职工编制管理,严禁挤占、挪用、截留编制和有编不补,加大问责查处力度,切实解决部分地区教师编制大量空余却大量使用非编教师的问题。规范代课教师管理,制定公办学校非在编教师管理制度,解决中小学大量临聘教师存在的隐患问题。制定完善公办幼儿园、中等职业学校、技工院校等公益二类事业单位教师备案制管理制度和政府购买工勤服务的管理办法。二是调整教师队伍结构,解决结构性短缺的突出矛盾。采取切实有效措施,解决好新高考制度改革后化学、物理、地理、生物等学科教师紧缺,以及体育、艺术教育、心理健康、技术和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教师普遍缺乏的问题;解决好教师队伍性别比失调,女教师占比过高、男教师普遍缺乏,以及教师年龄老化、年轻校长后备梯队不足等问题;解决好苏北、苏中地区骨干教师严重流失问题。建议苏北、苏中地区要对晋升为特级教师、高级教师等骨干教师采取签订服务期合约的办法,省级层面要出台确保优秀骨干教师有序流动的引导管控办法,对违反服务期合约的即行取消其职称并纳入失信记录,对抢挖苏北、苏中地区骨干教师的省内地区采取“挖一减二”的办法,即抢挖一个高级或特级教师,核减流入地两个高级或者特级教师职称(荣誉)名额。三是完善准入退出机制,深化教师职称制度改革。优化教师招聘制度,增强教育部门特别是用人单位的自主权。健全教师资格定期注册制度,逐步将编外聘用教师和民办学校教师纳入定期注册范围,不合格人员要坚决退出教学岗位。建立符合教师岗位特点的考核评价指标体系,突出教育教学实绩,不简单用升学率、学生考试成绩等评价教师,引导教师潜心教书育人。提高中小学中级、高级教师岗位比例,畅通教师职业发展通道。全面推开校长职级制试点工作,推进教育家办学。同时,解决好校长等管理人员占用教学人员高级职称名额的问题。

(三)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教师教育。一是大力振兴师范教育。实施师范教育培养院校提升计划,创建一批国家级和省级高水平师范生培养基地。进一步提高师范专业生均拨款标准。扩大师范生培养规模,明确师范院校招收师范生不得低于非师范生的占比要求,确保师范院校以师范教育为主业。强化教师教育学科建设。在师范院校及有关项目评审时,要体现师范教育特色。按照中小学、幼儿园教师学历要求,加快我省师范专科学校升为本科院校的进度。按照中央《关于学前教育深化改革规范发展的若干意见》提出的办好若干所幼儿师范学院的要求,加快我省优秀幼儿师专升为本科院校的进度。实施师范教育生源质量提升计划,吸引优秀青年踊跃报考师范院校和师范专业。大力推动师范教育人才培养模式转变,突出教师教育创新实践教学,构建包括师德、教学、班级管理、教研等全方位的'实践教学内容体系,确保师范生教育实践不少于半年。鼓励支持江苏高水平大学建设高校成立教师教育学院、举办师范专业。二是大力提升职教师资水平。深入贯彻中办、国办印发的《关于推动现代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的意见》,明确职教师资专业具有专业教育和师范教育的双重属性,树立“大职教”“大师范”理念,尽快制定职业教育教师发展规划,改革创新职业教育教师培养机制,扩大职业教育教师培训规模,拓宽吸引优秀人才进入职业教育教师队伍的渠道,创新招录办法,吸纳一批具有创新实践经验的企业管理、技术和高技能人才成为职业教育教师,建设一支高水平的“双师型”职教师资队伍。三是切实加强教师培训工作。完善省市县校四级培训体系,建好省级教师培训机构,做强市级教师发展学院,重点推进县级教师发展中心建设,开展教师发展示范基地校建设,为教师专业发展提供支持服务。

(四)进一步提高教师地位待遇。各级党委政府要明确教师职业具有公共属性,公办中小学教师具有国家公职人员特殊的法律地位,切实担负起中小学教师保障责任,着力提升教师的政治地位、社会地位、职业地位,吸引和稳定优秀人才从教。确保中小学教师平均工资收入水平不低于或高于当地公务员平均工资收入水平。在解决教师编制应入尽入之前,要提高中小学、幼儿园等非在编教师待遇,做到同岗同酬。关心乡村教师工作生活,大力实施乡村教师支持计划。重视教师住房保障,把符合条件的教师纳入当地住房保障范围。维护民办学校教师权益,使其在业务培训、职务聘任、教龄和工龄计算、表彰奖励、科研立项等方面享有与公办学校教师同等权利。加强教师合法权益保护,保障教师教学自主权,保护教师教育惩戒权,全面清理规范各类涉校检查、考核与评比活动,探索依法治理“校闹”机制,优化教育生态环境,在全社会大力营造尊师重教的浓厚氛围。

有关学校建设的调研报告 篇22

《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提出,“中小学要由应试教育转向全面提高国民素质教育的轨道,面向全体学生,全面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文化科学、劳动技能和身体心理素质,促进学生生动活泼地发展,办出各自特色”。这一纲领性文件成为发展办学特色,增强学校活力、提高办学效益,实现由“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轨,培养多层次、多类型人才的重要指导思想,成为当前深化教育改革新的突破口。

一、特色学校建设的理论背景

1、为什么要进行特色学校建设?

在市场经济的带动下,品牌意识,名牌效应逐渐深入人心,学校特色是教育品牌的真正体现。老百姓日益增长的优质教育需求,迫使学校不断创新,办出特色。合格学校、规范学校、示范学校、特色学校是学校发展的轨迹。在示范级学校达到一定比例的时候,特色学校的创建,特色学校的评估是促进学校发展的重要手段。

2、特色学校的有关概念及逻辑关系

何谓特色?特色就是事物表现出来的格外突出的色彩和风格。

何谓特色学校?特色学校指的是在全面贯彻教育方针,全面提高教育质量,学校整体工作达到良好水平的基础上,从校情出发,有自己的理念、思路、独特的举措,整合发挥特色资源,形成独特的、优化的、辐射的、稳定的教育特征、风格和个性,为全校师生、社会所认同,并形成传统,在素质教育中发挥示范带头作用的学校。

何谓办学特色?办学特色是指一所学校的整体办学思路或在各项工作中所表现出的积极的与众不同的方面,是从系统论的观点来构建的,能对学校办学起领导、统揽的理念,是学校独特的、稳定的教育思想。换句话说,它是一所学校积极进取的个性表现。

3、特色学校的五大特性

独特性。是指学校在具有一般学校共性的基础上,又有着与众不同的个性,它以本校的实际出发,在教育教学上形成个性风格。即“人无我有,人有我优,人优我特”的独特性,这是特色学校的主要特征。没有独特的教育,就没有特色可言?

领先性。是指学校的教育质量和管理水平处于领先地位,同时学校的某项工作或某方面的教育科学研究或学生某一方面的素质胜过其他学校,处于领先的地位。

示范性。是指学校办学符合教育方针、教育规律和教育实际,体现社会的教育发展趋势,较为完整的、系统的办学思想和经验渐成体系,并为人们所接受,有推广价值。

稳定性。是指办学的个性和成果长期地显示、保持。但静止是相对的,运动是绝对的,稳定性不排除发展变化,而且是以与时俱进的姿态内涵式发展,并经受得住时间的检验,成为学校的传统,具有较深的社会影响。它标志着教育个性的定型和成就。

长期性。是指特色学校的形成是一个复杂的长期探索积累、逐步完善的过程。特色不是表现一二件事,也不是展示一下表面功夫,更不是宣布我有什么特色,就会有什么特色,特色的形成要有基础、条件和过程。

二、我区特色学校建设现状

1、基本情况

我区特色学校建设工作以20__年为一个分水岭,在20__年之前,学校着重于校园文化建设,从几十年的校园文化沉淀中挖掘适合自身的特色发展项目,在规范办学目标考核上档次的基础上,抓好单项特色工作,逐步形成在一定范围内领先的学校特色。

20__年,由区教育督导室牵头建立了《大渡口区特色学校评估体系》,以加快我区中小学全面推进百范文网乡统筹和优质教育的步伐,促进学校深化教育改革,实施学校特色发展战略为目的,鼓励学校在特色学校建设工作中形成“一校一品”或“一校多品”的格局,促进全区教育向多元化、优质化方向发展。

区教委成立了大渡口区中小学特色学校评估领导小组,以三年为一个周期,从特色定位、组织管理、队伍建设、实绩效果等四个方面开展特色学校创建评估工作。

2、几大类型

全区28所中小学在学校特色发展和特色学校建设工作方面发展极不均衡,部分学校还未找到适合学校发展的特色项目方向,部分学校已经起步,并通过努力取得了一定的影响和成效,而只有极少数学校开始向“一校多品”的方向探索,而就学校开展特色学校建设工作的方式目前可大致归纳分为以下几类。

学习借鉴型。学习研究名校创建特色的经验和策略,同时挖掘本校可用资源,制定本校特色发展项目。

育才小学的艺术教育(人人会拉丁,个个能挥毫),马王小学的快乐足球,钰鑫小学的博厚教育,双山的书香校园,区实验小学的启慧教育均属于这一类型。学校对项目进行了深入研讨,进行了独特的思维加工,解决了“是什么”、“为什么”、“怎么样”等问题。由于采用了现成的项目加以发展,因此下一步学校主要就是要克服教条主义倾向,力求效“法”而不效“仿”。

因地制宜型。根据本校实际情况和周边环境条件,从发挥学校现有优势出发,大胆革新。

商务学校的精细化管理和旅游学校的职场化管理。这两所学校不约而同地想到了职高学生发展职业特长的方向,利用优势、革除弊端对重点进行突破,同时九十五中的传承教育也同属此类型。此类型的特色项目发展正处于试验阶段,还有许多问题有待进一步的验证解决。

下一步学校应该找准关键,对创办什么特色、通过什么途径形成特色等问题作出明确的回答,并从纷繁复杂的工作中寻找出带有决定意义的突破口;大胆实验,定向发展,勿求轰轰烈烈,但求精致专一。

整合强化型。在巩固单项成果的基础上,由点到面,逐步扩展,分类推进,以特色项目带动其他工作,以其他工作促进特色优化,使局部特色发展为学校整体的个性风貌。

大堰小学的科技教育和新工小学的习字习性教育均属于这种情况。学校领导不再满足于求发展,而是以创造为目标,成为办学艺术的积极开拓者,学校处处、事事、时时都在“走自己的路”,各方面逐步表现出独特而稳定的个性特色。

接下来,学校要做的就是坚持,由点到面,分类推进,做到“成就一点,特色一园”,消除浅尝辄止行为;同时要积极进取,再接再厉,做到“人无我有,人有我优”,提炼校风,形成传统。

三、特色学校建设工作目前存在的困难和问题

1、特色项目的选定。选定的项目必须考虑四个因素:其一社区资源,其二教师素质,其三学校经济状况,其四学生培养目标。有一些学校,不顾学校实际,对所选定的项目或者所开展的项目说不出一个所以然,没有校园文化沉淀的根基,选定的项目根本在短时期内无法启动。即使强行开展起来,也只能是流于形式,做表面文章,造成精力、财力的大量浪费。

2、特色环境的营造。形式是为内容服务的。营造特色学校建设环境是非常有必要的。有些学校只追求了外在的形式,却没有丰富的内涵。也有一些学校书写的标语,内容过大过高,引不起师生的一点共鸣,甚至和选定的项目毫不牵连,悬挂在学校最醒目的地方,耗费了资金,但没有效果。

3、特色课程的开发。开发特色课程是为了有系统、有目的、更有效、更深层次地推进特色学校建设,避免在特色学校建设上随心所欲,无的放矢。在这项工作上,我区各个学校都还处于起步阶段,没有较成熟的经验性成果。

4、特色教师的配置。教师是开展特色学校建设的主力军,离开了教师,特色学校建设只能是一张写在纸页上的美好规划。目前,我区各中小学的体艺卫专职教师缺乏,要开展特色活动组织工作,必须要配置专门的优秀教师才行。

5、特色活动的开展。开展活动的目的不是为活动而活动,这是为了引领特色、激励特色、促进特色而采取的一种策略或手段。部分学校特色活动的开展形式单一,长此以往,师生没有新鲜感,会觉得枯燥无味,不利于特色学校的建设。

6、特色成果的展示。现在谈成果展示,似乎有点为期过早。一些特色是在短期内无法展示的,强行要求学校展示成果,勉为其难,强调过份,适得其反,会出现一些被动应付,为展示成果而制造虚假成果的后果。我们所说的特色成果的展示,是指在建设的过程中,学校应保存能够反映出特色开展情况的一些资料或档案,比如“师生共写随笔”等形式的活动。学校不用把成果展示局限于一台表演或一天的时间内,而应该抓住过程展示这一要点。

这六个方面的不均衡,大致反映出了我区各校特色学校建设的基本情况。

四、如何有效地推进特色学校建设

1、抓好两支队伍建设。

校长是创办特色学校的主导。校长是学校发展方向的掌舵人,学校特色可以说是校长个性特征的外显,它不仅体现着校长独特的办学理念和价值取向,而且再现着校长自身的工作威望和行为风格。

渊博的文化知识、笃深的职业情感、独特的思维品质、完善的个性特征、成熟的办学思想、执著的优师观念、非凡的从教技巧、精湛的指导艺术、高强的科研素养和出众的管理才华等。一般地说,校长的上述素质越高、越独特,越容易造就特色学校,这都早已为实践所证明。

由于校长对创办特色学校具有决定意义,所以选拔和任用一批优秀的校长就显得尤为重要。

教师是创办特色学校的关键。其一教师是学校工作的中坚力量,校长的办学思想和办学方略只有通过全体教师的齐心协力才能产生实际效果。其二特色出自于个性,特色教育出自于教师不同寻常的兴趣、气质、性格,这就要求教师不仅要有足够的知识储备、教育才能、政治素质,而且要有真诚的爱心、童心、事业心,更要有较高的文化涵养、创新意识和人格魅力。

因此,在师资培训工作方面也应当建立特色培养的指标体系,采取适当而有效的举措,进一步提升在职教师的素质。

2、抓好六个重点工作

特色的规划设计。自我剖析,挖掘论证本校优势资源;从利于学生的成长、利于学校的发展出发,体现学校的办学理念、办学指导思想和办学宗旨,确定特色项目;并制定长、中、短期的发展规划。

特色的组织实施。自上而下全体参与到特色的建设中,管理流程合理清晰,运转有效;校长具有坚定的鲜明特色的办学思路,领导班子步调一致,管理职责落实;“特色建设”理念贯穿渗透于学校各项工作。

特色的目标管理。常规管理(教育、教学、后勤、环境等)以特色建设为中心,特色基础牢固;长、中、短期目标有序推进,得到全体教职员工的认同和积极参与;规划实现效果良好,特色教育逐渐得到校内外的公认。

特色的条件保障。有适应学校特色建设发展的现代教育教学设施装备,相应配套齐全,能有力保证特色项目的开展;有体现学校特色的校园文化氛围;有与特色建设相适应的激励、保障机制。

特色的队伍建设。能围绕特色建设对教师提出明确要求,措施有力,不断提高教师特色教育的素质、能力、知识和技能;基本形成一支事业心强、特色教育能力强、知名度较高、有一定参与比例的教师群体;将特色教师培训与校本培训、科研课题研究相结合,研究与实践相融合,以研究带动特色建设走向深入。

特色的效果显现。学校要对特色进行整合、提升,逐步形成稳定的教育特征、风格和个性,校内外认同度高,并形成传统,在素质教育中发挥示范带头作用;教师在特色学校的建设中综合素质得到提高,积极展示和发表教学成果和研究成果;学生兴趣爱好、潜能和个性被激发和得到发展,提高学有专长的学生占有比重,提高各种竞赛获奖励的学生比重。

创办特色学校的过程实际上是深刻地理解和把握学校个性或特殊性的过程,只有认真地分析和研究一个个迥然相异的学校实体各自的特色,才能更好地捉摸学校建设与发展的普遍性和共同性。学校条件不同,情况各异,在建设和发展上必须保持区别、必须体现个性。惟有建设特色、成就特色,才能更充分地展示学校自身的存在价值,形成合力,共同推动大渡口区教育事业的蓬勃发展。

有关学校建设的调研报告 篇23

根据我校《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学习调研阶段工作计划》的要求,为全面把握我校教师队伍建设的现状,找准制约学校发展的瓶颈,寻求解决教师队伍发展的突破口,努力打造一支德才兼备、素质优良的教师队伍,由支部副书记兼工会主席任组长,工会委员参与调研。现将调研情况报告如下:

一、调研内容

1.对学校现有师资状况如何?

2.怎样提高教师的素养、能力和水平?

3.怎样加强青年教师的培养?

二、调研时间:

10月21日-25日

三、调研形式:

1.发放征求意见表

2.召开座谈会

3、走访

4、设立意见箱

四、调研对象:

全体教职工、学生家长、学生、社会干部群众

五、现状分析:

1.师资结构不合理。从编制结构来看,我校现有教职工73人,其中管理人员4人,专任教师58人,后勤人员9人,民办人员2人,超编25人。从年龄结构来看,30岁以下23人,占教职工总数的31%;31-50岁19人,占教职工总数的26%;50岁以上31人,占教职工总数的43%,教师呈现老龄化趋势,55周岁以上教师占35%,3-5年将有一大批教师退休。从职称结构来看,高级职称3人,占教职工总数的4%;中级职称45人,占教职工总数的62%;初级职称25人,占教职工总数的34%,基本合理。从学历结构来看,本科15人,大专33人,中师及高中25人,学历达标率100%。

2.教师配备不科学。我校现有教学班16个,学生686人。语文教师15人,代课1人;数学教师14人,兼课2人;英语教师2人,代课2人,兼课2人;音乐专职代课1人,美术专职1人,体育专职4人,科学专职2人,综合实践活动专职3人。4人怀孕在家休息,4人育婴哺乳期给予课时照顾,1人大病住院,7人被城区学校借用(其中30岁以下的5人)。兼课教师不能胜任所教学科、代课教师专业水平贫乏、专业教师被挤用、师资流失或师资力量不足明显制约着教育教学质量的提高。“民转公”教师占教职工总数的50%左右,部分教师“穿新鞋走老路”不能适应教育教学需求。学校中层以上干部13人,是学校的骨干力量,校级干部不兼课,中层干部兼课少或不兼课,这也影响着教学质量的提升。

3.师资素质不平衡。

学校中层以上干部大专以上学历占76.9%,平均年龄50岁,领导班子很明显不能适应新形势下的教育改革,管理方法保守陈旧,对年轻有为教师不能大胆任用,瞻前顾后。领导干部自身素质有待提高,个别领导干部工作方法有待改进,工作作风也存在一些问题,如工作不落实、不到位,与老师沟通交流少等。

教师水平参差不齐,学科带头人偏少,在区级、市级有影响的教师还缺乏。公开课始终停留在少数年轻教师身上,备课组长、教研组长缺乏主动,躲前闪后,不能起带头、示范、辐射作用,满足现状,对年轻教师缺少影响力。少数教师不思进取,教学方法陈旧,教学效果不佳,满意度不高。

青年教师工作激情受到约束,办公环境、领导重视程度,导致少数教师缺少责任心和进取心,工作得过且过,做一天和尚撞一天钟。学习、工作缺少钻研精神,竞争意识不强。

4.教师管理不到位。无论是考勤还是课堂督查,无论是食堂管理还是办公室管理,都存在着教师管理不到位现象,如少数教师不按时到岗、早退、中途经常外出;私自调课、班级无人上课、合班上课时有发生;食堂人员自由散漫,缺乏敬业精神;部分办公室教师跑岗、闲聊等。学校各项制度特别是绩效评价制度有待进一步完善。

5.教师健康不乐观。有不少教师存在着心理或生理的疾病如:心情捉摸不定、情绪低落、兴趣减退、精力下降、失眠、疲劳、愤怒、紧张、焦虑、压抑、健忘、莫名其妙的烦燥不安、偏头痛、颈椎(腰椎)骨质增生、慢性病、“三高”等。教师心理负担沉重,缺乏职业成就感。由于自身不能合理调节工作状态,对教育管理当中的检查、评比等产生急功近利或者疲于应对的现象,导致身心疲惫。学校不能定期为教职工体检,导致教师有病不能早发现、早治疗,严重影响正常的教育教学秩序。

六、主要措施:

1.合理核定编制,科学配备师源。

(1)上级人事部门要适当增加农村学校教师编制,解决农村因缺编造成的困难,以保证教学工作的正常有效开展;教育主管部门要严格控制农村教师的流动,对借用教师要实行申报制,对学校教师配置情况进行调研,实行“有借用不分配”原则,从政策上堵住农村教师外流现象。

(2)学校对老龄化教师或多病教师实行人性化管理,一方面动员不能适应工作需要的教师提前离岗退养,另一方面对不能适应教学需要的教师实行转岗使用。对提前离岗和转岗人员的身份、工资待遇以及有关个人利益问题,市政府应出台相关政策和措施,尽可能地让留者情愿,去者甘心,没有顾虑。

2.加强队伍建设,提高教师素质。

(1)加强教师思想道德建设。一是建立学习型组织,坚持政治学习制度,组织学习政治理论、重要文献、法律法规、典型事迹,开展“求真务实,解放思想”、“责任与奉献”大讨论主题教育活动,弘扬爱国守法、敬业奉献、改革创新、团结协作精神,增强大局意识、责任意识、奉献意识、竞争意识,进一步提高教职工的思想政治觉悟。二是组织开展“争当师德标兵,做人民满意好教师”立功竞赛活动。通过竞赛,把学习《规范》、贯彻《姜堰市中小学教师基本职业道德考评量化打分标准(试行)》,落实到教职工日常的具体言行中,引领广大教师争做人民满意的“六有”好教师。三是建立师德考核评价机制。组织开展社会评学校、家长评教师、学生评教师“三评”活动和教师承诺活动,通过调查问卷、座谈走访、设立意见箱、举报电话、校长接待日等形式了解各方面对学校、对教师的评价,树立典型,表彰先进;对搞有偿家教、索请索礼、利用职务之便谋取私利、体罚或变相体罚等违背师德师风的行为实行一票否决制,不得评优、晋级、晋升,并作为绩效工资考核依据。

(2)加强在职教师培训学习。一是建立教师培训机制,确定培训资金投入,保证定期轮训,促进教师专业成长,尽快适应课程改革要求。二是鼓励教师参加各种形式的培训进修学习,为教师搭建平台,提供更多的学习机会,如通过自学考试提高理论水平、通过外出学习积累教学经验、通过听课评课提高业务素质、通过公开课提高自身教学水平、通过校本培训提高专业水平。三是“请进来,走出去”,邀请本地区知名专家、教学能手讲学授课,为教师引线指路;定期派员外出观摩学习,为教师筑石铺路。

(3)重视培养和指导青年教师。一是制订青年教师培养计划,明确培养对象,落实培养人,做到培养一个,发展一个,选拔一个。二是实施“青蓝工程”拜师结对活动,制订教师个人成长计划,签订合同书,以骨干教师带动、带好青年教师,为青年教师传真经、露一手、铺路子、架梯子、搭台子,让青年教师迅速成长。三是引导青年教师练好教学基本功,组织开展“八个一”活动,做到“三字一话”天天练,教学反思经常写,教育专著日日看,读书笔记周周写,教学工作月月查,论文勤动笔,课件勤制作。

(4)启动“名师工程”,为教师成长导航。制定师资培养三年规划,完善竞争激励机制,调动教师的积极性,激发教师的工作热情,引导教师专业成长,为教师提供更多施展才华的舞台,让更多的教师“一年合格,三年成新秀,五年成能手,十年成骨干,十五年成学科带头人,二十年成名师”。评选出首届校园教坛新秀、教学能手、学科带头人。

3.加强教师管理,提高管理实效。

(1)严于律已,率先垂范。学校领导要以身作则,在各方面要起带头作用。孔子云:“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领导者高尚的人格魅力,是有形的榜样、无声的命令、有力的指挥。凡是要求教师做到的,自己首先做好;要求教师不做的,自己坚决不做。无论面对大小事情,都要严格要求自己不搞特殊化,不论工作环境好差,工作难度大小,都能迎难而上,以苦为荣。涉及荣誉、经济利益的`时候,一不争二谦让,不和教师争荣誉。在思想作风方面,力求清正廉洁;对工作实事求是,不搞报喜不报忧;对人对事处以公心,一碗水端平。

(2)勤于督查,对症下药。疏于管理易导致领导层失去公信力,教师思想麻痹。实行层级管理,一级对一级负责,确保事事有人过问,人人过问事情。领导班子要有明确分工,不流于形式,有工作台帐,办事日记,做到考勤心中有数,教师到班有底。坚持一日三巡,发现问题,及时指正,当场解决。

(3)建章立制,长效管理。制度不是形式,不能走过场,贴在墙上不对照,说在嘴上不行动,制度等于没有。制度就是公约,是全体教职工执行的准则,大家要常对照,常排查,常反思,有改进。领导要下基层,到办公室,到课堂,到学校的方方面面,有调查,才能说服力。制度面前要一视同仁,不搞特殊,既要人性化管理,又要有刚性规定,没有规矩不成方圆。制度要对事不对人,目的只有一个,就是要维护学校声誉,树立自身形象。

4.关注教师健康,丰富教师生活。

(1)定期举行心理健康讲座,平时与教师多沟通、多交流,缓解教师压力,急教师所急,想教师所想,最大限度地解决教师所关心的问题。积极开展有益于教职工身心健康的文体活动,缓解教师的压力。定期组织教职工体检,做到有病早发现,早治疗,让教师的健康得到保障。

(2)以人为本,关怀激励。发挥教师的优势,让教师们感到学校对他们负责任,帮助他们进步。在生活上,对教师体贴入微,改善食堂伙食;对生病的教师,学校领导亲自探望,捎去大家的问候;对教师家庭困难,学校应尽力给予帮助解决,让教师安心工作。学校在评优、晋级等问题要坚持公平、公正、公开的原则,不停留在少数人,不圈点对象,不作凭老印象,不暗箱操作,一切在阳光下运行,接受全体教职工监督,还领导一个清白,给教师一个明白。

(3)营造尊师重教氛围。要在政府的大力支持下,为教师营造良好的工作氛围,创造优越的工作环境,让全社会重视教育,尊重教师,在住房、子女上学、晋级晋升等方面给予优惠,真正做到以事业留人,以待遇留人,为农村教育事业的稳步发展做出应有的贡献。

教育大计,教师为本。加强教师队伍建设,促进教师发展,已成为倍受关注的热点问题。学校要引导全体教职员工增强大局意识、责任意识,把贯彻科学发展观、推动学校科学发展作为自己的政治责任和历史使命;牢固树立以师为本、以生为本的观念,把加强教师队伍建设的过程作为为广大教职工谋利益、推动学校科学发展的过程。